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被金山银海砸晕的万历帝
要说起医术,在十六世纪末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帮助下,东方的医术已经远远将西方的放血锯腿疗法抛在后面。这不,卡洛斯的感冒喝了一副桂枝解表汤出了一身大汗后,顿时活蹦乱跳神清气爽,距离他刚到塘沽港也不过半个多时辰。喜的卡洛斯直呼“哦哦~~东方医术真神奇!”,而朱以歌也率人来到塘沽港外….
“哈哈哈——”朱以歌扔下了马鞭,迈着略微罗圈的双腿朝驿馆内卡洛斯的房间推开门走进来,“卡洛斯先生!数月不见如隔三秋哇!真是想死本王啦!”卡洛斯听到朱以歌那销魂而又爽朗的声音不由的发出一阵恶寒心道:“你是想死我带来的金银吧….”
心里这么腹诽但嘴上却恭维着说道:“呵呵~~那能令尊贵的殿下您想我这等小民,这真是鄙人三生有幸那~~”卡洛斯不知不觉中又开始秀起了成语来。
朱以歌却一脸关心的道:“哎呀呀~~听说卡洛斯先生染上了风寒,不知现在如何了?”
卡洛斯一听朱以歌问自己的病情就来了精神说道:“哦丢缪~~~尊敬的王爷,贵国果然是千年文明的古老帝国,距离我刚刚来到此地只有半个时辰而已,我饮用了医生给我开的一副汤药这才多长时间出了一身大汗后我感觉我现在比之前有力气多了,哦真是不可思议!这种病在我的家乡简直是不可想象,那里的医生也只有放血一条途径了,哎~~回想起来,真是对贵国的民众感到羡慕哇~~”
“哈哈哈,卡洛斯先生若是喜欢大明那么大可以加入大明国籍也无妨,我中华包容万象任何怀有善意愿意加入我们的我们都会诚挚欢迎的。”朱以歌也开起了玩笑说道。
“哦,那那真是太遗憾了,我想虽然大明很好但西班牙也是我的家乡,还是等我老了以后来这里养老吧。”卡洛斯一听朱以歌的话后,连忙岔开话题说道:“哦对了,殿下。咱们双方什么时候可以展开交易呢?您要知道我可是携带了整个菲律宾搜刮一空的财富,兹事体大未免夜长梦多我们还是尽快交易的好…您说呢?”
朱以歌其实也很欣赏西方人这种直来直往的办事风格,这就代表着效率!随即朱以歌笑了笑表示没问题的说道:“卡洛斯先生的大明官话越来越精熟了,对于卡洛斯先生的提议本王深以为然,货物就在塘沽港内,只要先生将三年的代理费交齐换约后,先生即可按照自己意向来进购货物,当然这些货物的海关商税由于你是第一次,本王可以做主免了这次的税收,卡洛斯先生你可如何?”
卡洛斯本来就是商人,虽然成为了西班牙的官商,但能剩下一些成本自然是他乐意至极的须知这些货物运送到欧洲,就是大明这里缴纳的海关商税也要算到成本里去,而成本降低说明利润的空间也能提升很多。
想到这里卡洛斯透着满意的笑容说道:“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
朱以歌和卡洛斯的一阵恭维后这笔生意就落成了,很快港口就腾出地方来。西班牙通商船队的水手们开始充当搬运工,一个箱子接着一个箱子的黄金和白银往下运。当然这么多金银不可能全交给人力运送,要不然还不活活累死,塘沽港早就在聪明的中国工匠们的手下建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型杠杆吊装机器,虽然只是人力利用杠杆但节省的时间和提高的效率却是惊人的。
看着当做货款全部运送下船后,卡洛斯上前交给朱以歌一个清单说道:“殿下,您看一看有没有什么纰漏呢?此次的货款共计五千万两白银,其中西欧地区三年代理费用为四千五百万两,进货用的款项为五百万两….”
