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乱世中的奢求
第174章乱世中的奢求
其实,借助于张远、张迁两兄弟,张道就是想把上一世的一些思想,灌输给眼前的张辽三人罢了。之所以费力如此,却是想在将来的乱世之中,能够得到三人更大的帮助。张辽且不说,与张道自小亲密,今后乱世之中,更是会互为依仗。
张勇,既然是张福之子,张道本来就感觉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再加上一路的留心,张道觉得张勇此人,谨慎本分,识大体,在情报方面处理的也是一丝不苟、一丝不差。有才能还本分,如此人物,和他父亲如出一辙,张道自然会横生不少好感。
至于程宗如,抛开他的功夫高强,抛开他的沉稳寡言,单说他带兵的本事,就已经很令张道欣赏了。更何况,程宗如比之李吉来说,在张道面前,还是有些坚持的。这种属下,正是张道想要的。
对于张辽的倚重,对于张勇程宗如二人的看重,却是发自张道内心的。如此一来,张道接下来的一番话中,就免不得有了一丝用张远他们的谬误,来劝诫三人的意思。但是,在劝诫之中,除了劝说训诫之外,又能让人感觉到不同寻常的亲密与看重,却就是考验张道功夫的时候了。
总的来说,张道觉得,还算成功。
张道在程宗如张勇两人的意识之中,种下了种子。以后若是再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他们就会回忆起今日张道的话,进而去思虑一番,最终再做决定。两人也就并非再是被这个时代的惯性裹挟,和李吉一般,任由张远两兄弟夺去了指挥权。
与此同时,张道也让张辽明白了,即便身为张家嫡孙,但若没有真本事,犯起错误来,只能比普通人更容易,而错误也只会更严重。其实,张道是希望张辽在今后掌权之后,能将平日里的任务,交给更擅长的人去做。但是,在如今事必躬亲还是一种美德的时候,张辽很显然有些没明白张道的苦心。
除去这些,张道更多的是在说大局与小节。张远两人明显因为小节,影响到了大局。至于张远满心以为能够在引诱匈奴人的途中摆脱匈奴人,在这其中表现出的自满,以及对匈奴人的轻视,都是足以致命的错误。张道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些!
这其中,夹杂着张道记忆中的,上一世的那种,情真意切的对于生命的珍惜,对于那二十二条人命的重视以及担忧,更令张勇程宗如两人觉得,张道这才是在很正的仁义。张道这种发乎本心的对于生命的珍惜,并非之乎者也挂在口中的书生那里轻飘飘的大仁大义、假仁假义所能够形容的。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上位者眼中的一条人命,的确不算什么重大之事。可是,在张道这里,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张道对于每一个生命的那种发乎真心的关怀。若非是心中真的存着大仁大义之人,哪里能够让张勇和程宗如两人如此触动!
“程先生,勇大哥,年长于我两兄弟。今后需要借重两位的地方,肯定还有不少。到时,还请两位一定不要推辞。”
张道的话到了这里,就容不得程宗如和张勇两个再安坐了。张家两位嫡孙,对程宗如一个郡中军侯,对张勇一个仅仅只是张家的下人,都能够如此折节,他们两个哪里有安然不动之理。
两人起身,肃然称是。
话不多,并不代表两人内心不激越。反过来,谨言慎语,用更少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才正是为人下者,应该有的觉悟。
既然已经有了为人下者的觉悟,就说明程张二人,心中已经接受张道伸出的橄榄枝了。
两人中,一人已经是张家治下军人,另一人更是张家府中下人。可是,在这之前,对于两人来讲,他们上边自然是凉州的张家。
这个凉州的张家,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张勇还好一些,因他父亲的缘故,对张道这个小少爷,张勇历来恭敬中不失亲近。
可是,程宗如以前心中所要效力的张家,就是那个笼统的张家了。
不过,自打今日起,两人虽不至于会对张道和张辽两人有多么的不同,但是,毕竟还是有不同的。
看着张辽在一旁附和着张道,也很是说了一番共勉的话。程宗如心中其实已经满足了,张家两位嫡孙的邀请,在凉州怕是没几个能够遇得上。
“说到底,我两兄弟的年龄还是太小。有很多事情,心中有很多想法,却并不能去实现。但是,对于天下大势,我还能看出了一二来。天下即将大乱,这场大乱,因牵扯到太多的势力,所以,谁也说不准结果会如何。至于大乱会持续多么久,会波及多么广,更是未知之事。我两兄弟不想再等下去了。”
“不论是往小里说,对于咱们家人的责任,能让长辈少受些操劳,安享个晚年,能让家中兄弟们有空说说笑笑,能让妹妹在太平之世中喜乐一生,能让程老爷子侍弄几亩良田,能让福伯坐下来歇一歇……”
“还是往大里说,护卫咱们凉州百姓,甚至于去护卫天下庶民,免遭异族铁蹄践踏……”
说到这里,连张道自己都被自己的煽情带动起了心中激越。一旁几人就更不用说了,自然也是满心的激动。
张道的话,很平常。但是,就是这平常的话,普通的场景,在将来的乱世之中,怕也是奢求。
可即便是奢求,也要求来!
不能坐等,只能主动出手,在乱世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话说到这里,就已经没有再往下说的必要了。恰好外间通报,有消息传来。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雊瞀?昨日下午的事情了?”
此时来报告的情况的,并非是李吉那一队人,而是凉州早就安排在这边的探子。
因昨日那场追击声势不小,沿途之中有很多人都见到了。
所以,听到来人奏报匈奴人出现在了雊瞀县,张道知道,情况似乎有些危急。
李吉他们那一队人,已经严重偏离了原定计划中的路线。若非是有不得已的理由,定然不会如此。至于不得以的理由,无外乎匈奴追兵甚急,迫使他们多次改变路线,以期躲避罢了。
带着担忧,张道几人等到了午间,却又等来了一个很令他们疑惑的消息。
此时,张道才发现,匈奴人,怕是也并非全然有勇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