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赚 ◇
◎狮子大开口◎
掌柜的憨憨一笑:“不多,只两千贯。”
“两千贯?你怎么不去抢?”一文钱就能买个大馒头,大米一斗也才合五十文,两千贯,够买多少馒头,多少大米?
洪儒盛都被他喊出来的这个价格给惊呆了,甚至疑心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骗子?
掌柜的一点儿不着急,继续游说:“我这铺子里头有一幅画,价值四百贯,可这画跟四爱梅瓶比起来,显然是比不上的,国宝呢,既然被有国宝的价钱。我还听说,齐国的使臣给咱们圣上进贡了一只白瓷瓶,那可是齐国那边的国宝,老爷可曾听说过?”
洪儒盛摸了摸鼻子,反问:“听说过又怎么样?”
“那您看,我这四爱梅瓶比起齐国的那个国宝,孰强孰弱?”
洪儒盛捧着瓶子,哪怕眼神都没有挪开半分,但是嘴上仍然嘴硬:“齐国那国宝也是不错的,工艺精湛,有市无价,自然是顶顶好的。”
“您当真这么以为?”
洪儒盛死鸭子嘴硬:“那是自然了。”
掌柜的立马变了脸色,冷酷无情地将瓶子给夺了回来。
“当心点,你干什么呢?”洪儒盛生怕他把宝贝磕着碰着了。
掌柜的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老爷有眼无珠,这宝贝还是不要卖给你的好。这天底下有眼见的人多的是,我自会给这瓶子挑一个识货的买主。今儿这东西我不卖了,你嫌它贵,我还嫌你不识货呢。”
掌柜的转身就把瓶子放到高阁之上,不再多说一句废话,立马准备送客。
这一顿操作如行云流水,把洪儒盛给震地瞠目结舌。
好家伙,说不卖就不卖,合着这个掌柜的性子是真傲,不是在给他装模做样啊!
他还以为自己遇上骗子了呢。
洪儒盛本来是不想花着钱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他家里虽然富贵,但是一下拿出这么多来怎么着都是心疼的,甚至他刚刚还一度觉得中间是不是有诈。要不怎么就那么巧呢,他刚出来没多长时间,就刚好看到了这个瓶子,还摆在了那么显眼的位置,让他一眼就看到。事出反常必有妖!
洪儒盛不想买,可现在人家不卖给他了,他心里的那些怀疑忽然就消失了,连掌柜的对他摆着一张臭脸。都被洪儒盛认为是真性情。
洪儒盛看着那个被高高架起来的宝贝瓶子,目光流连,造型工艺实在无可挑剔,这样的东西叫一声国宝也无可厚非。虽然他不是很愿意承认,但是上回他带过来的那个白瓷瓶到了这个四爱梅瓶跟前,的确稍逊一筹。
那还是丞相珍藏多年,连齐皇都眼馋的宝贝呢,结果就这么被别人轻轻松松比下下去了。
见到了更好的,那些稍微差一些的就入不了眼了。
洪儒盛装作不在乎的又问道:“你这宝贝是不错,不过你是打哪弄来的?”
掌柜的看他不爽,语气也夹枪带棒的:“那自然是从朝廷作坊里头弄出来的,诺大的临安城,就咱们家的铺子最大,里头的货最好,背后没点人你以为能做到这个份儿上?”
这话洪儒盛信。
他一早就听说了,这青花瓷产量甚低,临安城里头售卖的铺子并不是很多,他这几日逛来逛去,就属这件铺子最大,东西最齐全了。
这么大的一个铺子,背后要是没人的话,早就被人生吞活剥了。
掌柜的又道:“我这铺子里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贝,这个四爱梅瓶更是花了大价钱才请回来的。您要是愿意买,一切都好说;可若是舍不得花这个钱,那还是去别处吧,咱们家的东西都贵,只接待有钱人。”
态度这么横?洪儒盛纠结了,他不知道该不该买。
恰在此时,外头来了一个富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见了掌柜张口便说:“掌柜的,上回你说店里头来了一个宝贝,宝贝在哪儿呢?”
“哟,陈老爷,您来了?”
“我可不是听着消息就赶过来了。今日出门您钱都已经带好了,就等着你的宝贝了。下个月我府里要宴请宾客,我就等着你的宝贝给我撑撑场子了。”
“好说好说。”掌柜的立马换上了一张笑脸:“陈老爷您来的正是时候,幸好方才没有卖出去。宝贝就在架上呢,我给您取来。”
洪儒盛看他已经将四爱梅瓶取下,转头就要递给那个富家老爷,脑子一热,脱口便道:
“慢着,瓶子我要了!”
……
午后,萧瑾听着冯慨之绘声绘色地讲述齐国那个倒霉蛋的事儿,乐不可支。
“他当真一点没还价?”
“没有,当场就给了金子。要不怎么说齐国的大臣都阔气呢,那可是两千贯呢,这么多的钱说给就给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设身处地想一想,冯慨之是绝对不会花那么多的钱只为了买一只只能观赏毫无用处的瓶子的。他虽然也喜欢这些玩意儿,但那都是别人送给他的,真要让他买,他又不乐意了。
萧瑾幸灾乐祸:“若是洪大人有朝一日知道真相,只怕会气死。”
那什么四爱梅瓶,其实就是萧瑾之前让陈疏才做出来的,陈疏才觉得模样好看,于是又赶着出了一大批,眼下就在市舶司的库房里头收着,只等着什么时候齐国市场打开了,就全都拉过去卖个好价钱。国宝的确是国宝,毕竟工艺精湛,无可匹敌,但却是一批一批的国宝。
两千贯的价钱,买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宝肯定是值得的,物以稀为贵嘛,可以如今的情况来看,那实在是亏大了。
萧瑾心里已经啪啪啪地开始算账:“蜀国那边已经订了两千套青花瓷器了,燕国那边呢?”
“燕国只定了一千套。”
“北地民风粗犷,未必会喜欢这些。”
“寻常百姓兴许以实用为佳,但是达官显贵,肯定是喜欢的。您就放心好了,等这一批瓷器到了蜀国跟燕国,往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还怕挣不了钱吗?”
“待这笔钱收上来之后,一小半用作修路,剩下的大半就用在扩充军备上头,夏国战马不多,良马就更少了,若是马种都如燕国马种一般就好了。”
萧瑾想起来,自己之前在襄阳、新五州一带先后开了不少农场牧场,专门养猪养马养牛,本来养着只是为了改善民生,那是看来还是得用在军队上。
冯慨之道:“这事儿都好办,只要钱到位了,什么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