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到底是没敢再言语什么……
七阿哥笑嘻嘻的:“我以前听额娘哼唱曲儿,总唱什么红星闪闪放光芒,不过额娘,为什么是红星?星星不都是明黄色的吗?”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额娘哄他睡觉的时候也会唱满天都是小。
不管是红色的还是黄色的,总这么提,那额娘肯定就是喜欢的。
耿文华抬手摸一摸他脑袋:“因为红色的星星更耀眼啊,额娘确实是很喜欢,你有心了,额娘多谢你。”
七阿哥很一本正经的点头:“额娘喜欢就好,也不枉费我挑选红色的宝石,额娘生辰快乐。”
耿文华点头,将红色的星星放在自己荷包里:“回头让人打一个簪子,将这星星镶嵌在上面,这样额娘一照镜子就能看见了,一看见就高兴。”
母子两个说了片刻的话,因着时候不早了,七阿哥就又忙回了阿哥所。
耿文华兴致勃勃的让人拿了纸笔来,自己开始画图,要打一个簪子,肯定是要她自己喜欢的样式才行。但她自己画了五
六张图纸,却是都有些看不中。
太细致的,倒是有些遮掩这星星的光芒了。
最后干脆只留下一个金簪,就像是打那种戒指托一样,将星星给镶嵌上去就行了,不用另外的点缀。她试着将星星往头发上放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倒真是闪亮的很。”
知春也忙捧场,夸赞了几句七阿哥的孝心。
内务府的动作还是很快的,于是耿文华这头发上,就忽然多了这么一个装饰。
胤禛来永寿宫,一眼看见,还有些诧异:“怎么……孤零零的这一个星星?而且是不是太大了些?”寻常做首饰,要做星星的,必然是小的,多的,放在一起金光灿灿,那才叫一个好看。
这孤零零一个的,胤禛几乎是从没瞧见过的。
耿文华伸手摸一摸,笑眯眯的:“七阿哥一番孝心,再者,我也确实是喜欢,我自己喜欢就成,何必管他人眼光呢?”
胤禛顿了顿,只好点头:“也挺好看,今儿是来和你商量塔纳的婚事。”
六阿哥已经成亲,宫里适龄的孩子也就剩下塔纳一个了。塔纳今年已经有十五岁,按照以前的惯例呢,都已经是指婚了要准备成亲了。就算是宗室里的格格,要抚蒙,也对是十三四就嫁过去了。
因着耿文华觉得太早成亲不好,胤禛登基之后,连选秀的年龄都改了,所以民间跟着改,女孩子也大多是及笄之后成亲。
满人不办及笄礼,但塔纳既然及笄,现如今就该将这婚事定下来。
胤禛还拿来了名单:“你和塔纳看一看,商量一番,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我,或者是让弘昼再去问一问就是了。这些个人,都是礼部精心挑选出来的,相貌必然是十分端正,身体也康健,身边也没什么不三不四的人伺候。”
总结下来就两个词,相貌人品端正,家世清白。
胤禛毕竟是亲爹,这唯一的女儿,他连抚蒙都舍不得,自然也不会给塔纳挑选个不怎么样的人家。
这些名单,不光是礼部查过,他还让侍卫也一一查了一遍儿。里面不光是有书生,还有武将,甚至文武双全的,就看塔纳喜欢哪一样了。
这样周全……耿文华也总算是有了一种另一只鞋子终于掉下来的感觉。
从塔纳过了十三,她就一直在忧心塔纳的婚事。
这么说吧,清朝并没有明确的女户这方面的律法,因为康熙年间呢,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康熙是学了不少汉文化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考虑,或者是因为大清人口太多了,不用再为生育率发愁了,或者是因为这样会给他们满人披上一层仁义礼智的人皮,反正就对于前朝的程朱理学,一方面是贯彻的更彻底,一方面是略加改动,让这些东西更适合于清朝的统治。
于是,什么贞节牌坊啊,烈女传啊,贞女传啊,这些东西大行其道。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别说是立女户了,寡妇再嫁都成了难事儿,死了爹娘成了孤女怎么办?赶紧找个人嫁出去。嫁了人死了男人怎么办?守着吧。
塔纳就算是公主,她不想嫁人,这事儿也有些行不通。
再者,就因为她是公主,所以她才万万不能不嫁人——上行下效,公主都能不嫁人,那有些势力的人家,女儿就不嫁人,长此以往,必然是要生出来些问题的。
耿文华就总在想塔纳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婚后日子会过的如何之类的。
想嘛,就是空想。现在,胤禛将名单给拿过来了。
耿文华决定自己先筛选:“这个年龄是不是有些太小了?太小了怕是不太好,自己都不成熟,如何会照顾女孩子呢?这个,是不是长得太矮了些?咱们塔纳穿上花盆底,都要比他高了,这站在一起能般配吗?”
吹毛求疵。
胤禛就这么一个感觉,他能拿过来,那定然是因为他查过了,并无什么明显的缺陷。
谁说年纪小就不会疼人的?男孩子嘛,因着要养家糊口,从小就读书受教育,那娶妻了,就是长大了,怎么就不会照顾人了?
还有那给个子高矮,谁天天在家穿花盆底呢?
但他很明智的不反驳:“那这两个就先排除了?”
“也不用,等塔纳来看看,说不定塔纳不喜欢个子高的呢?”耿文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算了,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喜好了,她做父母的也不能总什么事情都替她做主。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耿文华眼不见心不烦,将名单给合上,交给了知春:“给塔纳送去,她若是想去见见,趁着这会儿在京城,赶紧去见一见,若是有喜欢的,就先指婚,等过两年成亲。”
顿了顿,到底是怕亲闺女受委屈,又说道:“成亲也并不可怕,她自己有公主府,若是不愿意和婆家多接触,就住在公主府,若是日子过的不开心,有她汗阿玛在呢,和离也是小事儿。”
知春悄默默看胤禛神色,见皇上并不觉得娘娘说的不妥当,就忙接过来了名单,急匆匆往公主所送过去。
耿文华又说起来宫里的事儿:“顾氏接了自己娘家侄女儿进宫,那孩子有六岁了,聪明可爱,顾氏带来给我看了,我瞧着也喜欢的很,顾氏的意思是想让她宫里住半个月,再回家住几天。”
孩子到底是有亲生的父母,不好让孩子和父母太疏远。
顿了顿,耿文华说道:“回头等这孩子长大了,要嫁人,皇上不如封赏个爵位?”
胤禛笑道:“好,她陪着顾氏在宫里,也算是尽孝心了,回头朕就给个爵位。”
这会儿给更合适,因为给了爵位,就能表示是晚辈了,也不用担心长大了会在宫里传出来什么流言蜚语了。胤禛示意了一下苏培盛,苏培盛就将这事儿给记住了。
陆氏那边也是接了个娘家侄女儿进宫,不过,她接的这个是没有了父母的,父母双亡,往日里是跟着她大嫂在家过活儿。本来她挑选孩子进宫陪伴,这是个荣耀,就好像耿文华刚才提议的,那到最后必然是有些赏赐的,就算不敢奢求一个册封,那至少陆氏手里的东西也会留给孩子。
再者,在宫里长大,不说别的了,那规矩礼仪,在外面谁敢挑拣?日后嫁了人,她在这方面,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