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宁静与发展(一)
从正月开始,海山洲的晋国和大卫小朝廷正式改元为兴宁元年,并大赦天下,这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正月的前半月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时间段。虽然海山洲远不如内陆地带繁华富庶,不过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宁安府城区已经颇具规模。街道、商铺、客栈等一些生活设施也有些样子了。比起宁安府而言,兴北州、光化州尚在开发建设中,要差一些。而怀康州邻近内陆,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闽东海岛邻近闽海道,不少人也偷偷跑到闽州一带游玩儿,官吏军将也都体恤是春节,普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马文慧在这个春节里,因为有妻子刘婷娜,两个孩子还有刘婷娜视同姐妹的杨筱婷、常丽玲的陪伴,以及刚认的义女田欣澜的陪伴,算是过的最幸福开心的了。其次是张璇强,他毕竟也结婚,有黄佳郁这个贤淑的妻子陪伴。而其余人大多未婚,崔子建、曹允恭、王弘博、张利海等也在春节期间以拜年的名义常在马文慧、张璇强、刘婷娜府中吃喝聚会闲聊。在春节里,马文慧发觉崔子建时常邀杨筱婷出去,曹允恭常邀请常丽玲出去。马文慧是一个对男女之事本就观察不细致的人,认为大家都是朋友,并没有什么,而刘婷娜则观察的比较细致,认为这两对儿很有可能,但暂时没有和马文慧说,而是逐步地观察然后再做计议。
兴宁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众大员在宁安府议事厅议事。这是春节后的第一次议事。一如既往,马文慧请众人讲述各自的意见。
杨筱婷:“我分掌户部,我们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生产。我们的人口现在主要集中于宁安府一带,宁安府虽然有所发展,土壤也适宜耕种,但是宁安府一带土地有限,我们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这里是不合适的。我建议将部分人口转移到光化、兴北一带充实劳动力。此外重点转移到曹将军新开辟的地盘,根据土人和熟悉地理的人说,虽然思北镇适宜放牧不适合耕作,但岭西镇据调查适合耕作。海山洲地处南方,每年雨水较多,气候湿润,每年可成熟起码两次,可以组织宁安府多余的人口去岭东种植耕作,而且此次种植不应该以粮食为主,而且要多种种植,如糖、西瓜、甘蔗等。此外我建议我们暂时不应继续向北开拓,府库难以支撑。应该先在岭东耕作数年,然后待储备较多后,在以此为基地向北前进。另外思北地带虽然不适应耕作,不过该地有大山,林木茂盛,可以伐木筑城寨,另外此地邻海,可以伐木造船。”
曹允恭:“杨筱婷的建议很有远见。我军虽然对土著有绝对优势,但长期作战毕竟粮草补充困难,地形不熟。看来必须屯垦耕作积蓄力量。”
张利海:“我们可先在新开辟的地带可以伐木筑城寨,盖一些简易的房屋,先满足屯垦人员需要。待条件成熟后,再筑城设防,增修新的设施。我的建议是我们的建设重点目前应以思北、岭东为主,然后是兴北与光化。同时以宁安府为中心,多建道路设施,以确保联络。”
刘婷娜:“东部需要开发部署,就必须一个强有力的人率领。建议设岭西招抚屯垦司,隶属于中书省下。以曹允恭将军兼振东招抚屯垦使,既管所部军队,同时管理屯垦民众,思北镇也仍有曹将军兼管。”
崔子建:“军队部署暂时不宜变动,不过军队必须随时训练和戒备,尤其目前没有什么战事的情况下。在目下,我们可以在南方沿海一带清剿海盗。清剿海盗可锻炼我们的水师战斗力,同时可以选派一些步骑兵也增加海上训练,使我们的军队能力更强,此外步骑兵和水师互相训练也可以能互相有所缓解休息调防。另外清剿海盗使得海路畅通后,可以与南方其他部族邦国等做贸易。”
之后,其余人对杨筱婷等人的意见又做了补充,并说了一些自己的意见。马文慧最后部署:
曹允恭以尚书衔加兼振东招抚屯垦使,总领东部招抚屯垦事宜,仍领所部兵马;
杨筱婷、常丽玲协办东部招抚屯垦后勤事宜;
张利海协办东部筑城设防事宜;
崔子建、马虎办理征剿海盗事宜;
继续加强与内陆沿海的贸易,打探消息,其余如故;
另外马文慧决定带人去思北和岭西镇,定于三月底四月初左右出发。外出期间,张璇强署宁安府事宜。
在一天的议事里,马文慧一直是听着和思考问题,而刘婷娜则还注视着崔子建、曹允恭和杨筱婷、常丽玲的表情,刘婷娜发觉两对确实有苗头。从议事后到马文慧离开前的这两个月里,马文慧、张璇强等开始紧张的安排部署流民转移到岭东的事宜,并调派物资。因为有这些任务,刘婷娜也感觉崔子建和杨筱婷、曹允恭和常丽玲确实接近的较多了。有一天晚上,马文慧深夜回家,看见杨筱婷的房间还亮着灯,门外一看,是崔子建还在杨筱婷房中。对此,马文慧和刘婷娜说了。刘婷娜则在不久后专门找杨筱婷问她此事,杨筱婷也并没有否认。
三月二十六日,马文慧、李宇新、田欣澜和随从及亲军上百人出发去思北镇。因为思北在岭西以南,马文慧决议乘船先南下抵达思北,在北上岭西。四月一日,马文慧一行来到思北镇。因为还没有在思北镇设城驻守,只是临时盖了一些简易房子,作为驿站使用。
