第94章他也成了顾霄的软肋 - 当了男后的我只想活命 - 故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4章他也成了顾霄的软肋

顾霄最后真的派了高逸前去平叛,匡朗留在了皇城。

这两人刚成亲,这段时间其实正是最腻歪的时候,这时候将两人分开,虞原嘉莫名觉得有些不道德,不过这两人倒是没什么怨言。

匡朗虽然没有高逸那样的军事才能,但身手也不错,既然已经用了高逸,放着匡朗不用也不是顾霄的风格,他给了匡朗一个职位,让他跟着侍卫统领做副手,负责皇宫的安全。

而且他负责的区域还偏偏就是勤政殿这一块,这样一来,虞原嘉倒是时不时就能看到他,偶尔还能跟他说说话。

两人最后能在一起,虞原嘉也算出了一点力,所以匡朗其实对虞原嘉也挺感激,负责他的安全时自然也很用心。

让一个在战场上厮杀惯了的人来宫里负责宫廷的安全,皇宫基本都很风平浪静,每天的巡逻就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枯燥乏味,说实话,虞原嘉都觉得让匡朗来做这个工作有点屈才。

不过,看他每天巡查得比谁都认真,虞原嘉也就没有插手说什么。

而且后来仔细一想,虞原嘉也能想明白顾霄这么做的由,他一方面信不过高逸,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这个人才,说是让匡朗留在皇城给他派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对高逸的考验。

若这次高逸仍旧反了,匡朗就是一个人质。

通过高逸搬出博安王府这件事就能看出匡朗在他心里的地位有多高,只要控制住了匡朗,就不怕高逸会反。

高逸再厉害,一旦喜欢上一个人,也就有了软肋,若不是有匡朗这个软肋,或许顾霄也不会放心用他。

这些事情,虞原嘉慢慢才想明白,想到软肋,他又不可避免的想到书里的情况,书里的顾霄之所以会输,也是因为有了季岑临这个软肋吧。

况且,相比起高逸,顾霄的情况显然更糟糕,匡朗起码是向着高逸的,无论什么时候,总不至于拖高逸的后腿。可顾霄和季岑临不一样,书里的季岑临不仅是顾霄的软肋,还是顾霄的敌人。

任凭虞原嘉怎么思考,他都不知道季岑临为什么会这么反感顾霄。

要说他一心只想为国为民,那最后他不照样跟顾谨在一起了,顾谨的情况也没比顾霄好多少。

这些事情虞原嘉都想不通,想不通便不想了。

现在最值得开心的事情就是拖拖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他又变回了以前白胖胖的样子,见人就咧嘴笑,也没见他认人,若非随时都有人看着,虞原嘉都害怕随便来个坏人,他都能不哭不闹的被抱走。

平叛的事情有了一点缓和,顾霄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陪着虞原嘉父子。

欣妃的事情终究还是掀起了一点波澜的,但她选择出宫的时机很好,那段时间,朝堂上正因为平叛的事情吵闹不休,很少有人会关注一个后妃的事情。

有人提也被顾霄四两拨千斤挡回去了,等他们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欣妃的事已经成了定局,眼下哪怕那些言官撞死在大殿上,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了。

朝堂上没什么大事,后宫倒是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拖拖的百日宴。

这孩子话都不会说,却很会笼络人,眼下太后所有的心神都在这个宝贝皇孙身上了。

拖拖的百日宴,她说要大办,没有人敢有什么异议,虞原嘉虽然觉得不妥,可什么都不敢说。

因为不久前,他才被太后说不关心自已儿子。

虞原嘉冤得想哭,他倒是也想多亲近一下自已儿子,这是他受了多少苦才生下来的,不说身体上的,就是心上的折磨都够受的,他对拖拖的爱绝对不比任何人少。

但是奈何拖拖太招人稀罕,太后抱着就不想离手,连丞相夫人都隔三差五寻各种各样的由进宫来看他,虞原嘉想抱一下自已儿子都是奢侈。

他能怎么办呢?

儿子不让抱,他只能自已去找点事情做了,然后就被太后说他不够爱自已儿子。

这怕是世上最大的冤案。

偏偏虞原嘉有苦无处诉。

好在百日宴马上要到了,太后一定要亲手安排百日宴的一切事宜,也因此她来看拖拖的时间少了一点,虞原嘉这才能多跟自已儿子亲近一下。

原本这是顾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儿子,奢侈一下也没什么,但就在这种时候,突然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

突然有一种言论从皇城内往外传播,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这样的言论也不是第一次有了,无非就是说虞原嘉是个妖后妒后,皇上的后宫日渐空虚,子嗣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已经离世的“大皇子”,眼下就只有一个。

子嗣凋零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样的传言肯定是人为传播的,不仅速度快,而且还越传越离谱。

传到最后已经有了百多个版本,说法不尽相同,对虞原嘉的诋毁却一个比一个毒辣。

虞原嘉已经从一开始的纳闷愤怒,到最后的麻木无感,甚至听到有些实在太过离谱的,类似于什么他是专门吸食顾霄龙气的狐狸精,虞原嘉自已都能笑半天。

要不怎么说大众的想象力惊人,听着听着虞原嘉觉得自已都快被洗脑了。

偶尔顾霄想亲近他的时候,他还会下意识将人推开,不经意说出一句:“臣不想吸皇上龙气了。”

正准备温香软玉抱满怀的顾霄:“……”

顾霄气得咬牙切齿,最后还是利用力量和体型优势,才强行跟人亲近的。

这样的言论短时间内消失不了,哪怕顾霄采用再强硬的手段,最后还是治标不治本。

这件事,背后的人肯定蓄谋已久,早在地方上发生叛乱的时候,就隐隐有这样的言论传出来,当时顾霄就已经派人前去查探了,但那时候传出这些言论的人十分谨慎,他们往往要查出点什么的时候,这些人便会消停一二,一旦感觉到查探的人有所松懈的时候,又会开始传播。

这件事是书中没有的,无论是知道原剧情的虞原嘉,还是重活一世的顾霄,都没有经历过这次的事件。

虞原嘉终于在古代这信息不通畅的地方再一次感受到了舆论的力量。

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这些言论也只能听听,他就当是借此锻炼自已的抗压能力了,每天就负责逗逗儿子,偶尔安抚一下被这种话气得太狠的顾霄,或者就跟太后安排一下百日宴的事情。

日子过得也还算充实。

幕后主使者如此编排抹黑他也不是那么不能解。

毕竟他们叛乱总需要一个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