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充军(捉虫) ◇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一七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 充军(捉虫) ◇

◎扩大军事力量◎

这些日子临安城内所建的葫芦窑已经不够用了,哪怕又多雇了一批人,日夜赶工,可赶出来的东西也还是不够。

那两国所签的单子暂且不提,后头还有那么多皇商“嗷嗷待哺”呢。为了赚钱,如今陈疏才在城外又圈了一大块地,已经建好了窑洞,马上便能生产。

也就是看在能赚钱的份上,他才会如此呕心沥血。他们以前卖茶叶赚的钱基本上都砸进去了,不仅全砸了,陈疏才还让手下人去了户部借了些钱。他跟冯慨之又旧怨,不肯亲自去借钱。不过这回户部好歹还当了一回人,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果断地把钱拨了下来。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供应还是棘手。

就因为这青花瓷难制,陈疏才在定价的时候也没含糊,一套瓷器不过只一个盘子两只酒盏,对外喊价五十贯,用冯慨之的话来说,抢钱都没有他抢的这么丧心病狂。

可陈疏才觉得,既然是只有他们才有的东西,那么定再高的价都无所谓。

买不起你可以不买啊,又没谁逼着你。

福宁殿中,陈疏才拿着个算盘手指上下纷飞,几乎算出了残影,嘴上也念念有词:

“给燕国和蜀国的价钱都是一样的,两国加在一块儿购买了三千套青花瓷,合在一起就是一百五十万贯。齐国那边没跟咱们正经做生意,但是在商铺里头买的东西也不算少,光洪儒盛一个人就花了两千五百贯,另有底下的使臣偷偷跑来咱们这边订了一批货,足足有七百多套,他们看不上咱们的碟子跟酒盏,想要定制别的,不过价钱还得稍微提一提。这零零星星地加在一块儿,得有一百万贯了,加在一起,总共二百五十万余贯。”

毫无疑问,一笔巨款,天大的巨款。

这利润跟他们卖茶有的一拼,甚至比卖茶还要赚的更多一些,毕竟高档的茶叶只有那么多,陈疏才他们卖的最多的还是平价的茶叶,这些利润并不算太高。

有了钱,人就难免有些大胆的幻想:“才刚开始,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往后还有的赚呢,等燕国和蜀国将这批青花瓷器运到国内,必定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意找上门来。这青花瓷只有咱们能制,如何定价也只有咱们说的算,届时粥少僧多,咱们便可以坐地起价,妙极了!”

等他赚够了钱,便可以扩大市舶司了。只在临安城内设个总府算什么?他要把让市舶司遍及每一个与外接壤的州县。

届时,试看谁还敢瞧不起他?

这么猖狂真的好吗?萧瑾掐灭了他的美梦:“别想了,蜀国兴许还会有下一笔生意,但是燕国肯定不会有。”

“你怎么知道的?”

萧瑾能说是“直觉”吗?他就觉得以男主司徒恭的个性,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看着他们躺着赚钱的。

“总之燕国那边精明人多,切莫把主意打到他们头上,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让别人惦记上了咱们夏国。咱们这青花瓷的生意主要还是跟齐国人做。这回之所以能赚这么多的钱,是因为他们欠着夏国的人情,这世上最值钱的就是人情了,用这几百万贯来还这人情,还挺值的,可下一次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若想要青花瓷卖的火,你们市舶司还得继续加把劲儿。”

陈疏才信心满满:“圣上放心好了,臣必不会叫您失望的。”

他都已经想好了,把这回赚的钱再投进去扩大生产,到时候钱生钱,他的市舶司要不了多久就能比户部还富有了。

只要想想那光景,陈疏才心中就战栗不止。

纯粹是激动的。

萧瑾颔首,一时想到了要征兵的事,他看着“天真”的陈大人,忽然换上了一张热情的笑脸,眼睛一转就开始忽悠了起来:

“陈大人,有件事朕忘了跟你说。夏国的士兵实在太少,朕打算再划一批人入军户。只是你也知道朝廷如今是什么情况,下半年还要再办科举,开荒、建房子也得用钱,朝廷再负担不起这些新的军户的开支,实在是捉襟见肘了。”萧瑾疯狂暗示。

陈疏才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萧瑾下一句就等着他呢,拍了一下的肩膀:“所以朕想,这新添军户的开支,市舶司那边能不能帮着分担一点?朝中各部都是一个整体,关键时候还是得互帮互助,相互守望不是?”

陈疏才感觉自己肩膀一沉,人都快站不住了,他咽了咽口水:“负担一点……是,是多少?”

萧瑾笑得平易近人,温柔亲切:“你也知道,如今朝廷日子过得艰难。”

所以,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他相信陈爱卿能懂。

陈疏才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谁知道朝廷要新添多少军户?若要新添100万的话,那他岂不是要负责100万人的吃喝拉撒?那些可都是一张张喂不饱的嘴啊,行军打仗要吃多少米粮,陈疏才简直都不敢想。

亏他今儿还兴致冲冲的抱着个算盘过来,结果来了就没好事。

他还想扩大他的瓷器产业,想要把市舶司开到全国各地地,想要直逼六部尚书,想要将冯慨之那厮狠狠踩在脚底下呢。到头来,全没了……陈疏才心头悲戚,犹如刮过一阵狂风骤雨,吹得一地萧瑟狼藉。

怎一个惨字了得?

萧瑾见他哭丧着脸,知道这人不能再打击了,否则人该傻了,于是他道:“只不过是前一两年生计艰难,需要你这边都帮衬着。等两广那边的粮仓建起来了之后,便不必叫你费心了。”

陈疏才不信,追问:“两广的粮仓几时才能建得起来?”

萧瑾只差赌咒发誓了:“快了快了,那边一年三熟,要不了多久便能发展起来,只需一两年的功夫,便可以实现粮食供给了。”

“真的?您可莫诓微臣。”

萧瑾正气凛然:“朕从不说谎!”

陈疏才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皱巴着一张脸思虑良久,最后还是出于信任,勉强将他的话给听进去了。

萧瑾心中“嘿”了一声,他没说的是,两广一带虽然能做到一年三熟,但是开荒的人数毕竟有限,想要大面积开荒还需要慢慢来。而且粮食产量总的来说还是较低的,想要建一个新粮仓,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办成的。

但他总得拿个借口安抚陈疏才,虽说只是个幌子,但他良心也不会痛。

萧瑾还又下了一剂狠药:“过些日子朕会下一道圣旨,让这些士兵们都知道谁在为他们填饱肚子劳心费力。他们承了陈爱卿的情,往后自然对您钦佩不已。”

陈疏才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要是那些军户都维护他的话,那他势必会更有威望,连地位都会稳当许多。

“你放心,这钱花的肯定是值的。”萧瑾保证。

陈疏才早已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认命:“圣上说得极是。”

他只能安慰自己,他只要担负一两年的军费,两年过后,他便能把这件事情甩给苏仿了。

但愿到时候能甩得掉吧,他姑且就信圣上一次。

陈疏才走后,萧瑾心情不错,军费的事情若是解决了,那么一切都好说。

张德喜捧着茶上前:“您这回能睡个好觉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