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零零章京城新贵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四百六零零章京城新贵

寒风萧瑟,今日下了小雪,玉熙宫仿似戴了一顶银狐皮帽儿。殿内很暖,甚至有些热,黄锦却好似人走了殿内,一颗心却留在了外头的寒风中一般,只觉着浑身冰凉。

他是老太监了,大礼议之时,他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斡旋,最终坚定地站在了皇帝这边,因为嘉靖入宫之后,他正是伴读太监。

也正因此,他成为了嘉靖的御用太监,这些年来,尚膳监、司设监、内官监等,他都做过正职大太监,到了嘉靖二十四年,他受封司礼监佥书,到了嘉靖三十二年,更是掌司礼监兼总督东厂。

这位人人敬畏的厂公和第一大太监,此时脸色发白,尾指正禁不住轻轻颤抖着。

嘉靖对他确实信任,甚至可以说是宠信,皇帝叫他黄伴,而从不直呼其名,皇帝派他修筑生父献皇帝的显陵和龙飞殿,派他检阅营兵,而且还是三次,即便是楚世子谋反,也是黄锦带着那帮老臣去处理。

嘉靖皇帝对他的赏赐就更不必提,斗牛服,坐龙服,飞鱼服,甚至于蟒袍玉带等等,甚至准许他在宫中乘马和肩舆。

就这样的黄锦,此时手里端着一个蒲团儿,心中却是犯难万分,皆因皇帝只说了两个字:“赐座。”

玉熙宫并非什么人都能进来,能让皇帝在玉熙宫接见的,都是首屈一指的权贵人物。

今日觐见的有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也有赵文华和胡宗宪这样的新晋有功之臣,其他内阁文臣以及真守边疆的大将,更不在少数。

嘉靖皇帝只说了赐座,却没有说赐谁的座,这就是让黄锦瑟瑟发抖的原因了。

按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有严嵩在,必然是严嵩坐着,一来他是朝廷股肱,如今最得宠的重臣,二来他年事已高,坐一坐也是应当。

可今日除了严嵩,还有一个天师陶仲文,而且嘉靖皇帝适才指点的不是锦墩,而是蒲团,这是不是暗示要给陶天师的座?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但黄锦已经汗流浃背,即便他战战兢兢在宫里几十年,又是皇帝的心腹,此时却仍旧免不了迟疑挣扎。

正当此时,有人出列了!

黄锦满目惊愕,因为玉熙宫之中,此时谁人敢动!

然而这个年轻人却站了出来,朝嘉靖皇帝行了礼,黄锦心中已经开始大骂,不过见得这年轻人的礼仪,却又安心了下来。

年轻人结太极印,行的是拜真人和天师所用的叩拜礼,却又不下跪,显得自然,毫不造作,仿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他走到了黄锦的面前,意味深长地看了黄锦一眼,虽然没有抬头,却又不失敬意。

“谢陛下赐座。”

此话一出,玉熙宫之中更是死寂一片!

这年轻人是从陶天师身后走出来的,虽然动作浑然天成,自然而然,但这无异于将嘉靖皇帝的赐座主动替陶天师给受领了。

严嵩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对权势尤其看重,没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这年轻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只怕要把陶仲文和严嵩之间的炸药桶给点爆了!

黄锦已经有些后悔了,虽然他已经几次三番向皇帝提出卸任养老,但皇帝每次都不同意,他怕的就是自己没有一个好下场。

今日倒是好了,手没抓牢,鬼使神差,见得这年轻人的目光,便觉得他是个可信之人,不知为何就这么松手了,惹出这等麻烦来,只怕自己也不会太好过。

其他人更是暗中摇头叹息,心说这年轻人就不该进入玉熙宫!

嘉靖皇帝用手撑着侧脸,倒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

年轻人先往陶天师的方向走了两步,却突然转向了严嵩,而后朗声道:“天师昨日里服了丹,今日散丹,不宜坐下,阁老请坐。”

虽然看起来讨巧,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大赞年轻人左右逢源,两头不得罪,而且还完美解决了皇帝的难题。

但黄锦等人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年轻人虽然给陶仲文找了个借口,但这无异于在说,不是皇帝赐座给你严嵩,这座位本该陶天师来坐,如今给你严嵩,不过是为了照顾你的面子,这可不是什么从中斡旋,更像是煽风点火,而且还是火烧浇油!

黄锦已经不再是尾指颤抖,而是双腿打抖,差点就要给皇帝谢罪了。

他心里头再度审视这个年轻人,只觉得他没有经过科举,进入文官集团,而只是选择拜师陶仲文,进入宫观当差,是明智之举,如果他贸然进入馆阁,只怕早就被人敲了一头的包!

但年轻人仿佛没意识到这一点,反倒朝皇帝主动问道:“陛下,微臣这么做会不会唐突?”

他竟然还敢邀功!而且还把难题丢回给皇帝陛下本人!

嘉靖皇帝双眸微眯,左手撑着头,右手抚摸着怀里的黑猫,所有人都如芒在背,那年轻人却浑然不知一般。

“张戬,你就像刨符,很是让人看不懂啊……”嘉靖皇帝这句话到底是褒是贬,是夸是骂,同样让人听不懂。

因为他说的刨符,正是他怀里那只黑猫,因为从土里刨出了一张旧符,而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宠爱,让皇帝抱在怀里,难道还不是宠爱?

名唤张戬的年轻人入京不到一年,曾得赵文华和胡宗宪联名举荐,一度成为京中的红人和谈资,曾在勾栏瓦舍唱出惊为天人的新词新曲,也曾作出了震动文坛的诗词,与大儒辩论也不落下风。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神秘的年轻人,最终却拜在了陶仲文的门下,入了宫观,当了个道士。

别人或许会像黄锦一样,在严嵩和陶仲文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选边站,但张戬心里却明镜也似,因为陈同玄带回来了神丹圣药,严嵩就算再活一百年,也斗不过陶仲文,就别提一个区区的赐座了。

见得张戬故作迷糊,嘉靖皇帝也点了点他,笑骂道:“若非还要你教瑜伽,早就把你屁股打烂了!”

张戬也是嘿嘿一笑,颇有些调皮,单凭二人的交流,黄锦等人便知道,这年轻人今日无忧,甚至前途无量!

莫小看了这瑜伽,陶仲文本身就精通瑜伽,也难怪他会收张戬为弟子,据说张戬的瑜伽比他更高深!

嘉靖皇帝从来就不是个能以常理度之的人,话锋突然一转,朝严嵩道:“首辅既然已经坐下,那就再辛苦一些,领着诸位商议一下复设澎湖寨巡检司以及增设镇海卫的事情吧。”

“增设镇海卫?”

“这又是什么地方?”诸人也是一头雾水,唯有严嵩眉头紧皱。

嘉靖皇帝却不紧不慢,指了指张戬,朝众人道:“具体情况你们跟他商量吧,抓紧票拟,送司礼监批朱。”

他接着又补了一句:“黄伴,今次该批就批,不要再来问我了。”

黄锦身子一僵,低下头去,暗中瞟了张戬一眼,心说这次是因祸得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