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与众论策
山下倭贼正在蜂拥啸聚,不日便围攻张家,若坐以待毙,张氏必将覆灭,张吕阳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说不定他心中已经在筹谋,在计较下山的人选,只有派人下山,才有可能找到生路。
但他从未想过这个人选会是张戬,而令他感到震惊的也绝非张戬的请命,而是因为张戬竟然能看清楚这其中的脉络!
戚英的话其实说得没错,他们一直将张戬当成孩童来看待,只知道他是毫无自保之力的婴儿一般。
却从未有人想过他到底有些甚么本事。
这固然是因为无人能靠近张戬,似王绿姝,因为照料张戬,杨文鹿因为贴身保护张戬,所以他们知道,张戬对善念和恶意有着天生的敏锐感知。
而戚英仅仅只是带着张戬下山了一趟,便知道他的本事,而且概括得非常的精准。
张戬能看到张家的生路在山下,单从这一点,便可知他心中并非懦弱,他也渴望得到认可!
从小到大,他从未喊过父亲,也从未主动磕头行礼。
可接触了戚英之后,他第一次喊父亲,主动开口说话,如今,他为了拯救张家,甚至主动磕头请缨!
天下父亲尽皆望子成龙,张吕阳也一般无二,见得张戬如此,试问他又如何不激动欣喜?
然而情绪上的激动是一回事,真正考虑起来,此事绝非一腔热血能做成的。
“你起来。”
张戬站了起来,张吕阳问道:“你要如何救张家?”
张戬没有回答,迟疑了许久,似乎在积攒勇气,而后朝杨文鹿问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存亡之际,当是集思广益,文鹿叔可有计策?”
杨文鹿也有些愕然,因为张戬似乎变了个人一样,他是守着张戬长大的,王绿姝只是后来才进入张家,而且并非长住,只是时不时来帮张戬调理身子。
若说与张戬最亲近的,该是他杨文鹿才对,此时看来,张戬一直念着这份人情,第一个问的是他,杨文鹿反倒有些羞愧,因为适才他并没有站出来维护张戬。
“二郎,我是个粗人,只懂拼命,哪有谋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罢了。”
张戬又转向张文烟:“文烟叔呢?”
张文烟可以算是张吕阳的左膀右臂,兼且谋士,此时沉吟片刻,便捋了捋小胡子道:“邯郸之难,赵求于齐,自是围魏而救赵。”
张戬点了点头:“那么敢问文烟叔,徐海的魏何在?此时倭贼一心,我等求出而不得,如何有援兵来围,又该围谁?”
张文烟默然。
姜再冬等人也尽皆目瞪口呆,因为张戬的转变实在太大,此时的他条理清晰,没有半点胆怯结巴,竟颇有些侃侃而谈,指点天下之态!
不过戚英并不意外,因为他知道,张戬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他是真的想为张家做事,但想要获得话语权,想让别人信服自己,他必须拿出底气来。
果不其然,张戬最后朝父亲问道:“父亲以为如何?”
张吕阳能担任家主,无论智谋还是魄力,眼界格局等等,自不是张文烟等人可比,深思熟虑之后,到底是与儿子坦诚相告。
“倭贼啸聚,看着似铁桶一块,但贼到底是贼,他们终究是为了图利,破釜沉舟还是下策,围魏救赵是中策,也并非做不到,只消咱们派出奇兵,将龙浦岛拿下,或者炸塌龙浦岛的火硝矿洞,便能做到围魏救赵了。”
“只是……远水终究解不得近渴,倭贼围攻便在眼前,若围杀大友兵臧,倒也不是不行,但难度太大。”
“所以,上将伐谋,攻心为上,当用二桃杀三士,此乃上策。”
二桃杀三士出自晏子春秋,与围魏救赵一般,乃是兵法中的三大阳谋,堪称无人可破。
典故说的是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战功彪炳,但恃功而骄,谁也不服谁,晏子担心三人会发生内乱,就建议齐景公消除祸患,杀掉三人。
晏子的办法也简单,让齐景公赏赐三人两颗桃子,让他们比拼功劳,哪个功劳大,哪个吃桃子。
公孙接和田开疆报出自家功劳,各拿一颗桃子,古冶子很生气,拔剑要杀二人,报出自家功劳来,竟比前二人都要大。
公孙接和田开疆羞愧难当,把桃子让了出来,拔剑自尽,而古冶子也因为自己羞辱了二人,自认为为了虚名而间接害死了二人而羞愧,同样自尽了。
晏子凭着两颗桃子,就杀掉了三员大将,可谓兵不血刃,此乃三大阳谋之中的攻心之策,常被兵法大家奉为圭臬。
倭贼此时虽然啸聚,但都只是为了图利,各怀鬼胎,若用二桃杀三士之策,该当能瓦解倭贼的联盟。
但很显然,张戬对父亲的计策并不看好,他只是摇头道:“父亲是想用山上的水源来充当这个桃子吧?”
张吕阳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
然而张戬却只是笑了笑:“公孙接三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桃子,而是因为他们的荣耀感,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的道德操守容不得玷污。”
“但山下倭贼都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脸皮都不要,为了图利能抛弃所有良知,又如何攻心?又如何让他们羞愧自杀?”
这是张戬出生以后说过的最长一番话,接二连三,将所有人都彻底镇住了。
甚至于连戚英都有些怀疑,张戬突然开窍,是不是鬼上身了!
但无论如何,他心里都清楚,张戬想要转变,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张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正是这个契机!
他渴望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同,他渴望长大,渴望自己掌控命运,为此需要克服多大的心理障碍,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可否认的是,张戬今夜,真真做到了让父亲,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张吕阳的眸光之中充满了惊奇,朝自家的懦弱儿子问道:“二郎既已看透,我张家该当用何良策?”
张戬紧握拳头,扭头看着戚英,眸光闪烁,隐有泪光。
戚英笑了笑,竖起了大拇指,然而张戬却像是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突然直挺挺地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