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实力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实力

八咫和歌竟提议戚英拿她去换取军功,戚英也只能摇头苦笑,因为他如今身份见不得光,能私底下与徐渭和赵长龄接触就了不得了,想要跟胡宗宪见面商谈,根本不可能。再者,八咫和歌说得确实在理,但仅凭一个八咫和歌,又如何比得上徐海。

见得戚英迟疑不决,八咫和歌不由冷笑了一声。

“你这么想要徐海,不如都跟着我学阴阳术法吧。”

“学阴阳术法?”八咫和歌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话题来,戚英也有些疑惑。

“学了我阴阳师的术法,能召唤式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撒豆成兵,剪纸为人,召唤出大鬼,必定无敌于天下。”

戚英更是一头雾水,好端端的八咫和歌突然提这个?

“你会这个?你的式神在哪里呢?”

八咫和歌微微一笑:“我不会,但我知道,没有式神和大鬼来帮忙,你想要徐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原来这才是真正想说的,戚英也有些无语:“你到底想说些甚么?让我放弃徐海?你可知徐海如今走投无路,被围困在东照寺之中等死?”

八咫和歌哈哈笑了起来:“这种话你骗一骗沈晏洲也就罢了,难道在我这个明白人面前,也要说糊涂话?”

戚英难免有些尴尬,因为八咫和歌确实说中了。

他确实不寄望沈晏洲能彻底打趴徐海,因为徐海是胡宗宪和赵文华要的人,而且烂船还有三斤钉,受死骆驼比马大,徐海再如何窘迫,沈晏洲估摸着也拿不下来。

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围困东照寺,换来徐海的一些好处罢了。

之所以让沈晏洲去做这个事,是想让沈晏洲能够得到徐海的认可,在须弥岛分到一席之地,虽然说得有些卑微,但事实确实如此。

这是戚英的小心思,本预料到八咫和歌应该能看出三分,却不想八咫和歌早已看了个通透。

“你对徐海到底了解多少?”八咫和歌又抛出一个问题来,这可就让戚英有些皱眉头了。

戚英跟着父帅和师父俞大猷在东南沿海征战,但他到底是吃了年轻的亏,对于徐海这种级别的大倭寇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官方情报。

照着长辈们的说法,徐海先前来打过一仗,是父帅和师父俞大猷联手,才堪堪打退了徐海的进攻,但似乎并没有能占甚么便宜,反倒因此而不愿多提。

八咫和歌仿佛看穿了戚英的想法,只是讥笑道:“怎么?你家大人们都不跟你说详细内情吧?你可知道为何?”

戚英皱着眉头,有些不悦了:“你想说甚么便直说,不必再遮掩。”

八咫和歌拍了拍新垣秦城的肩头,后者便将她放到了地上。

八咫和歌伸了伸腿,活动一下气血,这才缓缓开口道。

“你家大人之所以不与你说当年那一战,是因为大明军队溃败,即便是戚继光和俞大猷联手,也吃了徐海的亏,估摸着你年轻气盛,又争强好战,这才没与你说起吧。”

“徐海在日本被奉为活佛,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头,他与大隅的新五郎、种子岛的倭寇头子都有联盟,种子岛才门,萨摩藩夥长扫部,日向彦太郎,和泉细屋,诸多强人可都是他的伙伴。”

“徐海领了五六万人进攻大明沿海,连你们的县令都杀了,战利品堆积太多,连船只都承受不住而沉了,你能想象当时他有多强盛么?”

八咫和歌如此一说,戚英很难想象,因为此时的徐海便只剩下一个东照寺,而且他身边都是黑衣僧兵。

徐海与种子岛以及萨摩藩等倭国藩地都有着密切的往来,为何今次只有松浦藩的人来?

戚英很快就起了疑,而八咫和歌也没有让他等待太久。

“终于看出疑点来了?”

“徐海身边有两个得力虎将,或者说盟友吧,一个叫陈东,一个叫叶明,你可听说过?”

戚英没有回答,八咫和歌也不逼问,继续说道。

“此二人虽然起了中国名字,但他们都是日本人,陈东乃是萨摩藩领主的谋士,是藩主胞弟的书记,他们都是隐去真实家名的日本贵族。”

“当年那一战,叶明领着萨摩藩、和泉、肥前、丰后、筑前、纪伊等诸地的日本人,陈东则率领了博多等地的武士和浪人,单是船只便上千条,亡命徒统共五六万,你大明军如何打赢?”

戚英听闻此等内幕,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八咫和歌却没有停下来,而是朝戚英说道。

“徐海能被供奉为活佛,固然与他懂得占卜等把戏有所关系,但日本人不是随意能蒙骗的蠢物,之所以与徐海结盟,给他提供兵马船只和士兵,不是因为他是神人,而是因为他有钱有货。”

“因为徐海抱着王直的大腿吧?”戚英总算是能听到一些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了。

然而八咫和歌却只是轻蔑一笑:“若徐海抱的是王直的大腿,又岂会背叛王直,打烂自己的饭碗?”

八咫和歌没给戚英再说话的机会,而是一句话彻底震住了戚英。

“因为徐海得到了弗朗机人的资助,船只和士兵确实是日本提供的,但装备和物资等等,乃至于制造火炮的福建铁以及火硝等等物资,全都是弗朗机人援助给徐海的。”

“日本之所以能将铁炮发展起来,且发展如此迅猛,正是得益于徐海,或者说,得益于弗朗机人!”

戚英也未曾想到,弗朗机人才是罪魁祸首,难怪伊莎贝拉的船队会如此频繁地往来与满剌加和日本之间!

“怎么样?大开眼界了吧?现在还想着要徐海么?”八咫和歌很是得意。

看着有些恍惚,仿佛内心世界已经崩塌的戚英,八咫和歌更是火上浇油道。

“想必你也看见过,松浦藩的军中有人射击短箭,一部分是弩箭,但一部分却着实是寻常短箭,有想过这个问题么?”

戚英身上还带着箭伤,对方的弓箭他自是了解过的,只是当时在搏杀,一时没来得及思想细节,如今想来也是大为惊诧。

“朝鲜?”戚英如此一说,八咫和歌也笑了:“你总算是看清楚了。”

伤了戚英的那些箭矢中,确实有种轻便短箭,此时看来,应该是高丽人所用的朝鲜片箭。

这玩意儿在中国叫做筒箭,即用半圆的竹片做溜箭筒,有了这个箭道之后,便能够发射轻便的短箭了。

只是筒箭早已淘汰,而高丽人却仍旧使用着,因为制作成本比较低,箭道又能增强箭矢的准度和射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