如此巨大的生意朱以歌也不怕对方会耍什么歪心眼接过购货清单大略的扫了一眼后说道:“哇!贵方此次进项的货物够大的,五百万两的货物还好本王早有准备这数月来工厂全力开工刚好满足贵使的需求。”
“哦!那真是太好了,不瞒您说办成此次大买卖后,总督阁下已经许诺给我一个贵族的爵位了,毕竟我也算是西班牙第一个正式打开了东方市场的人物。”卡洛斯说着话语间充满着得意骄傲的神色。
人家给送钱来了,朱以歌自然是好言好语的附和道:“好好好~~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就在双方的高层没完没了说着没有营养的恭维话后三刻钟左右,塘沽港上就已经堆满了装卸完毕的装金银的大箱,俞晨早就命令自己的亲兵武装整齐前往码头警戒。
不久,俞晨来到朱以歌俯身面前耳语道:“殿下,西班牙人都卸完了,数目没问题兄弟们都点过了。”
“嗯,好!叫弟兄们搬吧,记住小心一点…暂时全部存放在塘沽港这里,稍后我会带人来运往天津。”朱以歌一听数目没问题当即满意地点了点头后有嘱咐了俞晨一句。
“哈哈,卡洛斯先生货款已经全部装卸完毕,那么就请先生和本王的人前往库房提货吧。”俞晨走后朱以歌转头笑了笑说道。
“哦太好啦!合作愉快!您是在下见过的最爽朗的东方人!”
“等确认货物没问题后,本王再为卡洛斯先生接风洗尘,就在这塘沽港里!咱们尝尝天津的海味如何?”
见生意谈成,西方人的办事风格也乐意在生意之后吃上一顿饭,“感谢您的邀请,乐意至极!”
……….
两天后,京师紫禁城内的内帑库中,万历帝屏退众人独自在这个号称全大明最富有的地方木楞发呆。
发呆的源头就是两天前朱以歌派人秘密运送过来的份子钱,要说朱以歌和皇帝为什么还能和谐共处,不是皇帝大发慈悲多么多么信任自己的这位远房侄子,而是那些旁人看不到的利益在牵扯着朱翊钧和朱以歌二人。
即使朱翊钧在时常猜忌朱以歌,但朱以歌每次给他送来那三成的份子钱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按照之前朱以歌的和朱翊钧的协议,凡是朱以歌的产业其中皇帝都能占有三成的股份,这还不算朱以歌为皇帝跑海经商的那条商道,那条海上商道可全是朱翊钧的股份虽然一开始并没有明说,不过依照这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维,朱翊钧在心中也早就认定是他的了。不过,朱以歌也正是从给皇帝跑腿时从指甲缝里露出的那一点银子才得以创下今天的家业,后来随着朱以歌在海上发展越来越大,航海基地系统也时常给力的发放一些完成任务的大礼包奖励,凭着从指甲缝露出的那些资金和系统给的技术,各种新兴产业也在天津这块宝地拔地而起,而朱以歌人为求得皇帝的保护自然上前想要将产业献给皇帝。
不过,朱翊钧本来就心存愧疚,之前人家给你任劳任怨的跑腿,今天怎么好意思夺了自己爱将的产业,而且有了产业才能拴住朱以歌那不羁的内心,这也是人君的御下之道;就因为此,这才很是不好意思的接受了朱以歌折中的提议——所有产业只要三成股份。
不过,今天站在内帑库内被眼前的金山银海幸福地差点砸晕过去的朱翊钧心中不由的升起一丝丝悔意,这尼玛三成的银子就送来一千多万两银子,其中部分银子不够数还是用二十万两黄金补上的,即便如此朱翊钧此时心中也是一阵翻腾,这就是朱以歌说的坐地商?行商果然是伤不起呀~~~
想到这里,朱翊钧摇了摇头抛开了想要杀肥羊的念头,自语道:“不行,朕怎么会动了这个念头呢?若是朱以歌没了这些产业的牵挂到时候他还会如这般恭谨吗?哎~~是不是朕又疑心了….他应该不会是那种人吧…”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抛开杂念,朱翊钧叫来太监将庞大的内帑库大门关上,钥匙紧紧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着那堆满内帑的银子,朱翊钧这才感觉一阵踏实的感觉,当然他也没忘记这种踏实的感觉是朱以歌给他带来的,要不然也不会自己推翻自己的那可怕的念头。
