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周边势力对江南士绅态度各异
随着南方士绅集团的反击开始,沈文的三大“计策”也被搬上了前台,由能量巨大的各家士绅分头运作起来。还别说,这些计策虽然有很大部分是自以为是的那种想当然,但不得不说豪门无草包,若是实施起来还真能制造些小麻烦。这不,麻烦随着南方士绅不断向四方派遣使者的影子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辽东建州左卫,这里是建州女真的老巢所在地,当然也是明面上的建州卫指挥使的驻地,不过听不听朝廷的就看人家的心情了。农历十月初二这一天,辽东的晚秋正是大雪飞蓬之时,天空呼啸而过的白毛风直吹得人们心肝颤颤。此时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却一反常态的在屋子外驻足良久,眉头紧锁的样子显然是有什么困惑令他伤神烦恼。
舒尔哈齐朝努尔哈赤这边走来说道:“大哥,你在这里站了有半个多时辰了,如今正刮着大风。还望大哥报保重身体呀!”
努尔哈赤一见是舒尔哈齐,当即欣慰的笑了笑说道:“没事~~我女真儿郎哪会怕这点区区寒冷,再者说你大哥我正值而立壮年,这点小风还不算什么.”
舒尔哈齐到嘴边的话转了一圈后,忍不住出言劝慰道:“大哥!小弟知道你为何烦恼,是不是昨日从江南来的那些南蛮子令大哥如此伤神?”
“哎是呀~~”努尔哈赤微叹口气说道:“为何大明时至今日却依然强大至斯,难道我女真一族的命运就真的要如此坎坷吗?上天何其不公!父祖被杀之仇也不知道该到何时能报的了哇~~”
舒尔哈齐上前宽慰道:“大哥,不必如此伤神,那帮南蛮子小弟一看就是一群嘴上花花肚子里没几两干货的废物,他们说的夸大其词无非就是好叫大哥你出兵罢了。依小弟之见那,大可不必顾虑理会他们,咱们现如今就连海西、野人、东海女真都未征服,辽东还有李成梁和李如松驻守此时强敌四绕,咱们现如今都自顾不暇又如何管得了他们的那些屁事!”
“嗯~~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大哥从心底里就不甘心那!”努尔哈赤想起明军在朝鲜恐怖的战斗力,不由的心中为之胆寒。
舒尔哈齐无所谓的说道:“嗨~~这有啥?大明的军力虽强但汉人向来不可持久早晚必会松懈!再则说就那传的有鼻有眼的北海王也不过是水师强横一时能在陆地上奈我女真勇士如何?况且咱们还年轻到时候只要耗死李成梁和李如松这父子二人不就行了吗?就连李如松都年近五旬了,咱们只要忍耐住当前的日子对大明百般恭顺不就行了吗?大明向来就吃咱们这一套.”
舒尔哈齐这话很明显就是中了朱以歌的韬光养晦之计,朱以歌的陆战能力除了朝廷重臣和一些交好的将门,反倒不如水师出镜率高,毕竟人家水师还打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战,而陆军由于朱以歌不依首级记功将代表着战功的首级大部分分润出去,所以自从花郎村会战后天津镇陆军反而更好的雪藏起来。当然这里面也有江南来的使者大力“配合”后才会影响着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判断,毕竟这些江南的文人肚子里的坏水直冒油他们可不想让这些女真人得利最好来个鹬蚌相争万一说出天津镇真正实力别把这帮蛮子吓跑了可就不美了.
“嗯,二弟你是越来越长进了,大哥看在眼里很欣慰呀!”努尔哈赤拍了拍舒尔哈齐的肩膀满怀欣慰,随即接着说道:“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叫他们好过才行,我们不出面不代表蒙古人不会出面,土蛮那边带上礼物派人联系他们告诉他们李如松势大不可轻动,先行袭扰大明宣大边关即可,我想土蛮部今年的冬天也不好过吧~~”
“喳!大哥!不用派人为了事情谨慎小弟亲自走一趟!”舒尔哈齐领命道。
努尔哈赤满意地点头道:“嗯,好!咱们回屋子去,商量下该如何稳住海西女真才行”
说罢,努尔哈赤兄弟二人就齐齐走回屋子商量着如何对付海西和东海女真。
北方的势力开始躁动不安的同时,江南集团是使者们也没闲着,数路齐发另一边此时分裂的倭国也同时接到了接见了江南派来的使者。不过德川家康的态度虽然暧昧不明但却没有立即接见使者只是将其养在驿馆内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而与德川家康不同的岛津义弘却大喜过望。
没办法,谁叫此时岛津义弘的日子并不好过呢,而且这个小日本儿的心胸比较狭隘,当初朱以歌言语模糊含糊其辞的承诺击败丰臣家后会扶持岛津家坐在那个位置上,这一许诺自然是岛津义弘内心中的渴望才会在朱以歌含糊其辞之下错以为答应了他,谁知到最后自己信守承诺老老实实的窝在老巢不动却得来的是由德川家康继位征夷大将军开幕府,这一消息顿时气坏了岛津义弘,在自己的卧室内连连大骂明人不讲信义,殊不知他当初还不是自作多情而已。
就这样怀着满心对朱以歌愤懑和对德川家康嫉妒之心,岛津义弘如见亲人一般接待了江南士绅集团派出的使者。双方犹如潘金莲见了西门庆一般,双方一拍即合岛津义弘休养了这一年多后忘记了朱以歌带给他的伤疤终于决定对长崎进行攻略。
而相比岛津义弘实力更强的德川家康却眼光看的更远,德川家康有个好习惯就是喜爱到处搜集最新情报和消息。放在后世就是典型的报纸粉。
