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前尘
第357章前尘
陆弥轻轻说道“她死了。”随即抱住头颅大叫“她死了!” 忽然杨梅的脸上露出了焦躁和天崩地陷的神情。
这几天内,哭丧的,豆腐西施来闹腾的,王三来帮忙解决问题的,官府的人,来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整个家里全部都是黑黑的人头。杨梅抑制出内心的悲伤,但是这个家还是不能没有她的打点。
“官府的人来说过了。她是中了毒。那个桌子上的水壶里是下了毒的。”王三说道。
胖虎在一旁看着王三,痛失所爱的感情弥漫着整个房间。陆弥已经沉默了许久。
门外,豆腐西施的嚎啕之声不绝于耳。她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两夜,什么东西也没吃,滴水未进。同情达理时通常采取沉默,有时发起神经来,又开始大叫:“你们娶我女儿到底安得什么心。你们为什么要害死她,她在家里还是好好的,好好的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陆弥暗自里决定一定要查出凶手,孟除老早已经像一个不可缺失的部分,嵌在了她的身体里,就像那把剑鞘对于孟除的意义一眼。
丧事办得很简单,没有请太多吹打的人,这是陆弥的决定,因为孟除必不想这样。她的热闹只是留在新婚那天。
陆弥的婚房中。一盏煤油灯,那灯罩已经熏出了黑色,平时,杨梅可见不得任何一点脏的东西,她一定是拿块步东边西边的擦来擦去。一刻也闲不下来。
她正低着头弯着腰,房间里赶紧赶忙的收着东西。并且手指着一个箱子,让陆弥给搬过来。
“杨梅你这是做什么?”陆弥不解。
“你去把你重要的东西都带上,衣物只要带一些够换洗的就行,不要太多,太多了不方便。”她并不曾抬头看一眼他,却更加快了手中的活计。
“孟除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她还尸骨未寒啊,你去哪儿。”
“你别问那么多。从小到大,我哪次的决定需要你过问。你照办就是了。”杨梅直起了身子,看着陆弥的眼睛说。
“你怕官府通缉?怕孟除的父母过来闹还是什么?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杨梅气得咬牙切齿,她不相信这是从她养了这么大的孩子口里说出来的。全天下都可以不相信她,这个孩子怎么可以。
“你说啊。”陆弥的怒火由此的上来了,好像一个喷发的火山,而杨梅此刻正坐在火山口上。
杨梅说,你跟着我走就是了。
外面忽然一道闪电,整个房间亮上了那么几秒钟,又暗了下去。她看着天,怕是要下雨了。她有些欣慰,下雨是个好事情,那么她们所有的行踪都会被藏匿。最不堪的环境往往是安全的。
“你这个贪生怕死鬼。要走你走,反正我不走。从小就听你的话,这回我不想听,不管孟除在不在,我都已经是结婚的人了,我要对她的死负责。”陆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那椅子好像有了胶似的,他就固定在那儿了。
“你不要命了?”杨梅这回怒火也上来了。
“你说是不是你下的毒,你害死孟除的是吗?”陆弥这句话刚说出口,一个大耳光就已经重重地落下。杨梅看着自己的手,再看看陆弥火辣辣的脸庞,心疼之情溢于言表。她已经好久都没有打过他了。可是这一巴掌??????
杨又赶紧去抱住陆弥,可是被他狠狠地推开。她猛然意识到,儿子已不是当年那个毫无缚鸡之力的小男孩了。
“有些事我本想让你一辈子都不知道。现在想来,这件事也许是错误的。你想听吗?”
其实陆弥刚刚也意识到自己不该推母亲那一把,只是当时实在是控制不了自己,他不是有意想说出那些话,只是在这样大家都非理性的关头,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他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位在他心里伟大的母亲。话语便变得柔和。
“你说吧。”
“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知道了过后就跟我走。”
“我不知道。”
“你一定要答应我,否则我死了也不可安歇。”
“好的,我答应你。”陆弥看着杨梅那双已经苍老的眼睛。
杨梅坐在椅子上,目光沉重,一幕幕往事重上心头。“是那个人,那个挑夫,是陈常庸派来的。孟除的死和我有关,我本来已经觉得不对劲了,可是没有在意,一定是他下的毒。”她停了一停,“其实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
那还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久到根本就没有陆弥这个人。
杨梅其实本不叫杨梅,她有个和很多书香门第出生小姐一样雅致的名字,叫晚秋。晚秋的父亲在朝廷的争夺中被暗杀。后来家道中落,流落到风尘之地。她姿色上佳,能拉会唱,诗书也很通,在这样的地方很是惹眼,同时卖艺不卖身的固执也给她增加了神秘的光环。不管是贬低她的还是欣赏她的,总之是出名了。为了她惹是生非的自是不少,而也是在这期间,结识了陆弥的父亲陆斯辰。年轻的时候,他和陆弥一样英俊有特点有个性让人喜爱。他站在她面前,将一些龌龊逼她喝酒调戏之人一举按下。然后还不忘记将她丢在地上的手帕子捡起来给她。
说到这里杨梅的眼睛里露出了春天的阳光。那是独属于一个少女的时代啊。他们就这样成为了知己,陆斯辰必是有一段家世过往,晚秋和陆斯辰并不互相过问这些。
青城山还是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圣地。名曰青城派。帮主陈常庸是位爱贤之人,因无心仕途,将祖传的大家业用来办了这么个实际的社交团体。其中舞刀弄枪者有之,舞文弄墨者亦有之,平素比武论剑,或者诗酒唱和。目的很简单,除了给大家提供了个交流的平台,还想独立在北宋政权之外,建立一个桃花源。一个理想国。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常庸可还是个有想法之人。他讨厌战乱、勾心斗角,同时觉得有才能必然有德行,于是聚集各方面有才有德之人便成了他的一大事业。他认为有德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