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文王周玄易
大周王朝应天首府,金陵城。此时已入深夜,城里灯火通明,夜不闭户。
天水的一段支脉,从金陵周边缓缓流过,支脉中又延伸出一段名为秦淮河的清流,贯穿整个金陵城。
秦淮河边,有座夫子庙,又称文庙,坐落在饮马桥附近。
此地风景宜人,水木清华,勾勒出一幅秦淮风光图。
有座亲王府邸坐落其中,府外有重兵把守,府内有高手隐匿,莫说是人,就算是个蚊子,也难入其中。
这便是整个大周王朝除了皇城之外的重中之重,文王府邸。
文王周玄易正在后花园内散步,每走三步必停一次,驻足思索,片刻之后再往前走,如此反复,不知是何缘故。
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步伐虽快,却又极稳。
光听脚步便知那人一定威猛矫健,身手不凡。
走至文王近前,来人雄姿英发,正是大将军岳佑景。
岳佑景见到略显文弱的周玄易,行了晚辈礼。
“玄叔!”
岳佑景,庇佑江东景洲,五岳三山。
名字是文王赐的,他也确实没有辜负文王的期望。
“佑景呐!你晚到了七步,是何故?”
一如既往,简单明了。
“佑景去了趟武庙领罚,晚到片刻,还请玄叔见谅!”
他言辞诚恳,直来直去,很合这位文王胃口。
周玄易笑道:“领罚?你这大将军不说劳苦功高,也算是替大周又解决了一件麻烦事,何罚之有啊?”
岳佑景脸色不悦,看着西边。
“是觉得你玄叔不该同意那五万灵珠之事?”
岳佑景紧忙抱拳躬身:“佑景不敢,玄叔的决定总归是不会错的。”
“是不敢,还是…”
岳佑景不敢抬头。
“哎!你这孩子,就是太过耿直,四十来岁了,还学不会最基本的处事圆滑。”
文王转过身去,看向满天繁星。
大将军抬起身,直言道:“大楚若是要战,那便战!大唐若敢搅和,就一起打,我大周何惧?”
一言既出,霸气十足。
文王笑意更浓。
“难怪世人常说武修都是莽夫,不过也难怪,没有了一股莽劲儿,哪来一往无前的罡气?”
他对大将军的言论不置可否,只是转而问道。
“依你之见,四大王朝与各个宗门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
大将军一如既往的气势冲天。
“要我说,就不该有宗门存在,小帮小派的无所谓,就让他们继续去玩江湖的游戏,只是像兰台书院卧龙亭这般颇具实力的,就该直接拆了他们祖师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文王点点头:“理儿是这个理儿,若是这世上没有修者,或许此法可行。”
他收起笑意,看向这位大将军。
“修者于天地间,除了有天道有所制约,还能靠什么约束?靠你我?还是靠当今的圣上?”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岳佑景头疼不已,若是让他征战,那必定指哪儿打哪儿,凶猛无比。
可若是让他行管理约束之事,还不如乡野里圈养牛羊的牧民。
“还不是得靠他们这些所谓的上八宗?”
文王继续道:“只要管好了这些上八宗,自然就管好了天下的修者,这么简单的道理,不会还用我来教你吧!”
“既然如此,宗门之间的斗争,为何让咱们善后?还不如让他们打起来,打死一个少一个…”
文王微怒道:“你这榆木脑袋到底是怎么当上大将军的?说的话还不如三岁的孩子。”
岳佑景低头不语。
文王叹了口气,怎么当上大将军?还不是自己向庙堂推荐的吗?
他对人才的看法就是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岗位本分内的事情,便算是合格。
而不得不说,这位大将军在战场厮杀那是真的猛,其余的嘛!算了算了…
“你以为卧龙亭哪里来的胆子,敢布设一座横跨三个大洲的天地法阵?”
“难道是玄叔您授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