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皮德罗的震惊,北海道发展日常 - 大明之北洋称霸 - 卢龙军节度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十四章皮德罗的震惊,北海道发展日常

皮德罗总督结果卡洛斯手中的条约仔细的阅览起来,一开始皮德罗还不觉得什么,等越往后越觉得心中满满的震惊。当阅览完毕后,皮德罗此时双眼也变的赤红,就连喘气都变的粗了起来。其实也不怪乎皮德罗会有如此反应,实在是这份条约的内容只要确认是真实的后,那么他们西班牙至少能将前些战争的损失给补充回来,要知道西班牙缺的不是钱而是活起来的钱。

只有钱流动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钱才能体现出钱应有的价值,而此时西班牙的发展有些越来越出格,自发现新大陆以来一百多年里随着金银越来越多的涌向西班牙,从而也使得西班牙的金钱变的贬值到底,从而也造成了西班牙社会上的贫富缠距矛盾越来越深。

虽然葡萄牙已经勉强的变成西班牙的领土,但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西班牙衰落之时已经不久矣,随着金银贬值而且政府有没有因势利导进行疏通和转移矛盾使得贫民和贵族、贵族和皇室以及西班牙与外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再加上宗教上矛盾。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德意志和西班牙已经日渐衰弱,战争的或许就在哪一天突然爆发也说不定。

当然,爆发战争谁都不愿意,宁为太平全部为乱世人。能活在这个世界上谁又会没事去找死呢?很明显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皮德罗先生就是那种能看清形势的人,他不想死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再过几年他就该回家养老了。如果在今后的几年里西班牙若是陷入兵灾连连的地步,皮德罗简直是不敢去想。

而今天他看到希望了,来自这个东方古国给予他们的希望,一个能让沉淀在西班牙库房里发霉的金银活起来的希望,只要这些钱能活动起来,那么说不定整个西班牙将会容光焕发重获新生和说不定,况且这项生意西班牙也是能挣到钱的,一个既能挣钱还能使得国家变得更加安宁,这种好事谁又会嫌多?何乐而不为呢?

看到这里,皮德罗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朝着卡洛斯和雷亚尔一人来了个熊抱,说道:“真是太棒了!太棒了!太谢谢你们了!说真的一开始我根本就没有对这件事情抱有什么希望,没想到你们却给我了一个大大地惊醒!只要这笔生意谈成我们打开东方的市场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事,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们的成功等于是直接挽救了西班牙王国!西班牙会记住你们的功绩的!国王陛下定然不会亏待你们的,我相信只要陛下得知或许就会由两名新兴的贵族家族产生了!”

卡洛斯和雷亚尔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毕竟一个实打实的贵族头衔对于一个贵族的边缘子弟和一个商人来说是多么充满诱惑力的果实,所以被这名老政客一通忽悠后,卡洛斯和雷亚尔别提有多兴奋了,二人当即神情激动口吃都有些说不清话地说道:“感谢总督大人的赞赏——国王陛下万岁——”

其实,皮德罗,这么一通忽悠也不没有他的私心,当然他不会昧着良心吞了两人的功劳毕竟这二人的背后都有不小的背景。只不过,皮德罗想要将这份功劳结结实实的变成自己领导下完成的,毕竟这份功劳唯一不完美的就是这笔能拯救西班牙现状的大生意其实是皮德罗总督当初的无心之失。

意外和必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虽然有时候结果都一样,但对于意外来说就是能令人留下很多话柄,诚然无论如何皮德罗的功劳是跑不了的,毕竟他是西班牙总督虽然这个成功的合作是个意外之喜,而对于即将退休的皮德罗不愿带走这项遗憾,所以他只得尽量忽悠住两人给二人灌一些迷魂汤再加上皮德罗和他们的交情,到时候这个意外就会变成是皮德罗总督派遣二人前往大明商量通商事务最后大获成功,如此一来的话皮德罗的功劳也自然而然的可以提升一个爵位——伯爵,而且还是其他人说不出什么不服的结果,这才是皮德罗刚刚神情激动之余灌下一大通迷魂汤的原因所在。

………..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远在北方数千海里之外的北海道首府北海城(后世札幌),农历八月份的这个时候是北海道最为美妙的时节,没有了漫长冬季的寒冷也没有夏季炎热之苦。有的只是微风袭袭凉爽的天气还有田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使得这座八万多平方千米的大岛充满欢声笑语。

“二顺哥,这是下田地呀!”张寡妇那爽朗的声音在吴二顺的耳边响起。

吴二顺回头一看是张寡妇,顿时他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憨厚的吴二顺吭吭唧唧的答着:“呃…呃…是呢…嘿嘿嘿~~~”

“切,瞧你这傻样!”张寡妇看见吴二顺那老实到可爱的样子随即给他一个白眼娇嗔道。

其实要说起着张寡妇年龄不大,约莫二十一二岁带着一对三岁大的龙凤胎活着。虽然这张寡妇是个寡妇但她可不是平常乡里间的寡妇,她有一个令诸多对他垂涎三尺的身份——军属或是烈士家属!

没错!她的丈夫正是天津镇的士兵,而且是英勇阵亡的士兵。虽说天津镇是全大明军队中存活率最高的地方,但古语云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虽然天津镇的存活率高,但毕竟打仗总要有牺牲,而天津镇自从宁夏出道以来历经数次大型会战和数不清的小战役,所以直到今日伤亡士兵也有数千人之多,而那每次大战少得可怜的阵亡士兵其中就有张寡妇他丈夫一号….

