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新人》(32) - 房建辉官场全集 - 房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三章《新人》(32)

三十一、百年大计贾怡加快脚步,将众人落下一百多米,先于众人进入二太爷家。堂屋里正好坐着七八个人,好像在商量什么大事。贾怡匆忙瞥了一眼,都是贾氏族中的人,父亲也在其中。大家都围着贾四爹爹和二太爷在讨论。贾怡的到来让大家停下了议论,和贾怡打招呼。贾怡将塑料袋放到门旁,笑容满面地向大家问好。走到桌边向一个八十来岁的老人低头鞠躬道:“二太爷,您好,您老身体还是这么硬朗。”

二太爷咧着嘴笑道:“好好!小怡啊,你怎么今儿有空来我这里?”

贾怡笑道:“二太爷,您这是在批评我了。您看,我给您老带来什么了。”说着回身从门旁提起一只塑料袋。

坐在二太爷身边的老干部模样的人问二太爷她是谁家的,我怎么没有见过?二老太指着桌右坐着一脸笑容的贾怡父亲说:“你问他吧。”

贾怡父亲笑着站起道:“四爹爹,她是我的女儿,叫贾怡。现在在镇里办公室当副主任。”

“哦,对对,我听说了,她可是我们县里最年轻的办公室副主任呢。”四爹爹赞道。

贾怡走回,将塑料袋放到桌子上。父亲对贾怡道:“小怡,这是四爹爹,商业局的老领导,现在退休了。”

贾怡停止手上的动作,笑道:“四爹爹您老好,恕我年轻无知!”

四爹爹道:“哪里哪里,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有二十出头了吧?”

父亲道:“开年虚二十三了。她算什么,那个陆书记和她同龄,都做到了党委副书记了。”

“这不可能!”四爹爹肯定地道。

“是真的,四爹爹!”贾怡证明道。

“那他什么时候当干部的?十几岁?那不是开玩笑吗?就是再有后台也不行!”

贾怡眉开眼笑说他当公务员也就是半年左右,当上党委副书记时刚刚工作还不到三个月,原先也是办公室秘书。四爹爹惊讶道:“这这不是坐火箭吗?那他肯定省里有后台,就是市里有人都不行!这……”

没等四爹爹将自己的看法说完,门口涌进一大帮人,领头的是贾政旺。屋内顿时热闹起来。互相招呼过后,贾政旺向大家介绍陆昌东道:“二太爷,四爹爹,还有各位,这位是我们镇党委陆书记……”

陆昌东没等贾政旺的介绍词说完,趋前几步来到桌边,弯腰向二太爷伸出双手,满面笑容道:“二太爷,您老好啊!”

二太爷听了贾政旺的介绍,盯着陆昌东正在惊讶,看到陆昌东的双手伸了过来,来不及多想连忙站起来,笑呵呵握住陆昌东的手道:“你好,你好!书记真年轻啊!来来上座!哈哈,你怎么认识我的?”

陆昌东笑道:“不了,您老坐。您老八十多岁的高寿了,还是这样红光满面,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啊?呵呵。”

“这么会说话,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坐上这么高的位置!”四爹爹也站起来笑道。

陆昌东看了贾四爹爹,已经知道他是什么人了,忙握住四爹爹的手笑着说:“我要没有猜错,您就是贾四爹爹吧?”

“陆书记,你的眼光真毒。我就是贾连升,老朽了,废物一个!”

“哪里哪里,我知道您老一心惦记着家乡,惦记着家乡的发展!您老一定要给我们多提建议啊!也给我个人以指导和教诲!”

“谦虚谦虚!说到这个,我真是汗颜啊!陆书记来一定有要事要办?”

四爹爹这么一说,现场突然冷清。贾怡连忙将去了塑料袋的礼品拿出来,送给二太爷,填补场面的冷清。果然,二太爷和贾怡推拒起来,暂时缓解了注意力。贾怡父亲道:“二太爷,您就别推了,这是小怡的一点心意。平常也没工夫,今天正好乘着这个机会来了,您就收下吧。”

“是啊,老太爷,您是我们贾家的老寿星呢。这是理所应当的,您要是不收,就怪我来得不勤了!”

“这怎么好这怎么好?来来,你们都坐、坐!陆书记你坐,今天大伙都在,中午就在我这里吃饭!”

