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杨镐的眼光,大军聚岘港
万历二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就在朱以歌率领主力大军乘船渡海在半途时,北部的明军却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停滞不前,被增援而来的安南援军给抵挡住,当然本身这一路明军就是当做佯攻的队伍,不成想却因缘际会的一路打到安南国都前的重镇太原府。杨镐也算是老资历了,作为少有的参与了抗倭援朝战争的高级文官,可以说满朝文武论文官在军队里混的如何也就只有杨镐了,诚然杨镐的能力一般般,但最少也比最后摘桃子的宋应昌要强得多;不是杨镐比宋应昌能力多强,而是宋应昌的命不好.
虽然杨镐的作战能力在人才济济的大明显得平庸无奇,然而对付安南这些过家家式的作战风格却足够用了,即便是郑松和大将们亲帅大军而来也不过是堪堪抵挡住杨镐的攻势罢了,当然这里也有明军战斗力本身就不弱的缘故,这就好比里皮这种世界级的教练也带领中国队进不了世界杯,而高洪波之流的教练带上意大利队、德国队试试看.
杨镐并没有迷失自我,虽然这个家伙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不是打了败仗就是“夹生饭”,但那时他身处最高位之时才犯的错误,而对于杨镐的定位很显然马谡之流的评价对他来说已经比较中肯了。
但是当杨镐并没有身处高位只是作为偏师的一个监军的话,那么杨镐的表现自然是仿佛旁观者清的架势,对战局分析的头头是道。这不,这里两路偏师的主帅广西副总兵岑琴和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睿亦是觉得杨镐的分析不无差错,随即听从监军的吩咐暂时止住攻势将大军暂时屯住在这两个紧要位置后深壕壁垒的坚持起来,杨镐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拖住眼前的敌军为主力大军的到来减轻些压力,这一次杨镐眼光终于正确一此。不过,正所谓福兮祸所依,恰恰正是这一次杨镐的出色表现最后才使杨镐按照原时空那般出任对付努尔哈赤的主帅,最终兵败下罪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当然,杨镐也只是一个监军而已他还没有朱以歌这种“霸气”直接号令全军这个决定还是杨镐再三坚持下据理力争说服得来的结果。就说这两路作为偏师的主将就不是杨镐轻易能惹得起的,负责西路军在奠边府那边的一万军主将乃是云南现任黔国公沐睿四年前接任身体不佳的父亲爵位和职位,正是年过而立年轻鼎盛,杨镐哪敢惹这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大明贵族;至于和杨镐在一块儿屯兵太原府前的广西狼兵则是广西副总兵岑琴,为何这个貌似名不经传的无名之辈也令杨镐讳莫如深呢?其实若是说起一个人大家就对岑琴不陌生了,那就是广西壮族狼兵最有名的统帅——瓦氏夫人,而瓦氏夫人正好姓岑,而瓦氏夫人正是这位岑琴的大姑奶奶
虽然爵位都令人胆颤,好在这二人的能力倒是超出杨镐不知一星半点儿,所以杨镐经过坚持不懈的说服后最终博得二为“爵爷”的同意,这才达成一致,大军与敌军周全进行牵制作战。要是换做无名小卒杨镐或许都不需要多费口舌直接下令便是,不过杨镐一直以来也够郁闷的,不知是不是点背的缘故每一次出征充任监军或是参军是,给他“配备”的丘八的身份总是令人不敢侧目,最好杨镐也每次受那个无奈的夹缝气.