不过,虽然张寡妇的丈夫在朝鲜殉职,但这个坚强的女人并没有感觉天塌了一般,看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张寡妇最终还是打起精神,为了孩子她擦干对亡夫哀伤的眼泪坚强的活了下来,或许这也是他那在忠烈祠中的丈夫所希望的吧。

爽朗的性格和对生活坚强不屈的低头,同时也深深的感染了周边的每个人,渐渐的张寡妇也变成了不大不小的名人,随后张寡妇甚至用自身的经历去开导那些同样失去丈夫的家属们,就这样最后甚至都惊动了朱以歌。最后,朱以歌又加大了阵亡将士家属们的待遇,毕竟虽然朱以歌给的条件已经很优厚了,但对于失去一个家庭支柱的妇孺老幼来说一个完美的家才是她们所需求的,所以朱以歌后来就下令凡事天津镇的阵亡将士家属可以自愿改嫁且待遇不减,前提是必须将烈士遗骨抚养成人才行….

对于吴二顺的对自己的心思身为过来人的张寡妇哪能不知,她心中也对这个比自己小四五岁的老实小伙子感到满意,但毕竟自己的岁数摆在那里,正所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自己年长人家那么多岁,而且还是寡妇带着连个孩子,任谁家的大小伙子也不可能娶她进门,于是就这样两个相互对对方有意思的男女就这样心照不宣的憋在心中等待着突然哪一天的爆发。

…..

后世的札幌被朱以歌命名为北海城,作为自己封地王国的首府,北海城位于北海道的中下段,正好扼守倭国对北海道的窥探之路,而且朱以歌还将北海道原后世函馆也被朱以歌坚城一座海港军事要塞命名为南港,北海道的天津镇左卫和右卫以及他们的主官副总兵刘以生和李以全驻扎在这里,当然这两卫现在的名义是北海王护卫了。

北海城周围的土地还没有开垦完,而且更加广袤的大岛北部还有数不尽的土地牧场等待开垦,所以城墙的建设已经属于北海道建设计划的最后阶段了,工厂和农田才是建设的根本,当然北海城的海港也建设的不错如今几乎成了北海城的卫城了。

工厂里,纺织厂还有钢铁厂以及兵工厂还有盐厂、造船厂均已建造完毕,设备也都被调试完好,第一批移民过来的工人们开始投入紧张而又热情的工业建设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北海道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这也是工业之基——钢铁厂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北部的留萌港也就是北海道的煤矿产地早早的就被刘以生带人占领圈地利用不要钱的倭国和阿伊努人劳工,煤矿的建设很快就跟上了钢铁厂的所需。

虽然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丰富的铁矿但朝鲜北部的咸境道和平安道那里拥有铁山那种高质量高产量的巨型铁矿而且最主要的是那里距离北海道近关键是可以用海运来运输这样一来钢铁厂的原料就完美的解决了。

只要钢铁厂不掉链子剩下的水泥厂、纺织厂、兵工厂还有造船厂所需的各种钢铁设备都能及时供应整个北海道工业初步发展起来只用了数月之功,几乎和农田里的庄稼是同个年龄段的“孩子”。

由此整个北海道开始进入第一个大发展阶段时期,这个时候北海道的各项建设也随着移民的逐渐到来越来越繁盛起来,整个大岛就像是个大工地。财帛动人心,一开始充满疑虑的军户们自从家书事件爆发后,所有在家的凡事次子甭管成家或是没成家都一股脑的朝移民司而去,直把移民司的官吏们吓得钻到桌子底下才作罢这还不算朱以歌在山东沿海招募的移民点的情景。随后每天源源不断下船的新到移民不时的出现在北海道的各个角落进行各种的劳作。时至今日农历八月初整个北海道的水泥公路已经基本从大岛南北东西建设了一条十字形的大公路,这两条公路也是整个北海道交通的基础亦是整个北海道枢纽。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农田的情况随着新增加的十多万移民加入,北海城以北的土地也逐渐被开垦出来,牧场也被划分一新,虽然这个时节种庄稼已经有点晚了,但在天气冷之前翻翻土也能有效的冻死些地里的虫卵。

而牧场也被朱以歌划分整齐,关于占全岛土地百分之四十牧场朱以歌决定暂时先不分给治下的臣民,毕竟这些关内的百姓可不是草原民族,对于管理牧场显然有些不如农田的热情大,况且剩余的百分之六十用作耕地的土地完全能养活二百万农夫,这些就足够了。而且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朱以歌拥有了一片天然牧场之后就可以进行放牧养马了,天津骑兵虽然很犀利,但战马的来源却一直受辽东宁夏宣大等边镇所把持着,所以天津镇的骑兵规模才会一直有限提不上去,关键是天津镇这个小地方根本养不起大规模的战马,而今天有了北海道之后朱以歌就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牧场有了战马来源也有了——从卡洛斯手中购买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战马当作种马,而母马也有军中的蒙古马提供,新培育出来的新型品种在朱以歌看来结合东西方优良马种的特点后,天津骑兵将会更创辉煌,什么日后的八旗骑兵什么波兰的翼骑兵都将会是天津骑兵重新崛起的垫脚石而已…(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