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往事
第4章往事父亲的书房很大,大概相当于后世学校中一个大的多媒体教室。世家的底蕴不止在于家族人口多,族人官职高,族中田产店铺收入丰厚,更在于这一家的藏书多寡。大伯父好文,书房远比父亲的大。就是从军的二伯父,藏书也不比普通县学少。遑论祖父的和三叔公的,他们的书房夸张到三层阁楼里满满的都是书简!而张家最多的书却是在族学里。族学里的书,是当年先祖留侯的全部藏书,其中不乏绝版孤本。
每年都有天下皓首大儒不远百里千里而来,只为看看某一孤本,或见一见古本,以验证今本书籍是否有讹传。最轰动的要说十年前,楚国大儒王阳明,以六十岁高龄,跋涉两千余里而来,只为一观先秦孤本《春秋谷梁传》。走时言说:“《公羊传》《左氏春秋》原已曾精读,今日再一观《谷梁传》,春秋已入吾彀中矣!”对于王阳明如此说法,天下竟无一人指摘狂妄,只说王先生倜傥!张道心中想着,天下只能有一个王阳明,不世出的奇才甚至圣人,出在这里,那后世就断然不会再有一个王守仁王阳明了!
一排一排的书架,上面摆放着许许多多的书简。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纸张出现,但是没有经过蔡伦改良之前的造纸术,甚是不敢恭维!造价高不说,纸张也太过粗糙了。像张家一样,平常的书籍还是用的竹简,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书信,就直接用细帛。后世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军事上的书信往来,都是用的细帛。
竹简容易遭虫蛀,所以书房的通风很好。凉州气候干燥,书房通风达到,书简干燥,自然就利于长存。作为百年世家,张家有专人管理书房书楼中的藏书。
书房周围墙上有很多木质窗子,在后墙最大的窗子前边摆着一张大书桌,书桌是竖着对这窗子。看见父亲坐下后,张道才在书桌这边站定研磨。父亲拿出一张细帛,用白璧无瑕的玉石镇纸压好,挥笔泼墨。字是金文,就是大篆中的钟鼎文,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张道虽然练字还算刻苦,不过自认此生无望达到如此境界,一牵扯到书法了艺术了之类的东西,还是要看悟性和天赋的。
匈奴,鲜卑,汉,韩,张,羌,西域。
父亲在细帛上写下这么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是天下!
本来汉廷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长史府,但是在与楚国对峙百年之后,国力空虚。内有齐王韩家之患,外有匈奴虎视眈眈。西域的楼兰,龟兹,车师,大宛,疏勒,于阗,乌孙隐隐有联合起来,摆脱汉廷的架势。汉廷一来力有不逮,二来怕对西域逼迫太甚,他们请求匈奴庇护,至今仍未采取什么措施。
而匈奴不敢大肆进犯汉廷,并不是惧于汉廷兵马,却是因为鲜卑。鲜卑原为东胡族,在北方被匈奴打败,退居鲜卑山和乌桓山,以山为名,是为鲜卑和乌桓。近年来乌桓和鲜卑有联合之势,一心恢复祖先荣光,一雪败于匈奴之耻,在匈奴东北,对其威胁日增。现在鲜卑和乌桓正在联络同在东北的肃慎和扶余,一旦结盟,必定成为匈奴大敌!在上一个世界,东汉时,鲜卑就崛起于匈奴之后,占据原本匈奴的大片土地,匈奴对鲜卑的忌惮也不是毫无道理!