与此同时,明军的战略突变,前一天还杀红眼的狂攻不止,如今一瞬间明军就如睡着了一般将城池团团围住谨守寨门而不出,闹得城内的安南主帅亦是摸不着头脑,如此双方僵持十多日后城内的安南军主帅郑松终于开始焦躁了,他不怕明军狂攻就怕明军不打你,如此静悄悄之下郑松很难判断眼前的明军到底还有多少后招,而自己在这边的主力已经和眼前的明军鏖战日久,南部国土兵力不足若是再不回军恐怕待明军主力杀到就为时已晚了,眼看当初先行歼灭眼前明军在回军和明军主力相抗衡的既定战术眼看着就失败了,郑松无奈目露凶光恨恨的远视城池前的明军地大寨下令道:“可恶!全军全军随本王撤退,奠边府留下八千人,太原府留下一万人继续与敌军对峙,其余者全部撤退”
“这大王现在明军也奈何不了我们为何撤退呢?万一此时撤退不明内情的儿郎们的士气恐怕就大受损伤啊!还望大王三思呀!”郑松的亲信大将丁文欢跪下苦谏道。
郑松见此越发的心烦其中夹杂着不甘,苦涩的说道:“哎~~孤难道不想歼灭敌军吗?可是.奈何明军为何如此之强,还是孤坐井观天小觑天下英雄,上天实在不公待我越人何其薄幸哇!明人实力太强我军根本无法歼灭敌军,而这还不是明军的主力部队;他们的主力尚在南洋一代虎视眈眈,届时若是我们在这般毫无意义对峙下去,到时候明军主力从我们后面登陆该如何是好哇?”
“这这太恐怖了!末将.末将考虑不周还请殿下责罚”丁文欢听罢顿时一阵冷汗袭来,意识到事情大条后当即连连磕头谢罪。
“罢了,你也是为了孤好,起来吧,既然你有心那就由你作为奠边府的主将辅佐在太原府的世子共抗眼前的明军,孤不奢求你们能有何作为只要抵挡住别叫明军前进一步你就是大功一件明白了吗?”
丁文欢双手抱拳坚毅的点了点头说道:“是!末将必尽全力拼死守城,请大王放心吧!”
“嗯,好~~有你在本王就放心了,明日本王就先行撤退了.”
“大王珍重!”
就在郑松率领主力悄悄回师时,朱以歌率领的主力庞大舰队终于六月二十二日抵达岘港湾外一百海里处,这里已经距离西沙群岛很近了,在往东两百多海里就是西沙群岛的位置。然而这个时空安南这群白眼狼们再也不用入侵西沙了,很快他们就将迎接大明积攒一百五十多年的怒火,未来有没有安南还说不定呢.
“王爷,我们已经到了安南岘港湾了,再有一百海里就到安南第一大港——岘港。”俞晨放下单筒望远镜向朱以歌禀报道。
“嗯,很好!希望安南的水师可别叫本王失望呀~~”朱以歌自信的笑着笑说道。
俞晨亦是赔笑拍马屁道:“有殿下您率军而来,想必这些安南水师注定是令殿下失望了。”
“哈哈哈~~”朱以歌笑骂道:“你呀,可是拐着弯来拍本王的马屁;好了,不开玩笑了,狮子搏兔必尽全力即便我们强大也不能轻敌,本王不插手你下令去吧”
“诺!属下必不负殿下重望!”俞晨抱拳坚定的回了一句后开始安排作战事宜,首先在战令一下明军舰队中就窜出不少小而快的海沧船,航速快的他们很明显天生就是为了侦察敌情而备。
与此同时,岘港的安南水师探船也发现明军主力(这么大的队伍相瞒也瞒不住),目视着这数都数不过来的舰队,这两三艘探船被吓的连忙挂帆划桨而去
“报——”岘港的水军节度使府内,一名水军小兵慌慌张张地跌进大堂内,声音颤抖地报道:“报报告大人,港口外一百海里发现明军主力,船如山岳般高大,千帆而来遮天蔽日实在数不过来”
“神马!他们真的来啦!”陈德明双目一瞪,艰难地眼下口水说道:“你你确定是他们吗?”
“这卑职确定!”
再三确认后陈德明如丧考妣,苦着脸直愣愣地跌坐在座椅上不住的呢喃道:“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我.”
就在陈德明失魂落魄之时,充作监军的郑松的四子郑文急匆匆的赶到,见到陈德明失魂落魄的样子和还跪着的小兵,郑文许是猜到什么,先不动声色一挥手令报信小兵退下,旋即转头问陈德明道:“德明兄为何做这失魂之举,到底发生什么事?”
