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防御为主
乾国从至历末期开始,局势就变的愈发严峻。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大地主大贵族贪污腐化,奢侈成风,压榨百姓是毫无底线,致使民众不得不铤而走险。使得贫富分化极端严重,财赋收入异常紧张,只能是大肆滥发货币。而乾国中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中书首相旭哈脱在力主强硬镇压各地的同时,也要适当改变策略进行安抚。而副相哈麻木尔曾是旭哈脱的亲信,但随着地位上升,有了谋求取代旭哈脱的野心,对旭哈脱是说一套做一套,对皇帝是谗言不断。
从至历末年开始起,狄羯河江行省就爆发了大批的农民起事,而且愈演愈烈。主要分两支,一支在颍川州,一支在江淮之间。虽然此次被很快镇压,但之后的却是规模更大,已经无法控制了。
乾国正历三年底,河江行省大部几乎都不在狄羯的有效控制范围内。农民大都是被迫起事的,他们因为已经无法生活,只能是铤而走险死中求生了,民弃农业执刃器趋凶者万余人,甚至是更多。除了河江行省外,江西行省及江海行省双海路西道也爆发了起事,虽然规模不及河江,但也是攻州破府,整个南方是一团乱麻。
河江地处北方与南方的连接地带,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事,无疑影响了南方财赋尤其是粮食、棉布的上供。为此狄羯不得不调集重兵前往镇压。
乾国正历六年(海山洲安宁十二年)夏,乾国中书首相旭哈脱奉命调集代北、岭北、辽东、中原和西北及西域各地人马及搜刮壮丁总计五十多万南下,号称百万之众。旭哈脱是狄羯朝廷的杰出人才,虽然一路杀戮,却也是先剿后抚,对各族将领是恩威并施,一视同仁。同时十分重视对河江各地地主武装的使用,给他们加官进爵。尤其是河泉州的廓木保和罗安州的李齐昌部最为凶狠,而且战斗力最强。故而其所部十万人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战斗力相当强悍,九月底,旭哈脱率部在淮北重镇徐州歼灭农民军主力,攻破徐州,并进行了大屠杀,农民军当地主帅李麻子被杀。到年底,已经逼近农民起事的最重要核心根据地高海城。
为了能够尽快的四面围剿农民起事,旭哈脱给江海行省各道、路下令,让他们也派兵北上,南北夹击共同围剿起事的核心张诚宽部。
马海晋于安宁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得到了查哈颜、魏旭斌转过来的旭哈脱的出兵命令。旭哈脱令马宪永派得力将领赶赴宁绍府后,然后统军前往江北进剿,同时让马宪永也派兵协助魏旭斌剿灭西道起事叛军。因为这次起事的规模之大远甚于从前,故而旭哈脱、魏旭斌对马宪永、马海晋父子是少见的有客气。旭哈脱表示知道海山洲距离高海城很远,调动不便,因此让他只选派精干人员经过福兴府北上即可,同时会给他调派军队让他指挥。而西道距离较近,令马宪永派一万左右军队协助魏旭斌进剿。
安宁十二年正月初五,马宪永得到了马海晋转过来的旭哈脱、魏旭斌的命令。马宪永此时已经七十六岁,母亲刘婷娜一百零五岁了。从去年就开始身染重病了,马宪永知道母亲看来是大限已到了,因此他一心只想照顾母亲,实在不想操心太多的事,可是如此大事,裴孝安、马海晋也实在是拿不定主意。正月初七,马海晋、裴孝安、裴孝信、韦昊英、崔锦贤、马海阳都启程赶赴怀远府,一方面是看望马宪永、刘婷娜,另外就是商量是否出兵和怎么出兵的事情。
正月十三日,马宪永、马海晋、裴孝安、裴孝信、韦昊英、崔锦贤、马海阳以及已经致仕的刘愔、崔宁政、张铭海和怀远府知府于宁清在怀远宫商议此时。
众人大多都有过实战经验,或者有过狄羯之行的经历,对于出兵西道协助进剿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北上的事宜。
裴孝安、张铭海担心旭哈脱等藏奸耍滑,但是马海晋、裴孝信、韦昊英等认为这个可能基本可以排除。
裴孝信:“老臣认为可以北上,也就按照旭哈脱说的只选择精干,因此只需要百余人即可。另外就是会安府、宁绍府看来以后都将难保了,可让始宁园的人员、财赋全部转移。如果无法转移就索性全部散发,确保他们不会起事,以求让万不得已情况下,能让我们在那里的人安全撤离。”
韦昊英:“裴大人之言在理。臣与狄羯打过交道,北上还是臣去吧,我带百余人,可以统军,万一不行,这百余人目标小,也方便撤离。”
马宪永:“嗯,可行,孝信、昊英所言有理,以昊英挂北上主帅,崔锦贤、马海阳协同前往。”
马海晋:“西进协助魏旭斌剿匪,可以由苏牧、刘光胤、刘进瀚、曹友庭出征。西路是我们的主攻点,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来源地。我们协助他们剿灭后,应该继续和他们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利益,不过感觉会很难。”
刘愔:“这次不同于以往,能协助他们剿灭就不错了。”
