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外粗内细
戚英这番话也是发自肺腑,他确实希望张戬能够进入官场,因为他从小接受的便是官宦家族的古典礼仪教育,而且文学素养也绝对不差。似张家这种恪守着最后节操二三百年的家族,试问普天之下哪里还有第二家?
如果张戬能够进入官场,必定能够扬清激浊,必定能够令得官场气象一新。
当然了,诚如张戬所想,大明朝的官场比战场好不了多少,张戬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想要改革官场,必是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代价。
但戚英所言并非固执,他真的希望张戬能够双手干净,不留任何污点。
这不是给大明朝廷上的衮衮诸公看的,而是给张戬自己做的表率,只有这样,张戬在官场上才能抬起头来,不至于落下倭寇的诟病,与鲜血和灰暗划清界限。
戚英是认真在劝诫,张戬同样是认真在思考。
他深深埋着头,过得许久,才呼出一口气来,将手中宝剑交给了戚英。
“这是张家的传家之宝,乃是南宋皇族御赐的尚方宝剑水龙吟,今番便交给哥哥,我张戬此生必定光明磊落,不沾半点鲜血。”
戚英接过宝剑,抽出三寸剑刃,但见得剑锋上是水蓝的纹路,便似有透明的蓝色水蛇在里头游弋,水烟粼粼,果是世所罕见的神兵利器。
“还是让杨大哥带回张家去吧,毕竟是张家的东西,我拿着不合适。”
戚英虽然是个有眼光的,但他并不会夺人所爱,不过能将水龙吟这等样的传家宝交给张戬,足见张吕阳对这个幼子是有多么的疼爱了。
杨文鹿没有伸手来接,只是转身走进了帐篷,扭头看了张戬一眼,意味深长。
声音并不大,鲜血很快喷溅到了帐篷上,因为杨文鹿巨大的身躯遮掩,血迹空出一大片人形。
杨文鹿走了出来,又细心地将帐篷帘子拉了回去,并未让张戬见到里头的场景。
戚英将宝剑佩挂在腰际,朝张戬道:“那我便亲自送回张家去吧。”
张戬却摇头:“哥哥,这是我送出去的东西,如果连这点事我都决定不了,往后又如何成事?”
“还请哥哥给我第一个支持,让我办成第一件事。”
戚英也认真起来:“从你用复矩之时,你便办了第一件大事,不,从你决定跟我下山,那便是第一件大事。”
“人啊,走很长的路并不是最难的,明知道是漫漫长路,还敢迈出第一步,那才是真正的勇敢。”
张戬认真听着,此时倒是调侃道:“哥哥也大不了我几岁,怎地跟个老头子一般模样,再这么下去,我这声哥哥可就再叫不出口了。”
戚英也哈哈笑了起来,此时大友兵臧后方营地早已一片死寂,弟兄们一个个从帐篷里钻了出来,连火堆旁的守夜人都没有放过。
空气中弥散着血腥气息,戚英与张戬却有些谈笑风生的意思,也着实大快人心。
岑献芝与归阿树回到了戚英面前来,两人手里都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布兜,说是布兜,其实只是一件衣服,将里头的东西胡乱包裹起来罢了。
两人将布兜丢在地上,里头竟是一只只血淋淋的耳朵!
这些个倭寇喜欢在耳垂上戴耳饰耳环等物,此时再看,真真让人不忍直视。
二人也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戚英便蹲了下来,扒拉了一下布兜的一角,而后朝二人问道:“我数数不利索,平局如何?”
岑献芝与归阿树相视了一眼,并没有说话,想来也是暗中观察到了对方杀人的手段,也不消戚英来评判,孰高孰低,孰强孰弱,二位该是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了的。
“不能平局。”岑献芝摇头道,归阿树竟也点头认同:“小爷,这些倭寇人数太少,而且又大多熟睡,显不出本事。”
“你待如何?”戚英也有些无奈,归阿树却指了指营地前方:“简单,我放走了一个活口,相信前线的人很快就会回救,届时再比便是。”
因为需要栽赃徐海,必是要留下活口,但戚英的本意是想留下营区里那些可怜人,诸如那些受欺负的女子和老弱仆役之流。
但归阿树此时所指,该是留了一个倭寇的活口,分明是故意要引了前线主力过来,这就有些因小失大了。
“所以因为你二人的比斗,要将兄弟们全都陷入凶险之中?这是你的真实想法?”
戚英的眸光已经冷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归阿树向来是个大局为重的,但他到底是江洋大盗出身,与其他兄弟们不一样,他特立独行,就怕他一时糊涂,反倒是误了大事。
归阿树摇了摇头:“不,小爷眼下可带兄弟们进入密道,我与他便留在此处,谁能活着上山,谁便算赢。”
戚英更是大怒:“你二人便不是我兄弟也?”
“归阿树,你也要犯浑不成!”戚英平素里太过随和,此刻威严之气展露出来,张戬等人也是心惊肉跳。
归阿树却是有些委屈:“小爷,军中不可无威信,他是广西头狼,他自诩强手,不把兄弟们放眼里,小爷与他称兄道弟,这,这不合适!”
“小爷时常与我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他若对小爷低头,我归阿树眼下便认输,再不与他面前大声说半句孬话。”
“但他若是阳奉阴违,心中不服小爷,我归阿树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与他赌一把!”
戚英也是恍然大悟,原来归阿树的真是心思竟是想让岑献芝彻底臣服于戚英,以此来保持这支队伍的威信。
如此一想,戚英倒是错怪了归阿树。
无论归阿树还是罗初一,谢氏兄弟于打雷等人,无一不是刺头,可他们最终都愿意听命于戚英,甚至对戚英死心塌地,这也是他们这支队伍能存活下来的唯一原因。
也诚如归阿树所担心的那般,岑献芝与戚英一样,也曾是统领,而且还是最战力最强的广西狼兵的首领,这等样的人物,自是认为与戚英平起平坐。
虽说这段时间来,岑献芝都听从戚英安排,但在心理上,岑献芝或许真的从未去考虑过这个问题。
旁的不说,单说他与归阿树等一众老兄弟才刚刚见面,便已经爆发了冲突,如今又立下赌约,谁又敢保证往后不会因此而生隙,甚至产生足以覆灭整个队伍的分歧与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