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岘港登陆,阮家的决断 - 大明之北洋称霸 - 卢龙军节度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五章岘港登陆,阮家的决断

万历二十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申时,仅仅在海战的一天后明军就攻占岘港,将安南第一大港口控制自手中,自此明军彻底占据主动权,安南被一分而二形势不容乐观。其实被一分为二的乃是阮主的势力,顺化以南的广南等地大部分都控制在阮家的势力范围,如今却被明军轻易击破并占领,当代阮家的家主阮璜心里说不滴血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他赔上自己的宝贝女儿和无数的精力财力才打拼下来的果实,如今还没等像是两年就被明军给摘走,在岘港以北200里的顺化城内,被郑松授命为南路招讨使的阮璜却因为岘港陷落的消息而怒气伤神,然而虽然愤怒,但对于明军可怕的战斗力又充满着恐惧感,所以此时阮璜心里复杂到不知该是尽力抵抗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一旁年近四旬的中年男子上前关切的问道:“父亲,这般烦恼可是因为明军将至?”

阮璜看了看自己最得意的儿子阮福源心中稍显安慰,说道:“哎~~是呀,明军得势不饶人以大欺小,为父又有何办法?虽说郑主给为父许以高官厚禄,然而说好的援军呢?至今为何还没到,顺化距离升龙府虽说有千里之遥,然而距离明国和我朝宣战已有月余,一个多月怎么都能赶到了吧,可是为父至今就是没看见他们说好的援军!哎~~光凭咱们阮家不到七万兵如何能抵抗的了明军这雷霆之兵呀~~”

说完阮璜愈发的愁眉苦脸其中还夹杂着一丝不甘和对看透明军的意味,一旁心思灵巧的阮福源听罢后意味深长的问道:“那父亲是什么意思呢?反正杀人家使节的是他们郑家,又关我阮家何干?”

听到阮福源这话若有所指,阮璜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抵抗明军?将难题抛给郑家?”

“是的父亲,反正明军要的是一个借口,我们只要将这个借口给明军,到时候作为杀使者的郑松和弘定皇帝(黎皇)只要被明军抓住并押解回大明,那么如此一来明军就再没有借口进攻我们安南了,而且明军只要将皇帝和郑松抓走到时候这安南的土地不就是父亲的了吗?到时候父亲大可以向明朝皇帝多说软话痛斥郑松和黎皇并表示臣服大明,依照大明的性格安南自然会是我们阮家的了!”

见到自己的儿子能想到如此高层的计策,阮璜老怀欣慰的点了点头,但有的此计太过极端冒险,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源儿你能想到这一石二鸟之计,倒是令为父很欣慰,不过这计策太过凶险也太想当然了,若是我阮家毫不抵抗就将地盘让给明军,你想没想过我阮家的命运岂不是要拿捏在明军的手里,人家随便给我们安个罪民那就成真的了。你道明军真的只是为了惩处不臣吗?哼!他们无非想要安南这片土地罢了,一百多年前他们们就已经这么做过一次了,所以源儿你此时就不要再想其他了,为父觉得还是尽力抵抗是眼前最好的办法,若是实在大势不可为再投降明军也不迟,真要到那时候即便安南灭亡沦落明国之手也不敢小看我等,或许还可以保存家族….”

“可是父亲,若是抵抗明军真要到了不可为的时候再投降,明军会不会….”

“嗯!此事不必再提了,这你就不必担心,你自去安排守城事宜吧,尽力将广南等县的驻军全部集中在顺化城,抵挡明军进攻….”阮璜稍微犹豫了下,但想到自己刚刚没享受过两年的成果就这么被明军取走不甘心的阮璜终究还是下定决心抵抗。

阮福源无奈只能应声道:“是…遵命父亲…”

………..

其实阮璜心知肚明,像他们这样的安南实权人物,明军定然不可能喜欢他们,只因为他们的存在明军就永远得不到安南这片土地,而明军的意图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说阮璜才会坚持抵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还能拥有这上位者的地位也要殊死一搏,而且如果死战过后,也能令明人不敢随意拿捏阮家,即便最后事不可为阮家也能得到应有的地位不至于人死族灭。

就这样在阮璜定下基调后,阮家开始四处调动将力量全部集中在顺化城,准备一这里的险要地势集中抵抗明军,阮璜知道分散抵抗必然扛不住明军这雷霆之击,所以集中全部力量也是阮璜此时不得不走的唯一出路…..