崔宁政:“是啊,我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马宪永:“就目前得到的消息和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次起事不会那么简单。我从四十多年前就和狄羯打交道,他们残暴、好杀、冷酷还多疑,对民众十分冷血,如今已经是物极必反了,恐怕他的江山长不了了。”
马宪永接着对马海晋、马海阳说:“你们还年轻,恐怕等十几年后,也许只有十年,你们还将会与一个新的朝代打交道,我们估计赶不上了。以后就交给你们了,务必小心。”
马海晋:“儿子记住了。”
马宪永:“礼藩邻、奉朝廷、保家业,但是有时候怕是朝廷都不让你奉啊,切实小心啊。”
马宪永随后还嘱咐韦昊英、马海阳:“你们将直接与狄羯丞相和各路人马打交道,还有叛军,可以说是四面八方的人。切记不可开罪任何一方,也不要轻信任何一方,谁知道以后会如何,不能把路走窄了。这样,让于宁清跟着你们去,他会办事,我放心。”
崔宁政:“是的,苏牧这一路,让田晓敬、赵康弘也跟着,不能一味用强。”
刘愔:“晋公、崔相所言在理,此次出征不同于以往,保存实力为第一原则。”
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都点头同意。
马宪永还对韦昊英说:“始宁园还有双晓岛、南山岛估计也将难保,你完了撤军回来的时候,把那儿的人能带回来的都回来。”
韦昊英:“臣遵命。”
这场商议持续了近一天的时间,马海晋、马海阳这次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经验。
当夜,马海晋看望了曹友徽和女儿,觐见了祖母刘婷娜。曹友徽和女儿很好,不过祖母刘婷娜已经很长时间卧床不起,全靠药物和意志维持,不过祖母心态很好,能活到这个年龄,她已经看的很开了。
正月十六日,马宪永下令:
韦昊英为北上救援主帅,马海阳、崔锦贤副之,于宁清协助。从亲军中抽取百人;
苏牧为西上救援主帅,刘光胤、曹友庭副之,刘进瀚、田晓敬为前部,赵康弘协助。
十七日,马海晋等再度启程返回宁安府。这几天里,裴孝信的儿子裴光阳也请求出征,得到了同意。同日,马海晋、裴孝信下令,从天雄军、左右军中及各地驻军和刀弩手中抽调精锐一万五千人出征。其中天雄军抽调了三千人,左右军及驻军中抽调了七千人,刀弩手中抽调了五千人,分别赶赴宁安府。
正月二十三日,马海晋一行返回了宁安府。
二十五日,刘进瀚、田晓敬开始启程。马海晋知道刘进瀚的性格,让他一定要听田晓敬的,不要轻举妄动。
韦昊英一行人员较少,正月二十日就启程了,二十三日抵达宁西。韦昊英命令田安弘让他准备船只,因为随后将会有西征大军逐步前来。
二十四日,韦昊英从宁西出发,二十九日抵达了福兴府,见到了魏旭斌。魏旭斌盛情款待,给了他一千人马,让他尽快启程,旭哈脱正在扬州等他。
二月一日,韦昊英一行启程,经过二十的急行军,二月二十日,抵达了扬州。
韦昊英等进账后拜见了旭哈脱,旭哈脱给韦昊英的印象还不错。虽说是正统的狄羯后裔,但文化修养很好。旭哈脱如约,并十分大方地调拨了狄羯和西北及中原各地兵马五万人给他,让他从扬州南面进攻高海城。但韦昊英毕竟不是狄羯人,所以旭哈脱以狄羯人烈华柏为监军协助指挥。
二月二十五日,韦昊英、烈华柏一行抵达高海城下,看到此城坚固,根本无法轻易破城。而其他围攻的部队几天来也损失不小。因此韦昊英让所部都懒洋洋的,做样子攻击一下城池,然后叛军开始出城冲杀,韦昊英是一路溃退。
二十八日,旭哈脱亲临前线督战,看到韦昊英如此,十分恼火。
韦昊英则说:“丞相,我大军重兵围困,而城墙坚固,叛军死守不出,虽然叛军耗不过我军,但我军大军受制于一小城,必将让其他地方叛军四起。”
旭哈脱觉得有道理,说:“你有什么办法?”
韦昊英:“末将建议逐步放开一些口子,诱叛军出城,然后野战歼灭其主力。同时以其他各路大军消灭此城附近的其他支撑据点,断其补给,最后只剩下此城,即使不会不攻自破,也难以久持。”
旭哈脱很欣赏韦昊英的建议,随即改变部署。
之后的一个月里,旭哈脱指挥各路兵马逐一攻破了高海城附近的几乎所有城池,韦昊英则连续佯攻进而诈败,让叛军出城突围解救,然后继续诈败溃退以麻痹敌军斗志,待三月底时候,叛军主帅张诚宽率精锐两万人亲自出城救援,韦昊英抓住机会,和烈华柏在野战中歼灭敌军大半。此战中,马海阳、崔锦贤是玩儿命的厮杀,连狄羯军人都为之震惊,没想到海山洲也有这么疯狂善战的人。此战,张诚宽只率亲随百余人侥幸逃脱返回城中。也因为此战的战绩,烈华柏对韦昊英也改变了之前的监视和疑虑的态度。
四月初,旭哈脱已经消灭了高海城附近的几乎所有叛军,开始指挥大军猛攻城池,高海城张诚宽坚守,多次想突围,却全部失败。高海城可以说是指日可下。张诚宽坐困孤城,想出城投降,但旭哈脱已经下令不许投降,要城破之日屠尽城内所有军民。张诚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陷入了绝境之中。
然而这个时候,狄羯内部发生了变故。乾国皇帝听信副相哈麻木尔的谗言,于三月底降诏让旭哈脱返回大京城。
此事属于极度机密,不过于宁清长于交际应对,竟然从军中参议龚柏穗及其随从中打探到了一些消息。于宁清四月十五日夜与韦昊英、马海阳、崔锦贤商议,认为狄羯中枢必将变化,战局也会发生变故。于宁清建议韦昊英去向旭哈脱打探消息。
十六日,韦昊英、烈华柏请见旭哈脱,得到召见。谈话极为简单,不过韦昊英也已经基本确信旭哈脱可能会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