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只要表态
陈朝光见得赵长龄和徐渭满不在乎,又开始专心对弈,张戬又言之凿凿,只好悻悻而去。于打雷等人正在城头观望,见得陈朝光回来,便急忙问道:“怎么个说法?”
陈朝光郁闷至极,将事情都说了,众人也是一样诧异,最终还是将眸光投向了岑献芝。
“喂,矮子,你觉着他们是甚么意思?”
弟兄们一个两个都不客气,对岑献芝更是如此,后者也懒得理会:“我不跟嘴臭的人说话。”
如此说着,岑献芝竟缩回到了塔楼里,抱着刀,竟有些打盹儿的意思。
“你个矮子嘴臭的时候也不含糊,在这里装甚么斯文人。”罗初一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岑献芝却仍旧闭目养神。
几个人见得此状,相视一眼,又围了上来。
“不对啊,你个矮子是个掉毛的猢狲,都成了精,是不是看破小爷的心思了,才如此气定神闲?”
罗初一嬉皮笑脸地凑过去,推了推岑献芝道:“说说呗?”
岑献芝稍稍抬起眼皮来:“你们觉得官军会不会打城,敢不敢打城?”
众人想了想,罗初一回答道:“官军想入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抵是不敢打,赵文华那样的脾气,必然是要打的。”
岑献芝又问道:“你们会不会应战?怕不怕他们打?”
诸多兄弟当即微眯双眸,杀气毕露:“若果真要打,又岂能进来一个!”
岑献芝重新闭上眼睛,梦呓一般说道:“那还操心个甚。”
“可……那些到底是官军啊……”
岑献芝将罗初一推开,不耐烦地说道:“只是说打,又没说让你们杀人,平日里你们几个不也一言不合动辄干架,也没见你们死光光不是?”
弟兄们闻言,一时间竟也是无言以对。
岑献芝到底是不忍心,朝他们说道:“小爷虽然闭关,但你觉得他会听不到外头的动静?就算听不到动静,他就没预想到官军会回来?”
众人听闻此言,总是是安心了。
戚英不可能不知道此时发生的状况,若果真会坏事,他早就出关了,既然他选择仍旧闭关,就说明大家可以高枕无忧。
想通了这一点,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但岑献芝却冷笑了一声。
“有些人啊,穷的时候什么都可以豁出去,横竖只是烂命一条,可真有些家底了,又开始患得患失,怕这怕那,卵蛋都让狗给啃了。”
这话虽然阴阳怪气,但却说中了弟兄们的痛处!
若是以前,他们只管打仗,哪里会胡思乱想这许多,可自打有了这座石头城,他们还果真如岑献芝所言,开始患得患失地考虑事情了。
这是非常值得警醒的事情,岑献芝虽然嘴臭,说话难听,但却是事实啊。
弟兄们越发沉闷起来,又听得岑献芝说道:“不过嘛,这不是坏事,因为迟早要当家做主的,我有虎鲨团,归阿树有螳螂虾,你们也要抓准机会,当个头子,手底下收拢几个人了。”
弟兄们何尝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虎鲨团和螳螂虾,弟兄们正惆怅眼红呢,他们的患得患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此。
岑献芝开门见山地点破,弟兄们就更是有些心思思。
或许这也是戚英的意思,有了家底,兵力上就要相互匹配,好歹能守住这份家业,相信戚英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才会任由岑献芝和归阿树收拢那些倭寇,组建自己的兵团。
一山不容二虎,戚英这么做,就是要对抗赵文华,无论谁来,石头城都不会交出去,须弥岛也绝不让给任何人,这就是戚英的态度!
而戚英与赵长龄等人,一个两个不焦不急,正是要试探赵文华的态度和底限在哪里。
戚英已经表明了态度,如今就看赵文华能不能容忍了。
想通了这一点,陈朝光等人也终于是豁然开朗,一个个又开始思考岑献芝刚刚的话语。
正当此时,卢镗走上了城头来,对陈朝光等人道:“戚英呢?官军刚刚飞箭传书了。”
陈朝光满不在乎地说道:“既然有书来,老将军自己看便是,我等大字不识一个……”
卢镗也是愕然,虽说这些老卒本事了得,对官军也很是看不起,但在他卢镗面前,素来还算礼貌,今日怎地这么冷淡?
卢镗一头雾水,但也不好与这些悍卒讲道理,只是下了城头,找到了戚英这边来,结果又是一样,被八咫和歌推到了赵长龄和岑献芝这边来。
“今日大家都怎么了?”卢镗见得徐渭等人在下棋,心里都有些窝火了。
徐渭和赵长龄可不敢怠慢卢镗,请他坐下之后,才朝卢镗道:“并非戚英不管事,这城门自是要开的,但不是这么个开法,也不是这个时候开。”
“什么意思?”卢镗更是迷糊了。
徐渭有些尴尬,倒是赵长龄没有避讳,也不再拐弯抹角,朝卢镗道:“卢将军到朋友家做客,会不会逼着朋友给你开门?若是朋友不开门,是不是要抬脚踹开,打砸朋友家里的东西,殴打朋友的妻儿老小?”
“这等又岂是男儿所为……”卢镗顺口答道,但很快就听出了言外之意。
赵长龄的话虽然尚且有些遮掩,但已经很分明了。
戚英是石头城的主人,赵文华想进城,就要拿出该有的态度来,若好声好气,主人家高兴,就开这个门,但若是强打,只怕永远进不来!
开不开门已经不是重点,进不进城更不是重点,谁是石头城的主人,才是重点,赵文华承不承认戚英的主人身份,才是重点!
若是贼军在后头掩杀,戚英这么做,不敢说不仁不义,毕竟他劝阻过赵文华,甚至不惜撕破脸皮,但后者还是要坚持追击,怪不得谁,但多少有些不人道,毕竟官军的命也是命。
可如今贼军不敢太过靠近,官军到了城根下,暂时算是安全了,戚英摆个架子,逼迫赵文华做出表态,这是给他一个教训,算是无伤大雅,更不会因此而害了那些官军。
但如果赵文华执意要攻打石头城,官军若有个伤亡,可就要算到他的头上,届时赵文华可就真要众叛亲离了。
毕竟无论是东照寺一战,还是追击徐惟学,都是赵文华一意孤行的后果,官军们跟着戚英,屡战屡胜,跟着赵文华,屡战屡败,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人心所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