就在安南“大越”朝南路招讨大使阮璜在顺化紧张布置防御工事做好抵抗明军主力的准备时,另一边距离顺化以南二百里的岘港,却早已经被明军攻陷;由于陈德明将大部分主力全都带了出去,所以留在港口的除了留下二十艘出不了远海用渔船改装的巡逻船外,岸上的要塞炮也因为年久失修武器陈旧不堪使用,而且北洋水师还生擒安南水军的统帅陈德明和监军郑文;可以说这两人一站出来,明军都不用浪费一顿火炮就直接将船开进港口,大军随即登陆控制整个岘港。

岘港节度使府内的正堂中,原本是陈德明做的位置现在却由朱以歌占据,而作为战败者的陈德明和郑文只得如三孙子般在堂中央躬身而立显得别提多低眉顺眼了。

众人落座作为明军水师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陈璘率先问道:“王爷,我军现在已经占据岘港,此地地势虽然并不险要,但却勾连安南南北占据此地向南可攻略旧占城国旧地,而向北也可以与北边的杨镐将军汇合一处围攻升龙府,所以此地非派重兵把守不可。”

“嗯,陈大帅说的极是,末将也是以为如此,安南自古以来久染我天朝文化,故此国力不弱,即便现今安南四分五裂也不容小觑呀,其兵力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二十万人那!”俞晨深以为然赞叹,开口的基本上都是出身南方籍的将领因为他们距离安南近,所以安南的内情作为邻居的他们都略知一二就连邓子龙也开口希望朱以歌不可轻敌大意,留下陆军和水师协防以策万全。

朱以歌在主位上笑吟吟的连连点头赞同,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朱以歌身为后世人对于安南小鬼子谁能比他还了解,先不提信息大爆炸的集大成者——度娘大婶,就说朱以歌后世的父亲当年差点都参军直接去打光荣的自卫反击战,而且当年朱以歌的父亲正好被入选的也是海军,差点就去打海战暴揍小安南,谁料到关键时刻朱以歌的奶奶直接哭嚎地将都带好大红花要出发的朱父给拉了回来说什么也不让去,而这件事也是朱以歌在后世和老爷子喝酒时偶然间听自家老爷子提起的。

其实,战场上刀枪无眼,就光说穿越到这个时空顺风顺水的朱以歌不还在长崎港大军环绕中差点中了冷炮,没挂掉那算是朱以歌命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依照八八西沙海战的惨烈程度,若是真要去了到时候有没有朱以歌还另两说,所以关于安南小鬼子的事情身为当年的年轻人——朱父来说自然少不得了跟朱以歌一阵吐槽,再加上当初朱以歌也有一短时间起了兴趣专门查过安南小鬼子们的底细。

对于安南人的劣根性自然不多说,朱以歌了解得很;而对于安南的国力,还真不能小看他们,要知道即便是当年大明征服安南也是费了老大的劲才堪堪征服了不到二十年就废掉了,可见这片土地有多么邪性。

安南国和倭国的国土面积相差无几,再加上本身两个国家的民族也都是嗜杀侵略成性,而且他们都是汲取天朝文化大成者,可是有一点安南却比倭国要难缠得多,那就是坑爹的环境。

热带雨林山林密布,瘴气和暑气不比南洋差多少。所以安南人屡次和外地相爱相杀给人留下的影响多是安南人多么多么不好对付很厉害的样子,其实都是地理环境在作祟。

…..

有鉴于此,朱以歌自然是要小心谨慎才行,岘港的地位俨然是大军的大后方了,所以对于自己的大后方朱以歌怎么可能不重视,于是朱以歌深以为然的说道:“合该如此,水师虽然精悍,但陆战之法却不甚精通,故此本王留下石柱兵和广西郎兵一部以及天津镇一部三千火枪手协助水师弟兄们守卫岘港。”

“哎!哎!哎!王爷您这为啥子这般偏心嘞?凭啥子我们石柱兵的儿郎们守老家,我们也不是怕死的种!”马千乘率先不同意了,身为马超后人的他小暴脾气上来还真有祖先的一丝痕迹。

一旁的秦良玉连忙给马千乘使眼色,可是马千乘拧劲儿上来谁也拦不住。没办法秦良玉只得站出来,陪着笑脸说道:“王爷您别跟他一般见识,这死鬼是昨晚喝多了今天酒还没醒呢…”

“我没醉…”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你个死鬼就不会少说两句?”

朱以歌见马千乘夫妇二人拌起了嘴,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道:“哈哈哈哈!你们夫妻二人也不怕被人看笑话,马总兵担心的没仗打这你就别担心了,守卫港口依然很重要这也是大功一件,要知道这可是全军的大后方当年袁绍可就是保不住自己的粮草要地才被给曹操的呢!况且这世上不臣之国千千万还怕日后马总兵没仗打吗?放心~~之后打缅甸我定然叫你当先锋如何?”

朱以歌这般礼贤下士的姿态,马千乘也不是混不吝,听到朱以歌的许诺后脸色缓和下来知趣的告罪道:“末将谢王爷大恩,刚刚是末将失礼,还请王爷责罚!”

“诶~~无妨,大家都是袍泽何至于分的那么清楚,马总兵也是为国立功心切嘛!”朱以歌这句轻飘飘的话,一瞬间再一次博取众将官的好感,无论是交情深的或是交情浅的无不为朱以歌的大度胸怀深感敬佩。

就此,明军主力定下基调以石柱兵和广西郎兵一部还有天津镇三千火枪手协助南北洋水师防守岘港,总兵力加起来至少有五万多人,由此可见朱以歌对自己的后方粮道不可谓不重视,而这一谨慎的行为也令接下来想要抄袭明军后路的阮家军毫无建树,此乃后话容下在表。(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