“哎~~~”陈德明哭丧着脸说道:“刚刚手下士兵来报,明军主力已到我岘港外一百海里之处,我命休矣~~”
“主力?能有多少人啊?”郑文一脸小白的问道,面对这位目中无人骄横枉法的少爷,陈德明也是一阵无奈头疼,旋即解释道:“殿下,明军之力呀!难道你没听过尚父平安王提起过吗?那可是四十万人的兵力呀!人山人海一人一口口水都能将咱们这小小的岘港给淹死呀!殿下您好不知道吗?”
“啊?四十万人?陈将军你别逗了,遥想当年明国鼎盛之时侵入我安南也不过用上全部兵力二十万人,如今四十万还是从南洋远道而来?明国人什么时候有这种本事?”郑文一脸不信的说道,其实郑文虽然有着贵族子弟的通病例如骄横枉法,不食肉糜等等,但毕竟大局上面的眼光和常事却都懂得,毕竟一个合格的贵族必须受到一定的教育才行,而后世影视作品中的那些废物嘴脸的基本都是不超过两代的暴发户而已。
陈德明白眼一翻,心道这四少爷还真不好糊弄,人家还真知道些事情,旋即接着解释道:“殿下~~此一时彼一时也!那个时候大明虽然强大,但又哪有现在这般强大呢?再者说了,这些年您又不是不知道大明的战绩有多么吓人那~~”
“嗯,是挺吓人滴,不过那又怎样?明人一向喜欢吹嘘自己,说不定是吹出来滴!所以咱们不用怕他们,和他们打就是了,咱安南水师可是在南洋无敌手的存在,整整一百余艘战舰的实力难道还怕他们不成?”郑文说着说着他那少爷脾气犯了。
陈德明再次两眼一翻无奈地小声建议道:“殿殿下,咱们的战船真的不如人家高大威武,倒不如咱们来个以退为进先行退往升龙府的红河入海口以避敌军锋芒待敌军疲惫后再行出战也不迟呀~~”
“不可以!”郑文摆了摆手拒绝道:“退到红河还不如在这里和明军打一仗,若是退到红河那敌军的锋芒岂不是更胜了吗?到时候父王还怎么看我!”
“这”陈德明实在是无言以对,他真的栽了,谁知道平日里不管他的军中事务只喜欢溜猫逗狗欺男霸女的家伙居然会是坚定的抵抗分子?陈德明此时可是傻了,呆呆地瞪着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陈德明哪里知道郑文之所以以往表现的那般无能表象实在是无奈之举,正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他的父亲郑松是安南的无冕之王,而他们这些儿子们又岂能都是省油的灯?所以郑文这个不受宠的庶子再加上母亲早亡自然是懂事要早些,渐渐地环境使然也培养出郑文的韬光养晦的手段。
在贵族门中谁没有野心,所以郑文自然也不例外。不久前被父亲下放到水军充作监军时,郑文就意味着自己的就要来了,他要证明给自己的父亲看看,他不比任何一个嫡子差。所以别看他平日里将自己伪装的一副无能有顶事不关己的姿态,但这水军上下也大多和郑文熟络。陈德明的那些亲信下属至少有一大半被郑文给暗中收买过去,只是陈德明不知道而已。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郑文知道明军势力大,但只要自己谨小慎微或许能重创敌军一部然后是撤是败退都无所谓了,到时候有了前面的“功劳”也好到父王面前邀功这对于自己在其他兄弟面前争夺利益是极大的助力,若是退到升龙府在自己父王眼皮子底下被击败可就不是一会儿了.
而此战的胜败自然就不在郑文的考虑之内,本来郑文就没打算那么狂妄地将明军全部灭掉的意思,陈德明是个精明人只一瞬间愣神的工夫就从郑文的字里行间隐晦的体会出各种意味。
陈德明忍不住试探道:“殿下的意思只是不令明军小觑我们即可?”
“是!只要让明军知道我们的厉害就行,到时候我也能在父王面前交代不是.”
听见郑文的这番话,陈德明明悟般的说道:“噢~~~原来如此,既然殿下有心末将自然是无不配合,但是也有一条殿下咱们无论是有没有重创明军,接战后必须撤离退往升龙府!”
“我省的,等会指挥作战还全赖陈将军了”
“好!末将这就去升帐聚兵,点齐兵马和明军开战!”
“好!我祝将军旗开得胜!”
陈德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