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分头行动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三百九十六章分头行动

凭借着手中的陶埙,赵长龄成功吸引了这六七个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眼巴巴看着这位老夫子,模仿着动物的叫声,但又绝不是寻常的叫声。

就好似这些动物都活在天上,似仙宫瑶池旁的鹿鸣,又像远古巨兽的呼吸。

埙是极其古老的乐器,有人说这是最接近道法自然的一种音色,也有人说不需要旋律,这音色本身就蕴含着传承千万年的神韵。

如论如何,孩子们到底是被吸引住了。

“想学吗?”赵长龄停止了吹奏,孩子们尚且意犹未尽,频频点头,异口同声道:“想!”

赵长龄也不二话,指着前方道:“我要在东照寺那边搭一座草房,你们帮我找材料,谁最卖力,我就教谁。”

孩子们可都是穷苦出身,搭草房这种事,简直不要太容易,当下便鸟兽散,沿途收集材料去了。

戚英在暗中看着,也不得不佩服。

若是换做别个平庸的先生,想要教化这等顽劣粗野的孩子,也只能望洋兴叹,说不得早就放弃了。

有些办法的,或许会拿出一些个吃食或者铜钱来,当成奖励,刺激这些孩子。

就算再高明一些的老师,能想到用埙这样的乐器,到了最后,说不得也是跟孩子们说,谁最卖力,这乐器就奖励给谁。

但赵长龄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埙就一个,送给谁都会引来其他孩子的嫉妒,甚至会产生恶性竞争。

而且就算把埙送出去,那孩子不懂把玩,新鲜劲儿一过,指定就扔掉了。

虽然乐器只有一个,但乐曲却是无数,这些韵律能让孩子的新鲜感永远保持下去。

教授乐器这种事情,虽说指明了要教给最卖力的那个,但其余孩子一样可以在一旁学习。

这样一来,其他孩子就不会嫉妒,所谓的恶性竞争,也就不会存在了。

虽然看似随心而为,但里头却蕴含了极高深的教授技巧,赵长龄越是举重若轻,随手而为,就越显得他教授一道的造诣。

徐渭也是感慨道:“若说学,我徐渭不认输,但若说到教,先生已经是学究天人了……”

赵长龄却摇头道:“这里的孩子都聪明早慧,许是因材施教,若是古板酸腐,他们又岂能服气。”

“这里没有半点文风根基,他们不懂尊师重道,想要教授,先让他们服气吧。”

徐渭也行礼:“学生受教了。”

赵长龄摆了摆手:“光是受教可不行,许是行动起来,助我成就这桩大事。”

徐渭也肃容:“但凭差遣!”

赵长龄也不啰嗦:“你留下来与孩子们搭建草庐学堂,我要周游全岛,搜罗学生,否则永远成不了气候。”

“先生要去找学生?”徐渭也有些皱眉,毕竟赵长龄这样的大儒,若是在中原大陆,多少人踏破门槛都拜师不成,如今赵长龄却要求着那些孩子来读书。

不过须弥岛这里的状况,徐渭也清楚,只是赵长龄毕竟年纪大了。

“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还是学生去吧,此地凶险,路又难行,土著番人又刁蛮凶恶,学生虽然也没拳脚傍身,好歹跑得快……”

徐渭这么一说,赵长龄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尚未前去就想着逃跑,哪里能成事,我好歹躲在这里这么些年了,张家都要卖我三分面子,哪里去不得?”

徐渭也是忘了这一茬,赵长龄隐居此地也好些年了,反倒自己是生人。

“是学生想得不周……”

赵长龄也不计较,将手里的埙塞给了徐渭:“这些孩子就交给你了。”

徐渭打定决心留下之后,就再没有顾虑,若连这种事都做不到,早就该跟着官军回去了,当即点头应承了下来。

赵长龄竹杖芒鞋,朝身后扫了一眼,便大步往前走去。

戚英倒是有些叫苦不迭,之所以尾随而来,正是要暗中保护两位先生,如今他们分头行动,戚英该跟着那一位?

赵长龄虽然熟悉道路,在须弥岛上也有些人脉,但毕竟年纪大了,张家打开门来做生意,须弥岛涌入这么多倭贼,并非每一个都认得赵长龄,更不是每个人都吃这老头子的说教。

若是有些不长眼的,一刀就能杀掉这糟老头子了。

可徐渭和这几个孩子是要在东照寺搭建草庐,若没人看着,又有些不放心。

思来想去,戚英到底还是选择保护赵长龄。

虽说徐渭没有武艺傍身,但这六七个孩子到底是须弥岛上出生长大的,眼力和心性都有,徐渭又不是寻常意义的书呆子,相较而言,还是比较稳妥。

走了一段,徐渭和孩子们渐渐被抛在身后,赵长龄朝树林这边说道:“出来陪我说说话吧。”

戚英有些犹豫,但还是扯了扯脸上胡乱缠着的红巾,走到了赵长龄的身边来。

赵长龄是个老狐狸了,自然知道张家的探子也在跟踪,也在暗中看着他,甚至早已察觉到了戚英的存在。

如今的戚英虽然用红巾缠着脸面,但没有白发鬼和明王切,身上背着的是星辰汉剑,又是道士的背剑式,隐匿了杀气之后,反倒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至于有没有人怀疑他会是戚英,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因为戚英已死,这是赵文华等人亲自确认过的。

姜再冬是何等厉害的人物,身为须弥岛的情报女王,她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姜再冬都确认了戚英的死讯,也就再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了。

只要不是戚英,谁保护赵长龄也不会让这些探子感到忌惮,毕竟不是归阿树和岑献芝等人。

与其在暗中对峙,战战兢兢,不如大大方方陪着赵长龄行走,如此一来,反倒显得光明磊落一些。

正因为想通了这一点,戚英才会现身。

“先生要去哪里找孩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