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你无法叫醒一个不回你的人,但红包能
嫁给了宋晓峰这个铁公鸡,整天算计着怎么省钱,我的生活就像是被精细规划过的账簿,每一笔开销都得斤斤计较。
婆婆和公公也是一样,一家子都像是从同一个抠门模子里刻出来的,仿佛“节省”二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骨髓里。
自从我生了孩子,这日子过得更是憋屈,小小的家庭里,围绕着孩子的每一笔支出都能引发一场无声的战役。
孩子那点奶粉钱,晓峰都得算计半天,好像那奶粉是金子做的,每一勺都重如千斤。
他总是拿着手机,对着那些打折信息反复比对,试图找到最便宜的购买方案。
而我,看着孩子那双渴望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婆婆更是整天念叨:“孩子三岁之前没记忆,养活就完了。”这话听得我心都凉了半截,这哪是养孩子,这分明是把孩子当成了不需要情感投入的宠物。
有天晚上,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斑驳的地面上,晓峰又在那算他的小账本,眉头紧锁,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了他那瘦弱的肩膀上。
“美婷,”他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我今天听到一个故事,关于一种特别节俭的育儿方式。”
我抬起头,好奇地看着他。宋晓峰很少主动和我分享故事,这让我感到意外。
“说是有人把孩子放在一个盆里养,盆底下敲破个洞,屎尿都在盆里掉出去。喂奶粉,吃脏了就直接卫生间洗,现在也方便,或者屁股垫沙子。”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我的反应。
我愣住了,这种育儿方式听起来既原始又残忍。
我无法想象有人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
“这……这真的是人养孩子的方式吗?”我声音微颤,试图掩饰自己的震惊。
宋晓峰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我也是难以置信。但据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省钱。”
我实在忍不住了,积压已久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我冲着他喊道:“晓峰,你这样下去,孩子早晚得跟你疏远!”我气得直跺脚,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抬起头,一脸无辜,那双疲惫的眼睛里满是困惑:“美婷,我这不是为了咱家省钱嘛。现在物价这么高,我们得精打细算才能过日子啊。”
“省钱?你这是在害孩子!”我气不打一处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孩子需要的不是你这点破钱,他们需要的是爱,是关怀!是父母陪伴的每一个瞬间,是成长路上点点滴滴的温暖记忆!”
晓峰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美婷,我知道你担心孩子,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没那么多钱,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也想给孩子最好的,可现实不允许啊。”
我气得直翻白眼,感觉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喘不过气来:“面对现实?你这就是在逃避现实!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不能为了省钱而牺牲他们的幸福。
钱可以再赚,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晓峰沉默了,低下头继续算他的账,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我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我知道他压力大,工作辛苦,但他不能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啊。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婆婆那天也在旁边,听了我们的争吵,冷不丁插了一句:“美婷,你就是太娇气了,我们那会儿不也是这么长大的?孩子养大就行了,不用花那么多钱。”她的语气里满是轻蔑,仿佛我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我一听这话,火更大了,声音提高了几分:“婆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是你们那时候能比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是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你们这样对孩子,就是在害他们!”
婆婆不以为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懂什么,我们那会儿不也活得好好的?孩子三岁之前没记忆,养活就完了。哪像你们现在这么娇贵,养个孩子跟养祖宗似的。”
我气得直哆嗦,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婆婆,你这话太狠心了。孩子虽然小,但他们能感受到爱,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你们这样对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是在害他们!”
婆婆一听,脸都绿了,手中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她瞪着我,声音颤抖:“美婷,你这是在指责我们?我们可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们孩子好。我们那会儿条件那么艰苦,不也把孩子拉扯大了?你现在怎么就不知足呢?”
我气得直跳脚,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尖锐:“好?你们这样对孩子,就是好?你们这是在害孩子!你们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剥夺了他们的童年,这是你们所谓的‘好’吗?”
婆婆不说话了,低下头继续忙她的活,但手中的针线却不再流畅,偶尔还会扎到手。
我看着她那副样子,心里真是又气又无奈。
我知道她说的那些话,都是她那辈人的观念,是岁月留下的烙印。
但她不能这么对孩子啊,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童年。
那一夜,家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
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我想不通,为什么一家人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如此针锋相对。
难道就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家庭正常运转,又能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吗?
第二天,我尝试着和晓峰、婆婆沟通,试图让他们理解我的想法。
我告诉他们,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
我提议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家庭预算,既保证日常生活的开销,又能为孩子留出一些娱乐和教育的费用。
起初,他们并不接受我的提议,认为我是在浪费钱。但我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解释、劝说。慢慢地,他们开始理解我的想法,也愿意尝试改变。
我们一起制定了家庭预算,规定了每个月的开支上限,同时也为孩子留出了一些用于教育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