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学堂书院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三百九十四章学堂书院

自打填埋建造了防波堤之后,琰摩城几乎将整个西海岸都封锁了起来,只留一个口子,是为了未来建造港口所用。这个口子乃是原本弗朗机人的小港口,当初官船就是躲避在此处,才避免了被徐惟学的船团歼灭的下场,而飓风来临之时,船只同样躲避在这个港口,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这是唯一能够登陆西海岸的地方,琰摩城自是严防死守,以免张家的战船从这里找到突破口。

所以当戚英与岑献芝等兄弟们驾驶快船入港之时,很快就引来了守军的注意。

岑献芝可不想被友军误伤,赶忙打起了琰摩城的旗号来,确认了身份之后,顺利入港。

八咫和歌与赵长龄等一众留守的人,领着城内的工役,开始搬卸物资。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他们如何都想不到,岑献芝和戚英竟能带回这么多珍贵的生铁和矿石。

戴雅格虽然不在城中,但毋庸置疑,这些东西一定能够让他喜出望外,高兴好些天了。

“归阿树他们尚未回来?”

面对戚英的问题,八咫和歌也摇了摇头:“前方的探子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开始放火了。”

“只是张家对东照寺势在必得,就像是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总是放火,都没东西可以烧了……”

戚英也有些哭笑不得,因为东照寺的战略地位,完全得益于地理位置和地形。

除非能请神下凡,让山神把东照寺那座小山搬走,亦或者彻底改变周边的地形,否则放再多的火,也没法改变这个战略意义。

当然了,把地表建筑都烧光,能给张家带来很大的麻烦,使得他们无法筑起防御工事,而且连就近取材都做不到。

想要再度建设工事,就必须通过陆路,从张家搬运物资,而如今的张家连私港都被烧了,黑龙港和黑龙营也受到重创,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对东照寺动心思了。

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如果戚英能够占领东照寺,如同张家那般,建筑属于琰摩城的防御工事,就能够占住这块必争之地。

但戚英还是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底力来支撑东照寺。

且不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建筑工事,就算掏光家底把防御做好,也需要面对张家对东照寺的狂轰滥炸,这是一个拉锯战,没有足够的底蕴,根本就撑不了多久,与其如此,倒不如咱且放任不管。

说到底还是家底不够厚实,张家需要发展,戚英的琰摩城更需要发展,只是比起发展速度,根本就赶不上张家半点。

既然横向发展比不上,戚英就只能往高处发展。

兵力和财力赶不上,甚至连地盘都赶不上,戚英就只能孤注一掷,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仅有的琰摩城。

要把琰摩城打造得固若金汤,把防御的设施和武器都研发出来,数量赶不上,质量就一定要领先。

这也是戚英为何要让龙鱼团护着戴雅格前往龙浦岛的原因了。

只有在科技上领先,琰摩城才不至于被张家铲平,否则这个安身立命之地,迟早要被张家摧毁。

这地盘来之不易,其中艰辛和付出,也只有戚英最清楚,既然有了这块地盘,戚英是万万不可能拱手让人。

工匠和劳役们还在搬运物资,岑献芝放心不过,又带着弟兄们往东照寺方向,去接应归阿树等人。

戚英自是跟着去,但归阿树等人很快就回到了城下。

归阿树等人红光满面,一脸喜色,显然是得手了。

听说岑献芝带回来好几艘船,而且船上又满载物资,归阿树等人也有些受挫。

“早知道把东照寺的地基都给挖出来了!”虽然有些忿忿,但也不过是狠话罢了,就这些个人手,放火烧光哨楼和拒马等防御工事就不错了。

弟兄们回到城中,又聚在一起议事,这也是常例,毕竟需要总结经验,准备下一次战斗。

“经此一役,张家该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染指东照寺了,只是咱们就算能占领,也没本事守住……”归阿树都看得清局势,其他人也就不消说了。

毕竟是核心会议,在场都是心腹,戚英便将脸上的红巾给解了下来,长久不得透气,他的脸面就更是苍白。

“未必只有士兵和刀剑火炮才能占领一个地方的……”

如今的东照寺如鲠在喉,虽然明知道迟早要解决,但目前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听得戚英这么一说,连八咫和歌都有些激动起来:“你有办法了?”

戚英将目光转向了赵长龄和徐渭:“二位先生为何要留下来?”

赵长龄和徐渭听闻此言,也是双眸大亮:“你是说……是……是时候了?”

戚英表情凝重,但还是点头道:“我认为可以试一试。”

归阿树等人自是一头雾水,他们并不知道赵长龄和徐渭留下来的真正原因,虽然隐约能猜到,但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八咫和歌却是一清二楚的,此时也是忧心忡忡:“你是说在东照寺建学堂书院?”

这就是归阿树等人认为荒诞的原因了。

这须弥岛上都是倭寇,路上遇到一个小乞丐,你若是可怜他,上一刻你给他个馒头果腹,下一刻他就能用刀子刺入你的肚腹,将你所有的馒头都抢走。

就这么个地方,还奢望建学堂和书院,用知识来感化这些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倭寇的儿子会规规矩矩在学堂里读书?

再者说了,张家会让你建学堂收学生而坐视不管?

戚英的想法很清楚,但也很天真。

他在赌张家人性未泯,因为张家好歹是诗书传家,比倭寇要更加珍视知识和文化。

而且他们不是倭寇,不会残忍到屠杀先生和孩子,或许他们会在东照寺同样建造一个学堂或者书院,跟赵长龄徐渭抢学生,但应该不至于杀孩子,烧学堂。

如果能在东照寺建学堂,对于双方而言,应该都是能够接受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