陆昌东笑呵呵道:“尊二老太的指示,我们坐。”说着坐到贾四爹爹身边,其余众人也各自坐到让出来的座位上。贾怡将另一份礼品交给父亲。这个举动马上引得大家热议,说贾怡懂事,也有说贾怡父亲老福气了。

陆昌东待大家议论声稍歇,笑道:“刚才贾四爹爹问我是不是来有事要办。”说完停下,观察动静和反应。现场停止了说话,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到陆昌东的脸上。陆昌东这才笑笑说我是来有事和乡亲们商量。

一个贾氏中的中年人站起来道:“陆书记,我们知道你是一个好官,你干了好多大事好事,老百姓都信任你。但是,你要是阻止我们迁移老祖宗的坟,那是不行的!”其他贾氏族中人都附和,说这事万万不可答应。谁阻拦就和谁干到底,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怕!群情激愤。贾政旺说大家不要激动,听陆书记说,说完了我们再议不迟。贾四爹爹也跟着让大家冷静,现场才平息激愤。陆昌东站起来道:“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村能不能搞一个集体墓园,墓园里用围墙圈着,有专人看守。这样消除了乱葬的现象还保险安全,又集约了土地。大家看怎么样?”

此话一出,全场无声。陆昌东见了,知道大家在犹豫,向二太爷和贾四爹爹说:“您们两位是长辈,您们看如何?”

二太爷说:“解放前是有私人坟山,可是还没哪家私人盖墓园的。你说的墓园到底是样子的?是不是像南山盖的一个个方块小房子那样?”

“不是。是在里面盖大房子,骨灰盒直接送进去安放,不用入土,不接受风吹日晒和破坏,还建立档案,永远不被后人遗忘。还在里面建一间纪念堂,接受后人的香火祭拜,死者永远像昨日刚刚去世的一样。现在的坟墓修得再好,到一定年限都趋于消亡。您们都看到山上好些坟头都平了,成了无主的坟墓。骨灰盒要是石头的更好,不腐不烂,后人能见到粘贴在骨灰盒上本人的相片,照片老化了可以定时集体更换……”

陆昌东的话还没有说完,贾怡父亲问:“这个法子还真不错。大家活着在一起,死了还能永远相守,不孤单!那要多少钱修建啊?看守的人要不要工资,上面能不能拨款?”他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哄笑。笑后大家都等着陆昌东解释。

陆昌东笑着说:“贾大伯问得好。看守的人当然要看护费……”话还没有说完大家立刻议论纷纷。

贾四爹爹大声道:“大家都不要说了,让陆书记说完。”众人才止住说话。

陆昌东笑道:“现在,到山场安葬要不要花费?”

“那算什么,两包香烟一条手巾的事。”一个人道。

“两包香烟一条手巾要多少钱?”

“这个不等,得看质量,起码十几块。”

陆昌东笑笑说;“就按照二十元算。每个进入墓园安放骨灰盒的人家交二十元给看守人。每年来祭拜的人不要自己买祭品进入墓园祭拜,统一在看守人那里买。这样看守人的工资不就解决了。而且看守人会尽心尽意地看守。”

“要建多大的墓园?”先前的那个人问。

“南山坡不是划定为集体丧葬场所了吗?将哪里全部用围墙围起来,你们看够不够?”

大家轰然惊讶。那人道:“那里可是一二十亩地,要得了那么大地方?”

“这不是为以后准备着吗?里面还可以绿化美化,栽树种花,墓园就要像个墓园的样子!”

“你还没有说建墓园的款子从哪里来,建那么大的墓园在怎么着也要几十万快,说几十万还是少的。”另一个贾家的人问。

“就地取材,土法上马。你们这里有石头有沙子,缺的是水泥。只要每家都出工,只要花买水泥和部分浇筑屋顶的钢筋钱就可以了。按初期十二间房子算,要多少钱?我们每个人捐十元出来有没有困难?”

众人无声,都在心里计算。突然,响起巴掌的声音。大家看向声音发源地。见是贾四爹爹站起来鼓掌。四爹爹拍了几下巴掌,笑着对陆昌东说:“不错,不错!陆书记是为我们着想。这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这是给我们大家建阴宅,出十元钱算什么?我个人捐款一万!”现场热烈,掌声大响。大家都纷纷表态,有的说出一百,有的出五百,贾怡父亲说出一千。

四爹爹让大家停下,道:“我死后就回来葬到墓园里,墓园要好好规划。陆书记,我反正也退休了,没事情可做,你要是信任我,我就来牵这个头。怎么样?”

“好好!能有您老出来负责领头最好!”

“书记,我还有一个建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