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凶残的手法
一行人一起出了大理寺的院子,冲着事发现场走了过去,一路上,人们忧心忡忡的,生怕真的像刚刚猜测的那样。就连袁珂一路上都一直皱着眉头,楚杏看袁珂这样一副担心的样子,对袁珂说:“别想了,咱们马上就要到现场了,到底怎么回事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袁珂点头,“我只是想不通这件事,好好的怎么会这样。”
楚杏也想不通这件事,眼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恐怕之前袁珂和自己的那个猜测已经行不通了。
楚杏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便没有说话,跟着众人一起走着,走了一会之后众人到了现场。
一行人走了进去,楚杏跟在后面,进去的时候却正好碰到了楼惑出来。
楼惑看到楚杏倒是没有感觉到什么惊讶,出了这样的事楚杏会过来再正常不过了,楼惑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楚杏却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楼惑,于是停了下来,“你怎么也在这里啊。”
楼惑看了看里面,“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当然要过来看看了。”
楚杏听着楼惑的回答撇了撇嘴,这是什么回答?简直就是和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一样嘛!
可是等楚杏想要再继续追问的时候,楼惑却急急忙忙的说:“我还有事先离开了,这边现场太过于血腥你还是别看的好,免得你到时候心里不舒服。”
楼惑这么嘱咐了一句,之后就赶紧离开了,楚杏看着楼惑离开的背影撇嘴,自己都已经数不清看过多少血腥的场面了,还会不敢看这个?
楚杏笑了笑,但是心里还是因为楼惑的细心而觉得暖暖的。
楼惑离开以后,楚杏连忙往前跑了两步,跟上了众人的步子。
大理寺过来的齐瑜等三个人已经进去了,楚杏过来以后连忙问袁珂,“怎么回事?”
袁珂摇头,“眼下还不知道。”
楚杏点头,看了看院子里的人,都是楼惑的侍卫,纷纷在忙着取证和遮挡尸体。
楚杏走到一个侍卫的身边,“这是怎么回事?”
那侍卫回头一看是楚杏,连忙给楚杏行了个礼,“王妃。”
突如其来的一句王妃惹的楚杏十分的尴尬,楚杏连忙让人起来,继续问道:“这里是怎么回事?”
那人看了看四周一片狼藉的现场说:“别提了,这次一共死了四个人,都是府里的仆人。”
楚杏挑眉,“怎么死的?是人为的吗?怎么还把尸体都遮掩起来了,一会大理寺的人不是还要取证呢吗?”
那侍卫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这都是王爷的安排,这些人死的太惨了,实在是惨不忍睹,只能简单收拾一下遮掩起来。”
楚杏的好奇心又上来了,“有多惨?”
那侍卫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因为眼前提问的是自家王妃,于是便硬着头皮说:“四个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十多个刀口。”
楚杏一听惊呆了,“十多个?”
那侍卫点头,“回禀王妃,千真万确。”
楚杏愣着点了点头,只觉得自己从头到脚都被一股寒意侵占了身体,这下子楚杏彻底知道为什么刚刚楼惑要和自己说那句话了。
本来自己还不相信,这下亲耳听人说出来才信,被捅了十多刀,这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才能做到这般的残忍?
但是楚杏转念一想,死去的四人都是这府里的仆人,仆人一旦卖到了府里,就会很少有出去的机会,更别说是出去招惹别人了啊。
这么一想,楚杏觉得这件事还是有蹊跷。
就在楚杏思考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一句令人心情烦躁的声音。
“哼,不就是仗着王爷的权势吗?在这里得意什么?真是忘了自己的出身了。”没错,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一直找楚杏事的齐婧瑶。
楚杏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但是眼下却没有心思跟她斗嘴,于是就装作没有听到一般,没有搭理她,继续思考着这个案子。
楚杏虽然不想搭理她,可是陈莹却站了出来,“你怎么总是说话这么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我们楚杏倒是还有人可以仰仗,你有吗?”
陈莹毫不客气的回怼了过去,齐婧瑶没有想到陈莹会突然冒出来,于是站了出来说:“我没有难不成你有吗,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若不是因为王爷的话,楚杏配站在这里吗?”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陈莹向来是个火爆的脾气,听着齐婧瑶不仅不收敛,反而还变本加厉起来,心里的火一下子就窜了起来。
“你不要得寸进尺,我们楚杏不配难道你就配吗?我看你分明是嫉妒吧。”陈莹毫不客气的把齐婧瑶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齐婧瑶用手指着陈莹,大有想要和陈莹打一架的意思。
楚杏看这样子不仅捂着嘴笑了起来,没想到陈莹的嘴巴这么伶俐,虽然楚杏也知道在这里这样斗嘴十分不合适,但是楚杏还是觉得心里很解气。
两人的争吵引得大家的注意力都到了他们俩的身上,在前面取证的齐瑜气不过,猛的拍了一下身边的桌子。
众人被吓了一跳,齐婧瑶到嘴边的话也被吓得憋了回去。
“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若是要吵架就滚出去吵,别在这里惹了大家的清净。”齐瑜一边说,一边瞪了齐婧瑶一眼。
陈莹看着齐婧瑶冷哼了一声,楚杏笑着拍了拍陈莹的手背,示意陈莹点到为止就好了,没必要一直跟她计较。
葛先生走了出来,去跟着大理寺的三个人说了一会话,而后没一会又走了回来。
“诸位,刚刚经过大理寺的同意,可以让你们轮流上前查看这几位受害者的伤势。”
众人点了点头,纷纷摩拳擦掌,都想一举能有重大发现,让大理寺的人也高看自己一次。
葛先生接着说:“老夫知道你们的心思,能看出来什么端倪是最好的,但是也切勿急躁,每人看完回来后,再详细的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
众人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