有了这些钱,之前快要花干净的内帑又一次充盈起来,说实话这个时空由于朱以歌的胡乱参合,使得此万历帝和彼万历帝差距越来越大,原本时空万历帝由于三大征耗干了张居正攒下的家底,再加上冰河期的缘故,天灾兵祸不断,使得朱翊钧在皇位上显得异常贪财,而那时矿税之争也是因为这个源头才爆发的斗争,而且即便如此那些钱也被朱翊钧攒起来留给自己的儿孙挥霍,要不然明朝也不会再局势越来越崩坏三线作战的情况下能支撑两位君王二十多年。
不过今时,朱翊钧有了这一笔金银后征收矿税的心依然更加强烈。之前是因为没钱才去抢钱的;而今时不同往日,朱翊钧却是由于眼界开阔后野心更重,想要得到明朝精华之地的实际掌控权才越发的想要用矿税找南方士绅们的麻烦。
要不怎么说权利和金钱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有了金钱后才会去追求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而这些又如何去得到?无他只有通过得到权利才能实现,而有了权力也会不由自主的追求其金钱的快感,贪官这个物种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不管没钱也好有钱也罢,总之朱翊钧算是命中犯矿税,无论如何矿税征收计划都要上马施行,而朱翊钧在形势越发大好之下也着即派人通知朱以歌这个得力大将,准备策应征收矿税行动。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朱以歌之前反对那是因为被泄露计划而且对方早就有所准备,只得暂时收手,而今天谁知道形势随着西班牙人的突然造访和渠、常二人的突然投效,没到一年的工夫双方的形势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先是北方士绅受不了信和商行的挤兑和打击,生意一落千丈,没有了金银的支持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大受损伤,所以北方士绅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华丽丽的转身投靠了朱翊钧和朱以歌这一方(名义上北方士绅投靠的是皇帝)。
而随后再传捷报,西班牙人突然造访,本来说好的试探就这么意外的谈成了一笔天大的合作,无论是对明、西两国都有好处的合作生意。光是这两点还不够关键是江南士绅们开始自乱阵脚,随着宋家被陈家踩死以及陈家集体投靠皇室后,使得南方士绅这个原本就脆弱不堪的联盟变得支离破碎,从朝堂上的浙党渐渐分裂就能看出,首先心向陈家或是陈家自己的代言人就已经在各个决策上和浙党的官员唱反调,对于朝堂上的变化,稳坐钓鱼台的朱翊钧自然敏锐的察觉到,而随着朱以歌的这一笔强心剂送到后,朱翊钧觉得该是抓住机会的时候到了,要不然错过了这个机会大明皇室自迁都以来已经失去两百年的江南地区实际掌控权又该不知何时能回到皇家的掌控中了,朱翊钧真的怕了,当初自己很小祖父嘉靖帝和父亲隆庆帝被江南士绅们逼的无奈妥协那种惨状是历历在目,你敢独断不听我们滴,好!停掉你的漕运反正千里长线意外发生总是难免的,光这一条就够皇室有的受了,还不算上雇佣日本浪人假扮倭寇袭击沿海地区制造事端,还有欺上瞒下不纳赋税,明明一年的茶税三百万两白银按照三十税一,也就只有九万两银子的税款,而就这点少的可怜的税款这帮江南士绅们都“懒”的交上一交过分至极亘古未有!新仇旧恨纠结在一起可见朱翊钧的心里对接下来找江南士绅们的“茬”是多么迫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