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零一章官军登船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二百零零一章官军登船

戚英躲在舱中,虽然靠坐着歇息,一直闭着眼睛,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伊莎贝拉又泡在木桶之中,难免有些尴尬。二人刻意装睡了一阵,到底是抵不住,伊莎贝拉率先开骂,两人相互嘲讽,反倒自然了不少。

虽是吵架,但难免翻老底,伊莎贝拉将自己在弗朗机的风光事迹都抖了出来,戚英倒是讲了不少自己的糗事。

过得半个时辰,外头收拾得差不多了,官船似乎已经靠近,有人登船,那胖女人钻进船舱来禀报,也是被戚英吓了一跳,赶忙捂住了嘴巴。

与伊莎贝拉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胖女人又要给伊莎贝拉换上干净清凉的淡水,戚英只好背过身去。

做完这一切,胖女人又走了出去,伊莎贝拉才朝戚英道:“我不明白,照你这么说,这一路上你杀了这么多倭寇,早已经将功赎罪,为什么不能上岸?”

“你们大明人不是安土重迁,最讲什么落叶归根吗,难道你打算一辈子都漂泊在海上?”

戚英没有回答,而是摇头道:“你们弗朗机人最喜欢远航,又怎会明白我们的故土情怀。”

伊莎贝拉白了一眼:“是,我是不明白,那你就不要再跟我唠叨这些,搞得自己像个忧郁的王子。”

“王子?”虽说只是两人的私密说话,但戚英还是要解释清楚:“我不是王子,这个词不能乱用,我忠于皇帝陛下,忠于百姓朝廷,以后不可再乱说这些。”

伊莎贝拉啧啧道:“你们大明人都是老古板,跟你说话真是太难了。”

戚英见得她又开始说玩笑话,才算是放松下来,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适才那个大姐跟你说些甚么了?”

“大姐?阿缇娜才十六岁,你叫她大姐?”

戚英也是哭笑不得,心说弗朗机人虽然都老相,但也不至于老相到这等地步吧?

“你不会告诉我你也十六吧?”

伊莎贝拉正要回答,外头却是传来了敲门声,却不是阿缇娜回来,而是赵长龄的声音!

“东家,有个小朋友想见你一面。”

戚英有些惊愕,看向伊莎贝拉,后者嘀咕道:“这就是阿缇娜刚刚跟我说的了。”

戚英瞪了她一眼,也没抱怨,而是拉开了一道门缝,便见得赵长龄负手而立,他的旁边站着一名儒士。

这儒士约莫三十六七岁,身材高大,又白又胖,一部长须很是洒脱,并未戴冠,只是挽了个髻,包了网兜,白皙的马脸,麻衣芒鞋,倒似个修道人。

见得二人身后并未跟着官兵,戚英到底是闪身走出了船舱,出去的时候还不忘用身子遮挡门缝,并未让他们见到木桶。

“赵公……”戚英早已与赵长龄商量妥当,这人虽然穿得像修道人,但指甲缝里有着陈年墨迹,该是官府衙署里的公人,戚英对这等人的气度还是认得出来的。

赵长龄也不避讳,朝戚英介绍道:“这位是徐渭徐文长。”

“徐渭?这……这就是徐渭?”戚英也是惊了,因为徐渭可是大明文坛的名人,不敢说是第一才子,那也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

虽说科举运比较差,考了秀才之后就没能更进一步,但徐渭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旁的不说,单说素来对文人不感兴趣的戚英,都听说过这个名号,便足见他的声名了。

有人说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大明三才子”,但也有人说,徐渭乃是有明一代的第一才子。

本以为徐渭该是寒竹一般清瘦超脱之人,谁知道竟是个又白又胖的大高个,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若是旁人,提起徐渭,必是好一番吹捧,但赵长龄只是寻常介绍,说了个名字,而且还提及了徐渭的表字,这里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

“某虽是个粗人,但常听家中尊长说起青藤道士的鼎鼎大名,今番总算是得见尊容了。”

徐渭毫不避讳地上下扫视着戚英,甚至一寸寸地盯着,没放过半点,而后皱着眉头,朝戚英摇头道:“青藤道士只是徐渭早些年一时发昏才取的号,如今早已看破世事,改号山阴布衣。”

徐渭的号差不多有十几个,心情好了就改个名号,心情不好也改个名号,戚英只是提了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个,也是为了拉近距离。

不过徐渭也果真如传说中那般,有些不善沟通,甚至不通人情。

戚英也尴尬一笑:“是是是,某只是个粗人,对这些甚么号不号的也不在意,说实话,我也没看过你的文章,没见过你的画,你比我大,我叫你一声徐大哥,你若不愿意,那就算了,如此可好?”

戚英本就看不上文人那一套玩意儿,父帅也曾经与他说过,徐渭之所以不通人情,不过是因为太直了,与这种人交往,有话说话便好了。

也果不其然,戚英这么一说,徐渭的眉头顿时舒展起来,朝戚英道:“好,我喜欢你!”

徐渭如此一说,便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来,塞到了戚英的手中。

“拿着,送你!”戚英一看,也是乖乖了不得,这古玉温润如处子手心,里头红丝游动,便似随时会活过来,仿佛里头住着无数主人的毕生心血一般。

赵长龄也是哭笑不得,拦住他道:“文长啊,你到底还是不明白为师的意思啊……”

徐渭梗着脖子道:“老师让我学会亲近旁人,让我主动交际,还说礼多人不怪,我徐渭都快倾尽家产了也没交到几个真心朋友……”

“他不一样,他已经是个死人,但又活生生在眼前,谁能活得似他这般,我喜欢他,要跟他交朋友,把仅剩的珍宝送给他,这就是心意!”

听他说礼多人不怪,倾家荡产也没交到真朋友,戚英顿感好笑,可下一句徐渭就说戚英是个活死人,浑然没忌讳,这才子怎么能在胡宗宪手底下当幕僚,这才是个谜。

毕竟胡宗宪是个官场老狐狸,连严嵩这样的人都能巴结攀附,都敢阿谀奉承,风评并不好,而且左右逢源,里外讨好。

徐渭自诩清流,竟愿意在胡宗宪这种浊官的手底下当幕僚,如此耿直的个性,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混到现在的。

戚英并没有收这个礼物,而是朝徐渭道:“是真心朋友,又何必用珍宝来计较,你请我喝一碗酒,便是兄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