这不,德川家康虽然在本州岛和四国岛的统一趋势越来越明朗,但他没有骄傲自大到如岛津义弘那样想要和朱以歌作对,面对外面的局势德川家康一直有渠道得到明朝的最新消息,而据德川家康得到的消息明国皇帝和北海王朱以歌已经联手将这些江南的士绅们压的快喘不过气了,很明显这是在穷途末路之下才找上他无非就是叫自己给他们当炮灰好转一下视线为他们赢得些喘息之机。当然俗有日本老狐狸之称的德川家康小眼一眯就早已看透这群江南士绅的本性,所以这才没有轻举妄动才起不待见的态度。当然,这也是为了此前日本的局势才不得如此,毕竟朱以歌的大军主力已经全都开到北海道,数万灭国大军就悬在自己的头顶上,隔谁身上谁能睡得着觉?再者说虽说本州的反抗势力已经独木难支但焉知九州岛早就竖旗造反的岛津家会不会趁火打劫,所以说此时德川家康是首尾不顾只得匍匐在朱以歌的脚下,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影响日本颇深的朱以歌强力支持,自己的将军位置才能做得稳。综上考虑,德川家康这才放弃和江南士绅们的接触前几天还在驿馆大吃大喝的使者,几天后就被德川家康派人找个由头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就此能和大明皇帝和朱以歌有些龌龊的就没几家了,而这些态度各异的遭遇也恰好证明沈文的这第一个计策——失败!虽然有人欣然同意,但至少依靠那些小虾小米的角色也无法形成对万历帝和朱以歌有力的牵制作用。
紫禁城内,东暖阁中朱翊均看着手中的密报轻蔑地笑了声说道:“区区反间计,就真以为朕会上当吗?你们想问题也未免想的太简单了吧!哼!朱以歌自有朕来操心,何来用他们费心真是不知所谓!”
陈矩在一旁适时拍马屁道:“皇爷儿您胸中之韬略又岂是他们这群只知中饱私囊的官商能了解的呢?”
“呵呵~~你呀你,你如此这般小心外面的御史把你弹劾成佞臣.好了!别在这拍朕的马屁了,说说除了这些反间计还有什么情报吧。”朱翊均指着陈矩笑骂道。
“皇爷英明,奴婢这边还真有个情报,是关于”
朱翊均不满道:“说话别吞吞吐吐的,关于什么?”
陈矩见皇帝有些不满当即老实的回答道:“日前东厂来报边关土蛮部和建州女真似有联动,平日里蒙古人和女真人甚少来往,这双方来往频繁下面的猴崽子们觉得事情反常这才上报给老奴,老奴亦觉得此时有些异常.”
“嘶~~建州指挥使叫努尔哈赤吗?他前些年还来过京师给朕上贡过,这来往密切莫非真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朱翊均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说道。
陈矩亦是一脸无奈的说道:“这个老奴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冬天将近土蛮和建州女真进行贸易?也说不定..”
“嗯但愿如此吧,不过也不能松懈半分,每年秋过冬来这长城外的蒙古人就没个安生的时候,给九边各镇传讯需要小心谨慎草原的蒙古人以防范可能的突发情况,尤其是宣大蓟州还有辽东务必更要打起万分精神不可!”
“诺!陛下圣明~~”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朱翊均觉得自己安排没什么大的纰漏就又开始享受起自己对江南士绅节节胜利的快感了,不过陈矩正要退下时,朱翊均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临机嘱咐道:“哦对了,你派出去的人都给朕看紧点约束一下,莫要再做些被人拿把柄之事,前几月虽然大体进展不错,但也有不少太监被御史弹劾所奏之事却偏偏确有其事,闹得朕这些日子上很是被动,尤其是浙党还有闽党闹的最凶直言朕的矿税之策乃是祸国殃民之策”
陈矩顿时一身冷汗,这番话也代表着皇帝在敲打他,已经对他有所不满,陈矩不疑有他因为他自己就是太监他甚至太监们贪财自卑的性格,即使好事也难免会办成坏事,而皇帝那一句”你派出的人“就能证明皇帝说要是事情办砸了这替罪羊可轮到自己了,想到这里陈矩连忙跪在地上颤声辩解道:“陛下,您也知道这宫中之人皆是出身低微,骤然得势难免会有些猖狂,派出去的各地镇守太监平日里在宫中也难免有混的不如意的”
“行啦行啦~~朕又没说怪你你辩解个什么劲儿!朕也知道太监的性格都是什么玩意,只不过叫你多加约束,凡事过犹不及,对付江南士绅等等皆可,若是将枪口对准普通百姓就是朕的罪过了,朕就是叫你告诉底下的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可株连无辜.”朱翊均有些不耐烦的解释道。
陈矩一听皇帝并未怪罪他是自己想多了,这才舒了一口气高声称诺道:“诺!老奴谨遵陛下旨意——”
”嗯,你跪安吧~~记住,这次的事情要是办成了朕也不吝惜些封赏,事成后就给你荫一子侄为云骑尉吧..”
陈矩一听顿时喜不胜收,全表现在脸上跪下连连大表忠心,而就在紫禁城内主仆上演君臣一心的同时,远在台湾岛的朱以歌也是看着这几个月来在澎湖列岛海上设卢卡丰厚的收入笑颜逐开。看到这金晃晃的金银,朱以歌这次露初一阵阵贪婪的目光心里暗自腹诽道:“擦~~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当海盗,难怪后来郑芝龙喜欢在家门口设“高速公路收费站”这尼玛的哪里是挣钱,明明就失去抢钱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