来到这里后,马文慧发现已经四月了,先住了五天,感觉这里的风景和地方确实不一样。此地北部有大山,东西南三面都是大海,气候相对要热一些,而且不时仍刮一些大风,使得天气更热。不过马文慧觉得此地而且地处最南端,没有什么险要,必须筑城设防增兵。听戍守当地驿站的士兵说,春末夏季开始此地就青草发芽,草场长的很茂盛。而且马文慧看到战马在这里保养的还不错,而且驿站里还储存了一些草料,从草料来看确实不错。
六日,马文慧启程前往岭西。从思北到岭西路途较近,而且相对要好走一些。九日,马文慧一行来到了岭西。曹允恭从二月就离开宁安府,两个月来,曹允恭在岭西一直和军士民众修筑城寨,划拨区域屯垦设防。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一切还极为简陋,但是曹允恭带人建设的却颇有成效。马文慧在这里和曹允恭一起住了约一个月,和他们也一起搞建设,耕种。这一个月里,曹允恭向马文慧报告,今年准备向此移民约十万左右,然后组织人进行屯垦戍守。同时派人向北部和东部继续打探情况,以了解外面的情况。马文慧同意曹允恭的办法,让他便宜行事。
马文慧同时趁着和曹允恭有单独接触的机会,与他谈到了常丽玲的事情。
马文慧:“将军也该成家了吧,有无意中人啊。”
曹允恭:“承蒙大哥挂念,一直以来军务繁忙,无暇顾及这些啊。”
马文慧:“那也得考虑啊,不然一个人也会孤独的啊。你觉得丽玲如何啊。”
马文慧不想和曹允恭兜圈子,单刀直入了。
曹允恭:“丽玲才气过人,长的漂亮,对我们帮助很大。还曾经亲自带人给我们押运物资。”
马文慧:“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想问你对丽玲有意无意,如果有意,我去给你探探风。”
曹允恭:“大哥好意我明白了,我会考虑的。”
马文慧:“好的,你自己看吧。”
马文慧知道曹允恭不想明确表态,也就不多说了。
五月十二日,马文慧离开岭西准备返回宁安府。按照路程的远近,马文慧一行可以直接从岭西西行返回宁安府。但他执意要继续南行,再去看看思北镇。从岭西南下思北镇,沿途的地形就比较崎岖坎坷了。马文慧看到路的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一面是大山,一面是相对低缓的平原故地。而一路是没有多少能通行的较好的道路的。十四日夜,在宿营中还遇到一些土著部族袭扰,都被马文慧的亲军消灭,不过马文慧也抓到几个土著,通过曹允恭提供的懂土著语翻译的人说明,这些土著是从大山以东流窜过来的落单人群,来觅食的。马文慧并没有为难这个人,也没有放他回去,而是派几个人连夜送返曹允恭部,这对他以后打探消息也许有好处。
十六日,马文慧抵达思北镇。这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与之前一个月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只见这一带风吹草偃,形成一整片绿浪起伏,旁边还有高大的树木以及一些漂亮的野花,呈现着北国旷野风味。马文慧、李宇新、田欣澜及随从百余人骑马驰骋纵横于这里,颇觉有一些风味。情不自禁地说:“没想到这海岛中竟然也有如此景致和草场。”
李宇新回应道:“大哥,这个地方真不错啊。”
马文慧:“是啊,我们都是北来之后,梦里都想着北方广阔的草场,没想到在这地方有此景致,难得啊。”
田欣澜:“义父,你看天空多蓝啊。”
马文慧看道:“是啊,真是好地方啊。”
在骑马驰骋了一会儿后,一群人都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多么清新自然啊。马文慧想如果这一生无法回到内陆,回到并州祖籍之地,就在这个类似北国草原的地方建一座类似会安府始宁园那样的庄园,和家人年老时候在这里居住。这里有山、有水,还有草场,还有鲜花,林木,是个建设庄园的好地方啊。
休息了一阵后,马文慧一行启程继续前行。这一行马文慧没有住驿站,而是一路南下,既能放松心情体验一下,也能顺势查看一下当地的地形。次日,马文慧一行抵达码头,乘船准备返回宁安府。在返回的途中,马文慧一直在想着那片草场,想到了在江淮转战的岁月,想到了家乡的并州风貌,不由得伤感,连义女进来也没有听到。
田欣澜:“义父,你在想什么呢,怎么像哭了似的。”
马文慧:“哦,欣澜啊。义父在想昨日在草场时候的场景,想起了年轻时代的家乡并州。”
田欣澜:“义父,你回过家乡啊?”
马文慧:“很久了,十几岁时候曾和张璇强还有一些走南闯北的做生意的人去过北方并州,那儿干燥,人们很豪爽,记忆犹新啊,不过也就那么一次了。后来就一直生活在江淮,没想到狄羯入寇后,连江淮都没有回去了。”
田欣澜:“那义母及璇强叔他们还去过北方吗。”
马文慧:“你义母没有,璇强、子建,去过,和我的经历差不多,但如今也很多年了啊,相信他们来到这里也会很喜欢的。对了,欣澜,你祖上也是北籍并州,你对那里知道多少啊。”
田欣澜:“我不知道啊,只是读书和听人说过,家人大多也没有去过,从小就在建江一带长大。义父,你能带我们回北方吗。”
马文慧:“义父也想啊,但不知有无那个机会和能力了。”
田欣澜:“义父,既然这里这么像北方,那我们在这里能安个家吗”
马文慧:“是啊,回去和你义母说,我们完了可以在这里建一个家。”
五月二十日,马文慧一行抵达宁安府码头,然后回到家中。回家后,马文慧一会儿脸色凝重很沉默,一会儿又伤感,一会儿又高兴,众人都没敢问。刘婷娜感觉到不对劲,就问他。
刘婷娜:“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还是遇上什么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