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我到时候可要去送一送……
问起来胤禛生辰的事儿,胤禛也并不想大办:“一来是国库没银子,二来呢,皇额娘也刚过世,虽说这次并不用三年之久,但也不好立马就办喜事儿。再者,过一个生辰,就像是提醒朕又年老了一岁,倒不如不过。”
至于那
拉氏说的宫里小小办一个,这还是可以的。他可以叫了十三,隆科多等人进宫喝一杯就好,君臣随意说说话。
这个事儿并不算大事儿,耿文华只要知道个名单,按照个名单准备器皿,再吩咐人收拾屋子就可以了。
胤禛这生辰是没大办,但淑慧的婚事是要大办的。虽说她不是胤禛的亲生女儿,但也是胤禛登基之后第一个从宫里嫁出去的公主,所以这婚事自然是要以热闹为主。
淑慧的阿玛是允褆,胤禛还顺便让人将允褆和允礽给放出来,让他们自己能来参加淑慧的婚礼。
允褆和允礽虽然是被圈禁,但他们的儿子却是在胤禛登基之后,就被放出来了,这些年也是被留在宫里读书。不过,现在年岁也不小了,胤禛就顺道说起来这两个侄子的差事:“弘显老实本分,朕打算在广州成立十三行,专门做和洋人的生意。”
耿文华的船队都出海了,这禁海自然也就取消了。当年康熙在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大清境内的洋人也是很多的,两广以及福建等地,来往都是船队,那边是甚至是有专门的洋人聚集生活的地方的。
胤禛就打算将这片地方重新给利用起来,成立洋货行当。
弘显为人本分,再者,允褆当年带兵,也多是在陆地上的兵将,海军这些,允褆是没有太多接触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弘显会闹幺蛾子。
至于弘皙,允礽的儿子,胤禛就说道:“很是机灵,为人好学机敏,朕就打算将人留在理藩院。”
允褆是无所谓的,笑道:“皇上愿意用他,是他的福分,只管用就是了。这块儿不合适,回头换个差事即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差事哪儿有可挑拣的?我觉得广州那边就很不错。”
允礽也点头:“有个差事就很好,不过就是他这婚事……可是该选秀了?”
胤禛拒绝选秀的事儿,京城里都是知道的,但允礽就算是知道也得佯装不知道,他一个被圈禁起来的人,怎么能对外面的事情了若指掌呢?
这会儿提起来,也确实是为弘皙的婚事发愁,弘皙老大不小了,比弘时年岁还大呢,弘时都做阿玛了。弘皙——也不是没子嗣,不过是侧福晋生的,嫡福晋还没有呢。
当年他也是运气不好,眼看要到娶媳妇儿的时候,亲爹被废了,这下子谁敢将亲闺女许给他呢?再者,康熙也顾不上这事儿,一来二去的,弘皙也只一个侧福晋而已。
胤禛就皱眉,他刚在朝堂上斥责了上折子要选秀的人,这一转头再要选秀,这不是自打嘴巴吗?这种事情怎么能干?
顿了顿才说道:“回头我和那拉氏说一声,让皇后帮着挑选一番。二嫂若是得空,也可以找人打听打听,若是二哥二嫂有选中的,也只管和我说,我下旨赐婚就是了。”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允礽就笑道:“我和你二嫂,连京城里有什么样的人家都不知道,怎么去挑选人呢?这事儿倒不如拜托给皇后娘娘。”
顿了顿,他补充道:“也不挑剔什么家世,只要为人本分谨慎,又知书达理,又会管家理事即可,嫡庶无所谓。”
康熙比较看重嫡出,当年非得要将他册封为太子。可这么些年下来,他自己也想明白了,就算是嫡出的又如何呢?他这太子不还是被废掉了吗?
