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悲伤中前行
兴宁五十五年主要就是平定叛乱,但是在平乱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什么大事。最大的几件事就是几个老臣的去世。
兴宁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少师、原刑部官王敏恺去世,年七十六岁。马宪永很是悲痛,下令追赠中书侍郎。因为王敏恺的去世,其子王昆颉不得不守孝。但是宁安府事务离不开他,马宪永下令让其守孝三个月后就起复,不得不夺情。而这期间,由宁祥知县方敬曦暂代宁安府。
十月二十日的时候,怀远传来消息:少师、原礼部官,怀远知府董衡辅也因病于十月五日在怀远去世,年七十七岁。马文慧在怀远就直接下令追赠中书侍郎,太保。马宪永事后并没有意见。董衡辅虽然在当年的中生代中是最放荡不羁的,但也是最有生活品味的。一辈子不结婚,却吃喝玩乐都享受过了。马文慧找到周颖圆,就是他办的。马文慧知道他生性风流爱玩儿,所以也就一直让他在礼部和地方为官,对他吃喝嫖赌也都不管不问。而董衡辅也对得起马文慧,虽然吃喝玩乐,却也没出过事儿,这算是另类了。
谢幼惠叛乱被平定和拟定好善后方案后,没有几天就是兴宁五十六年了。然而即便是这最后的几天,依然不是那么好过的。
兴宁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传来消息:怀卡通南镇守使段宏畅因病在十一月二十日去世,年七十一岁。马宪永闻之很悲伤,马宪永曾经和段宏畅一起作战过,深知此人之勇略。下令追赠镇南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段宏畅也成为在海山洲中崛起的第一代将领中最早去世的。段宏畅去世受,马宪永下令将段宏畅的孙子段进光召入天鹰军任职。段进光是段宏畅最喜欢的孙子,其勇略颇似祖父,武艺超群,时年只有十九岁。
然而悲伤的事情还没有完,十二月十五日,少师、原礼部官顾琮峰也因病去世,年七十五岁。马宪永下令追赠中书侍郎。派儿子马海晋、马海阳、马海宁前去吊唁。
而在兴宁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崔锦贤的长子在怀远府光怀县出生了,不过这时候他还在外作战。母亲杜欣就请崔子建杨筱婷夫妇起名,叫做崔智刚。重病中的崔子建,得知自己有了曾孙,十分高兴。这无疑又为他增加了一些与病魔抗争的信心。而远在宁安府的杜坚、田欣澜得知有了外孙,也很是高兴。想前往怀远,但是路途较远,就暂时放弃了。
剩下的半个月内,总算是平安的度过了,马宪永太发愁这个兴宁五十五年了,这一年尤其是最后这半年,真是过的艰难和伤心啊。最后的几天里,他也在宁安宫看到了父亲让人画下的晋公二十故友功臣图,当年完成的时候,二十个人里去世的就已经接近一半了,如今还在世的只有崔子建、王弘博、曹翰卿、杨筱婷、王鸿刚五人了。其中崔子建夫妻年近九十,也没有几天了。王弘博、曹翰卿、王鸿刚三人年龄差不多,也都在八十岁左右了。想到此,马宪永心中是十分的伤心。
马宪永心中在伤心,而远在怀远的马文慧夫妻更是伤心。谢幼惠叛乱对他内心的打击很大,而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以及段宏畅的去世,更是极大地打击了马文慧的心理。马文慧曾经和妻子刘婷娜伤感地说道:我有幸活到这么长,可又为什么活到这么长,比我年长的,和我同龄的,比我小的不少都去世了,我活这么长,这不是要折磨我吗。刘婷娜理解丈夫的心情,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啊。人都想长寿,可是人长寿后,面临的悲伤烦恼,又绝非每个人都能够体会的到的。
兴宁五十五年这样过去了,五十六年开始了。因为谢幼惠的叛乱,这一年的正月,十分的平静和平淡。马宪永夫妻和马宪英夫妻及张铭海夫妻在上年十二月二十日就启程返回怀远府,陪父母过年,他们想的是父母来日无多了,多陪一天是一天吧。宁安府的具体事务以马海晋留守,以刘愔、李绍铭、杜宽协助办理。这是马海晋第一次单独留守办理具体事务,而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七岁。为了树立儿子的权威,马宪永临行前下令:
升马海晋为天鹰军指挥副使兼左军指挥使、宁远军防御使,从五品;
升马海阳为天威军指挥副使,安远军团练使,从五品;
以郡公之子马海晋留守宁安府,参知政事刘愔、李绍铭和杜宽协理政务。
很明显,马宪永已经开始培养儿子接班了,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兴宁五十六年正月,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一家总算是在宁安府与父母团聚了。他们在怀远住了有一个多月,这是一段难得的时光,也是仅有的以后不多的时光。马宪永虽然五十九岁了,但身体还很好。不过从小他生活在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疼爱之中,他不想离开父母了,尤其是怕父母如果有万一,他将无法尽孝,这对自幼十分孝顺的他来说是完全难以承受的。因此这几天里,他有了一个打算,即将闽海路东道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怀远府,但暂时还没有公开这个想法。
