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变故2
等元丰带来太医时,袁珂小心将皇上放在了软榻上,而楚杏守在楼惑身边寸步不离。“王妃…”
扉傲站在一旁,十分歉疚的看着神态颓然的楚杏。扉傲自责,他当时离开了楼惑身边,等到平定内乱后再回来时,就遇见了神色着急的太医,悔之晚矣。
楚杏眼神呆滞,处理好伤口的楼惑好似睡着了一般,睡得好沉怎么叫也叫不醒,这让她心里十分没底,很久才转眸看了一眼拘谨的扉傲,他正满眼内疚的看着她。
该说什么好,她现在竟说不出任何安慰别人的话,只是淡淡说了句:“你尽力了。”
语气很平静,却莫名让扉傲感觉到一股坚定的力量。
退居到一旁,袁珂竟不知该如何插嘴,他没办法说服扉傲不去自责,但是有一件事值得庆幸。
“王爷伤势并不是严重,只是失血过多,其他的都是一些小伤口。”
楚杏知道,可是那鲜血着实刺眼。
而相比较软榻上脸色煞白的皇上,若不是还能感觉那微弱的呼吸声,袁珂完全相信皇上已经薨逝,可是情况却并不妙。
很久,太医站在皇上的软塌前叹息了一声,身后伴着的袁珂忙问:“太医,皇上他?”
太医瞧着几人疑惑的目光,再一次重重叹了口气,紧接着无能为力道:“臣无力回天,还请王妃恕罪!”
楚杏蹙眉,没曾想会等到这么一个结果,她无言以对。
惨白的面孔平静的好像睡着了的样子,楚杏未曾轻言放弃,道:“太医,你再试试其他办法,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扉傲,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太医沉默了会儿,随后说:“微臣只能用药让皇上的伤势缓和几天,但是…痊愈,臣是做不到了。”
这下子楚杏也是束手无策了,她垂眸看着楼惑,皇上是他舍命相护的君主,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楼惑一定很不甘心。
思及此,楚杏再怎么样也要让太医用尽办法救治皇上。
一阵沉寂中,楚杏发话道:“劳烦太医这几日想尽办法都要让皇上苏醒,让厉王醒后见他一面。”
说罢,太医便被元丰带了下去,而扉傲也给楼惑收拾了一间寝殿,当即转移到了另外的寝宫中,楚杏陪在身边,医治楼惑的太医守在一边。
“太医,王爷的伤势?”
楚杏紧抿着唇,难以掩饰的慌张,夜愈发的浓了。
“王妃放心,王爷现在还没苏醒一来是因为失血过多,二来是因为后脑受到敲击所致,臣为王爷开了方子,天亮想来就会醒了。”
一边听太医说,楚杏小心托起楼惑的脑勺,手心莫名的滚烫,感受到他黑发穿插在手心的温度,楚杏失神了几秒,随后又小心将楼惑的靠枕换了一个柔软的。转而对太医说道:“箭伤可还会反复?”
太医肯定道:“不会,微臣用的是极好的方子。”
楚杏这才安心了几分,当夜里衣不解带的守在楼惑身边。
次日天亮了,可楼惑却不像太医说的那般很早便清醒了,反而是快接近晌午的时分,也是在楚杏耐不住性子的时候,楼惑醒了。
楼惑醒来捂着头痛欲裂的头,昏昏沉沉的视线中看见了楚杏,确认她安然无恙,方才开口,声音沙哑问道:“皇上呢?皇上现在在哪里?”
楚杏面色惊喜的看着苏醒过来的楼惑,随后神情低落了几分,这样的转变楼惑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有着不好预感的他,问:“是出了什么事?”
不敢隐瞒楼惑,楚杏艰难开口:“皇上,病危。”
仅仅四个字,楼惑竟犹如惊雷一般砸在他的头上,他断断续续的回忆起他昏迷前的状况,他记得,在他被逆贼偷袭后,虽有疼痛,但还好能清醒站着,却不想双拳难敌四手,从暗处射来的冷箭让他始料未及。
倒下前,他看见了血泊中的皇上,眼神紧闭着。
还未等楼惑慢慢梳理清楚思绪,从外急急忙忙跑来的袁珂看见楼惑苏醒,也是一阵欣喜,随后想起自己的事情,忙道:“皇上醒了,要见你。”
楼惑强忍着疼痛起身,楚杏盯了袁珂一眼,却并未阻止楼惑的举动,只是在旁帮扶着他,转眼就来到了皇上寝殿中。
昨夜的血腥气似乎还残留着,转而被一阵的药味冲散了。
楼惑眉头紧锁的看着半倚着身子的皇上,走到皇上面前,单膝跪地:“皇上,臣护驾有失,还请皇上治罪。”
楼惑话刚说完,皇上非但没有怪罪,下一秒却笑了起来,有些释怀的看着楼惑,说道:“或许这就是天意,厉王不必自责。”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楼惑身形未动,听清皇上虚弱不堪的语气,他搁在膝上的手握紧了,没有一句开脱的话。
皇上看着担心楼惑的楚杏,命令楼惑起身后,眼神放空道:“你舍命救朕,朕岂会不知,朕越发感觉累了,就长话短说吧。”
一边说着,楼惑听着皇上猛烈咳嗽的声音心口微紧了几分。
“坐。”
说完,皇上郑重其事道:“朕驾鹤西去之后,这黎明百姓便交由厉王了,咳咳——”
“不可,皇上一定会龙体安泰!”楼惑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可皇上却只是笑笑,随后颇为清醒道:“朕的身体,朕心知肚明,厉王不要再推脱,这是谕旨。”
“厉王,过往的事情朕对你甚是歉意,可现在朕不能为之补偿了。”
楼惑沉默着,背脊微微颤着。
说完,楚杏便感觉皇上体态愈发虚弱了,不曾想皇上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楼惑慌张上前,伸出手指探了探皇上的鼻息,悲痛欲绝的神色,缓缓道:“皇上薨逝…”
楚杏怔愣在原地,事情发展的太快了,明明太医说过可以再过些时间的。
可是她明白皇上走得很安心。
楼惑甚至来不及悲伤,收拾好心情便要谨遵皇上的吩咐处理这一片乱想,只是他并未有继位的打算,所以当他处理好了这些烦忧,便唤来了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