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我的老爹是学正 - 我在南宋混太学 - 长歌卿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我的老爹是学正

第16章我的老爹是学正这就是他欺负人了,拿着未来会计的技术,欺负古代人见识短,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复式记账法”确实比“单式记账法”强大太多,效率也要高出很多。

秦桧是官场老油条,眉毛都是空的,看着秦川嚣张的样子,虽然不明白个中缘由,但就看出端倪,还是没问题的。

当下他声音柔和下来:“鹤年,这本账簿虽然算出来了,可是毕竟犬子年轻,或许还有疏漏的地方,要不……还请麻烦您再检查一番?”

秦桧明显是在打圆场了,自己儿子这是在欺负人,他不好真的护短护成这样,再加上李鹤年的背景,虽然他是当朝一品,但现在国力不行,他也不得不顾忌。

可是这圆场,听在了李鹤年的耳中,却是赤裸裸的讽刺,一个算账比他快,还快出很多很多的人,要他检查正确性,这不是打脸吗?

可秦桧毕竟是当朝宰相,他还真不敢如何顶撞,当下只得低着头,暗自咬紧了牙关,一言不发。

这时秦川再次开口了:“嘿嘿,老爹,还用得着他来检查?我的正确性,就这么说吧!他们那些手段,拍马也别想赶上!”

“对了,听说做会计这行很赚钱,他们把会计做成这样子,也实在是太丢人了,不如老爹你资助我一下,我也开个会计行,跟他们打打擂台?”

“对!对!我们也开个会计行!”

立时刘大忠小狗腿一般,跟着秦川叫了起来。

“少说两句!”

秦桧立刻瞪了秦川一眼。

秦川嘿嘿一笑,低下头来。

秦桧再次对李鹤年道:“鹤年啊,犬子也是年轻,你不要在意,就算他想出什么好方法,计算能力快了很多,但是经验这东西,可不是小聪明能取代的,你也不要介怀……”

李鹤年低下了头,就看见了地上的账本,本来他就窘迫,此时看见账本,就算是满脸的污秽,老脸也是一红。

账本他刚刚看了一下,虽然很粗略,但是以他的经验,一眼就看出了算的没错,这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十几年的账目,怎么可能一夜算完?打算盘都来不及!

忽然他咬了咬牙,对着秦桧一拱手,道:“秦兄,今天算是我栽了,在下万万没有想到,贵公子天赋异禀,这次会计费用,在下不收了,在下才疏学浅,无颜拿钱!”

“不过贵公子想开会计行,这就是挑战了!开会计行不是简单事情,他日自有我师父、师兄,前来与贵公子一比,在下这就告辞了!”

说着一挥手:“我们走!”便带着一群人出了秦府,

……

临安城正中央,一座崭新的宫殿中,脸色有些苍白的青年,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忽然笑了起来:“好厉害!”

在他身边,一个白面无须的老者,听见了青年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每次陛下露出这种笑容,必然是又看到了人才。”

“陛下笑的越开心,这个人必然越厉害,记得上次看见这种笑容,还是看见秦桧的时候,不过那是,陛下也只是淡淡一笑,今日笑成这样,看来我大宋中兴有望了!”

青年笑骂一句:“就你个老东西聪明!”

说着,他又从桌上拿起奏折,扫了一眼之后,开口道:“别跟我装了,你是皇城司的皇城使,这些奏折比我看的早,来,跟我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嘿嘿……”

无须老者发出两声笑声,然后对年轻一躬身,打了一恭,之后继续道:“陛下有问,老奴自然知无不言,不过这用人之事……”

他说到这里,声音缓缓拉长。

青年再次大笑了起来;“你个老狐狸,真是什么时候都耍心机!好了,朕赐你无罪,可以说了吧!”

“嘿……谢陛下,那姓秦的小子,虽然聪敏,且忠心可嘉,但是却太过年轻,有些恃才傲物。”

“就这几天时间,他给自己添了多少麻烦?这样的人虽然可用,但还是要多多历练,不然没吃够亏,谁知道以他找麻烦能力,还能惹出多大乱子!”

青年听了老者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默了下来。

见青年沉思起来,无须老者也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侍立一边。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青年忽然叹息了一声:“虽然你说的有理,但现在朝堂之上,油滑之士还不够多吗?一个个明哲保身的功夫,宛如天生,熟稔无比,小秦这样胸有城府,却又保持天真的人实在太少了……”

说着他又拿起了桌上的奏折,无须老者低下了头。

忽然青年一拍手,重重地将奏折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大响。

同时他开口了,声音坚定:“年轻人,自然要给他一点机会,我大宋国危,外有强敌,内有悍匪,都是弊政流毒!现在的朝堂,应该不怕会惹麻烦的,就怕不会解决麻烦的!这样的年轻俊杰,不可多得,且让朕再试他一试!”

……

秦川憋在家里,已经半个月了,他自我感觉此时的自己,距离疯癫已经不远了。

天天看书,就那些之乎者也的古书,看的他满口没味,现在的他,已经开始瞄着厨房了,若不是老娘下了死命令,他不能有辱身份,禁止他进入厨房,他早就去研究新菜式了。

太阳又升起来了,对于秦川来说,这无聊的一天又开始了。

他将手中的《易经》放了下来,打死他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无聊到开始研究《易经》!

就在这时候,一声响亮而尖细的声音,从屋外传了进来:“秦相公,接旨!”

随着这个声音的响起,秦川立刻跳了起来,来到宋朝有一段时间了,对于这个时代一些规矩,他也明了了,比如现在,皇帝派人到家里下圣旨,那么就是有要求,要接旨的人家,一家一起出来接旨,除非家中有人实在不便,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很快,秦川一路小跑,跑到了大门之前,只见一个白面无须之人,正站在门口,满脸笑容的跟秦桧寒暄。

秦桧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大体确定了一下人数,需要到的家人已经齐了,他这才对那无须人道:“李公公,可以宣读圣旨了。”

李公公再次满脸堆笑:“好的,好的,那就请秦相公接旨吧!”

说着就此站直了身体。

秦川看着这无须人,一时间好奇心大作,这是他第一次看见太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