再者,弘皙自己也是庶出。
嫡出庶出的,有什么区别?能干的,像是胤禛,庶出也能做皇帝。不能干的,像是他,出生被册封为太子,做祖父的年龄了成了废太子。
所以啊,这人呢,出身只能占三成,剩下的还是的看你自己能力,以及机遇机会。
淑慧一身盛装打扮,先来养心殿拜别胤禛和亲爹,随后在嬷嬷的搀扶下往景仁宫,在景仁宫拜别皇后,这才上了轿子往宫外去。
出了宫,这一路就是往蒙古去。
她坐在轿子里,听着外面马蹄哒哒哒,想着自己早上见到的来接亲的新郎,心里是有几分复杂的。但捏着手里的玉如意,感受着那上面略有些冰凉的触感,她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就算是蒙古比较远也没什么大不了。
耿贵妃说过,她是公主。若是部落愿意珍惜她对她好,她努力的去适应那环境就好了。若是部落不愿意对她好……反正蒙古到京城,也不过是二十多天的路程,又不是永生永世都回不来京城了。
再者,有时候纺织厂那边会派人去采购羊毛线。她若是有什么信件物品,也可以通过这渠道送回来。
这些年蒙古和大清,已经不是早些年时候的样子了。
早些年两边是又要合作又要防备又要利用又彼此为依靠。但现在,多了贸易之后,两边就更平和友好了些,所以,部落那边,大约还是对她有几分善意的。
人嘛,总要开启新的阶段的不是吗?
淑慧一嫁人,宫里就忽然安生了下来。
耿文华却是更忙了点儿,因为那拉氏不光是彻底不管事儿了,人家还搬出了皇宫,去到圆明园里住着了,然后这宫里的一堆事情,就彻底的交给了耿文华。
至于为什么不是交给年贵妃?因为年贵妃体弱,受不得劳累。
但那拉氏临出宫之前,也不知道是怎么和胤禛商量的。转头,熹嫔就成了熹妃,是的,钮祜禄氏升了位份了,变成了熹妃了。
贵妃的位置是只有两个的,不像是康熙,总喜欢挑战后宫规矩。胤禛这人呢,就不愿意……额外加人。一个位置上该是几个人,能少不能多。
少了还能节省一些口粮或者银钱,多了就不一定能养得起了。
所以贵妃这位置,既然有了耿文华和年氏,那自然也就不能另外再增加一个了。
反正妃位上还差好几个呢,钮祜禄氏提拔上来也不会多,钮祜禄氏也正好和齐妃李氏做个伴儿。
册封之后,钮祜禄氏就喜气洋洋的先来给耿文华请安:“给你请过安之后还需得到年贵妃那边去一趟,然后再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今儿可是我大好日子,你等会儿打赏的时候可不能小气了。”
两个人感情好,关系亲近,所以钮祜禄氏说话也有几分随意。
耿文华就笑道:“那必然不能少,少了你回头不得说我抠门了?恭喜恭喜。”倒也不敢说钮祜禄氏总算是熬出头来了这样的话,她若是和钮祜禄氏平级,甚至比钮祜禄氏位份低,这话倒是能说一说。但她是贵妃,说人家被册封为妃是熬出头了,那不是在笑话人家吗?熬多年就熬一个妃啊?
所以她只兴致勃勃的问钮祜禄氏是不是要做新衣服:“内务府该是给你送新的布料了,今年流行十二幅的裙子,咱们回头做一样的来穿?”
钮祜禄氏忙点头应了:“我之前瞧着你有一件儿水蓝色的汉家裙子,也是十分喜欢,正巧内务府送的布料里也有水蓝色的,回头你将你那裙子的花样给了我?
”
说了片刻的话,钮祜禄氏就往年氏那边去了。
她这边刚走,塔纳就来了:“额娘,我正要找你,纺织厂那边这个月的账本已经送来了,本来按照之前的惯例,是三个月一送的,但上个月不是刚做了惠民活动吗?索性就连上个月的,一起送过来了。”
上个月的自然是不赚钱的,但是也并不能说亏本了。
做生意呢,其实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让货物流动起来,也就是说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你有进有出,维持一个平衡,才能在这上面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