羌人占据西方大片土地,不服汉廷,自立于世,在凉州西南。现如今乱象初现,乱世即来,羌人也是蠢蠢欲动。而直接受其威胁的就是凉州和西蜀益州。
张家世居凉州,保汉廷西北安宁。本忠心于汉廷,怎奈三年前汉廷无义,张家的凉州便名义属汉,自行其便!凉州东北是彪悍残忍的匈奴,西北是有自立之势的西域,西南是蠢蠢欲动的羌人,东边则是居心叵测的汉廷,处境堪称凄凉!不过也正是这四面皆敌的处境,让张家少了勾心斗角,全家精诚团结!张家历代当家,也明白团结的重要。在乱世中,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落败的原因有两个。用上一世的话就是,神一样的对手和猪一样的队友!不论神一样的对手还是猪一样的队友,都有可能使家族没落,国家灭亡,更遑论两者都有!
神一样的对手自不必说,而猪一样的对手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自然是,但是己方不团结,有人刻意拖后腿,不智至极,也应该算是猪一样的队友。张家经百年积淀,内有长辈教导,外有各方威胁,才有此精诚团结的局面,得来不易啊!而张家在凉州治事百年,于民无碍,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出家资兴修水利,遣族人巩固边防……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有对比才有结论。凉州已归心张家,张家也必保凉州,誓死不退!
父亲写这几个字……难道天下真要大乱了?其实三年前汉廷伐楚的时候,匈奴已经南下,天下几乎进入乱世。
霍去病将军镇守边关虽然得力,但是却只能节制并州军马。匈奴不惜绕道,从幽州进入汉境,途经冀州绕过洛阳奔向长安!
幽州刺史周志无能,州军全集于上谷郡,匈奴却从渔阳郡进犯,幽州几无抵抗。冀州刺史曹云锦却是懂得行军打仗之人,调兵得方,在冀州境内困匈奴二十余日,杀伤敌军八千余人,终敌不过彪悍又兵多的匈奴。
匈奴于一月之间杀到司隶校尉部,同时张家勤王军马五千也已抵达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刘起是汉室宗亲,镇守京畿十余年。张家军马却是张道的一个族叔父张权率领。刘起和张权合兵才算堪堪抵挡住匈奴大军。匈奴锐气已失,兼之各地勤王大军将至,遂与汉廷讲和,要求大量钱财丝帛。张权上书,言道匈奴气势汹汹,其实已骑虎难下,断不可许之,不然先例一开,以后匈奴必然更多进犯!这话传到匈奴军营,匈奴羞愤不已,为了让汉廷妥协,大军围攻张家军营!
张家自从汉立国以来,留侯请封凉州,百余年了。汉廷对张家顾忌日重,这次匈奴既然围攻张家军营……匈奴围攻张家军营五日,除了刘起率亲兵三百来援,其他竟无汉军一兵一卒来救。司隶校尉刘起于皇宫大殿前,以额触地,鲜血淋漓,汉廷也拒不发兵援助,只好自率亲兵来援,以全并肩作战之义。冀州刺史曹云锦整兵欲往,却收到圣旨,颓然后退。其他勤王军马看出朝廷用意,自然不会触其霉头。若非霍去病将军率军扮作鲜卑大军,骚扰匈奴边境,惊得匈奴退兵,凉州这些儿郎恐怕无一人可生还凉州。而私自领军救援的刘起也被褫夺司隶校尉职衔,往宗人府养老去了!
想张家军马,勤王而来,被异族所困,五千儿郎,回到凉州的不足两千!军中百余张家子弟更是十不存一,只有九人回到张家,其他都进入张氏宗祠。自此张家自行其便,凉州军民与汉廷离心离德。
三年之前,若非有冀州曹云锦拖延匈奴行军,若非有司隶校尉刘起用兵稳健,若非有张家军马血战不退,若非霍老将军计诈匈奴的神来之笔,匈奴大军必然不退。若是如此,只需一月,十三万伐楚大军军粮不济,在楚国陷于苦战。南方大乱,北方有匈奴为祸,百年对峙,重视军备,本已形成割据之势的各州刺史各大世家,势必趁此大肆扩军,如上一世的东汉末年一般,天下大乱矣!
三年前有此事端,那这次到底是所为者何呢?
“道儿,你坐下吧。”
张道赶紧坐下,静听父亲叙说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