正月里,马宪永一家还去看望了崔子建和杨筱婷夫妻。杨筱婷比崔子建和刘婷娜小两岁,比马文慧小四岁,这一年也是八十七岁了。身体已经不行了,意识还清醒。崔子建是八十九岁了,重病在床,全靠药物和自己的意志在维持。同时去看了张璇强的遗孀黄佳郁,也有八十五岁了。
二月初六,张浩博之子出生了,张铭海请母亲黄佳郁起名,黄佳郁起名为张轩达,希望曾孙能够达到父祖的希望。这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里,张铭海甚至是马、张、崔三大家族里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二月十三日,马文慧的寿辰,这次谁也没有心情过。只是在怀远宫中简单的祝贺了一番就草草结束了。
马文慧寿辰后第三天,马宪永、崔宁政夫妻及张铭海启程返回宁安府。临走前,张铭海留下妻子裴孝凝照顾母亲和马文慧、崔子建一家。
二月二十二日,马宪永等人返回宁安府,在始宁殿议事。
刘愔、李绍铭、杜宽禀报了日常情况后,提出为去年作战有功的人封赏和处罚及处理意见:
史敬源、段宏畅均加尚书衔;
张承宗挂枢密副使衔节制思岭;
撤销怀卡通南镇守使,副使高敬武留任,加团练使,从五品;
远南知县程鸣松留任;
通南知县杜辰皓加飞骑尉,从六品;
宗元炳实授死士营指挥使,加从七品武骑尉;
天威军指挥使裴孝信有功,加骁骑尉,正六品
徐思盛、李仲文留任,但是李仲文不再掌握具体事务,军务交徐思盛、马海阳二人办理;
田安弘加从五品团练使衔,节制宁西、连海事务;
崔锦贤、田晓敬回任知县,加飞骑尉,从六品;
刘光胤由天鹰军指挥副使转任天威军左军指挥使,加从七品武骑尉,与徐思盛、马海阳办理天威军军务;
随崔锦贤、田晓敬作战有功的出色人员林文明和赵勇虎调入天威军;
随崔锦贤、田晓敬作战有功的军队中,五百家丁归还李绍邦。抽两千人复归程鸣松。其余三千人有一千人调入天威军,一千人调入天鹰军,剩余充作左右亲军。
对于这些,大部分是事先就基本定下的,马宪永无异议,全部下发。
谢幼惠的叛乱,让他这一代起来的将领也来了个大清洗。徐思盛、田安弘、李仲文、谢幼惠、程鸣松、李林伟、高敬武和王重晟都是同时起来的。王重晟最年轻,当时只有二十六岁,现在是五十岁刚过,不过其文武兼备,如今成为光化州知州,正五品。田安弘因为参与过狄羯作战,围剿匪盗加上此次作战,还有马虎的举荐,也是从五品。高敬武虽然此次表现不算出色,但中规中矩,加上为人处世有办法,也是从五品。程鸣松已经心灰意冷,安心做过知县终老。徐思盛、李仲文已经没前途了,虽然还挂着指挥使、指挥副使的衔,但实权已经被马海阳、刘光胤接管了。而谢幼惠、李林伟早已经身首异处了。很明显,马宪永对这代人大多已经不再信任和重用了,他信任上一代人,培养下一代人已经是很明显的了。
崔宁政、张铭海在怀远府的时候已经看出来马宪永有转移中心的打算,于是他们两个人联合向马宪永提出,将中心转移到怀远府。而刘愔、李绍铭、杜宽对此毫无准备。马宪永很高兴一个是小舅子,一个是姐夫能提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想法,但是兹事体大,还得好好商议。
刘愔:“臣认为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虽然怀远府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但大多数勋臣及家属都在宁安府,绝非一下转移的了的,尚需从长计议为上。”
李绍铭:“怀远府虽然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财赋不及宁安府,而且如果转运,必将劳民伤财。”
杜宽:“乾国封郡公的是宁安府尹,但并没有承认怀远府、兴北府。在他那里或者说名义上,那里还只是州县。此外,宁安府距离狄羯较近,如果有事,可以快速应对,而怀远府较远,万一西部有事,应对将较为迟缓。”
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这时觉得考虑的太简单了。只能是暂时放下这个打算。
另外,刘愔和宁安知府王昆颉、吏部官裴孝安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就是重新调整闽海路东道的区域和划定级别。他们提出了一个军政方面的新的变革奏呈,大意是:
闽海路东道区域划分为三府,其中最高为总管府,设在宁安府。其余为怀远府和兴北府。
宁安府下设宁雄县、思岭县、宁西县、安宁县、宁祥县、远南县;
取消光化州改为光化县,与兴南、光怀、通远县全部隶属怀远府;
怀远府的通远县更名为怀通县;
兴北州改为兴北县,新梗镇改为东林县,与东兴县、兴怀县合并隶属兴北府;
远南怀卡、通南县设为通远州,直接隶属总管府;
连山、连海县与怀康州也直接隶属于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