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言而有信提出做孟霁的私属,沈介是认…… - 阿霁今天造反了吗 - 喻在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9章言而有信提出做孟霁的私属,沈介是认……

第79章言而有信提出做孟霁的私属,沈介是认……

“胡闹!”司马乂停下脚步,斥道,“罗尚再不济,那也是朝廷大员,如何能轻易杀之?”

孟霁当然不服气,“大司马都能随便杀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刺史为何不能杀?”

孟霁这话是没错的,不过她拿杀齐王司马冏的事来作对比,听起来就像是在说司马乂为了夺权,能残害骨肉至亲,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置家国于不顾。

这个指责实在严重,司马乂当然不能认下。

“孟明彻!本王爱惜你的才能,方对你一再容忍,却纵得你愈发颠越不恭!”作为刚刚登上权利巅峰的新晋摄政王,司马乂发怒的时候,气势还是很足的。

沈介心里却是暗叫一声要遭,须知道,孟霁此人,根本是不把皇权尊卑放在眼里的。

司马乂想要拿出上位者的姿态去压她,反而会激化矛盾。

果然,孟霁闻*言,神色也冷了下来,“我也以为长沙王是忧国奉公的贤王,昨夜才肯效死。”

司马乂再是从小被权力中心边缘化,那也是个实封的王爵,先帝的亲子、今上的亲弟,哪儿受得住这样的明嘲暗讽,当即气得是怒发冲冠。

他反身一脚,直接将一边的案几踹飞,各种文书、简牍当即撒了一地。

“孟明彻!你不要太过分!”

“明明是殿下言而无信!”孟霁也不甘示弱,一挺胸,一擡头,瞪了回去。

作为一个还在长个儿的少年人,孟霁的确是没有司马乂高的,不过她的气势未见得弱上半分。

眼见着这两个跟斗鸡似的在那儿对峙,沈介忙上前一步,隔开两人,拱手道:

“殿下,明彻所言,全为一颗公心,绝无对殿下不敬的意思。还望殿下海涵。”

“殿下素来虚心下士,岂是那等不容人的?”祖逖清了清嗓子,也来打圆场,“便是替换罗尚之事,殿下也没有说不答应,孟郎的性子未免太急躁了些。”

……话说得很好,但是孟霁就觉得哪里没对。

因为祖逖说这话的时候,谁都没看,反而是略微欠身低头,看起来特别谦恭有礼。

这就很不祖逖!

就在孟霁疑惑间,祖逖就着这个躬身的姿势,略微侧头,朝着孟霁挤了挤眼睛。

孟霁一愣,祖逖那个表情,分明是看戏看兴奋了!

难怪他不敢擡头!

司马乂并没有留意到祖逖的小动作,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见台阶就下,“祖主簿可有什么两全之策么?”

“以下吏看,倒的确有个两全的法子,”祖逖擡起头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之前的戏谑,“殿下如今立足未稳,的确不方便撤换罗尚,但是可以派一人持节前往益州,代罗尚统兵,岂不两下便宜?”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司马乂略略颔首,“依主簿之见,派谁去合适?”

“下吏以为,侍中刘沈忠义果毅,可担此重任。”

司马乂思忖片刻,终于点头。

“那就劳烦主簿代为拟旨,着刘沈假节,统益州罗尚、梁州许雄以讨叛,”司马乂顿了一下,又道,“荆州招兵的诏书,也一并写了吧。”

“喏!”祖逖得令,自去一边研磨写旨。

按说祖逖不过王府主簿,写旨的事,无论如何不该他来做。

可这不是经过昨夜一役,好多朝臣都罹难了吗,在重新任命官员填补空缺前,也只能辛苦辛苦主簿大人了。

司马乂说完,也不跟孟霁说话,只是背着手,似乎对背后的屏风产生了巨大了兴趣。

照这么看,人家司马乂根本就没打算食言而肥,这回理亏的就真变成孟霁了。

她跟沈介对视一眼,搓着手,蹭到了司马乂身后,诚心实意地道了个歉:

“适才对殿下多有冒犯,是我的不是。”

她见司马乂不吭声,便又意意思思地恭维了一下,“那个……不意殿下果然是忧国忧民的贤王。”

司马乂就没听过这么干巴的马屁,一时没绷住,差点破功,却又在转过身来之前,勉力挤出一个黑脸,“你要不会拍马屁,就别拍了。”

“不拍了,不拍了。”孟霁如释重负,连连摆手。

司马乂:“!!”

司马乂干脆不去理会孟霁,只朝沈介看去。

“涧松出自吴兴沈氏?”

“回禀殿下,介之郡望,的确是吴兴沈氏。”沈介的态度可就恭敬多了。

于是,司马乂也跟着和颜悦色起来,“可有中正品第了?”

“不曾有。”沈介的声音有些干涩。

按照晋廷的“二品系资”制度——

也就是以父祖的官品,来确定公卿子弟的中正品第。

沈介父祖已殁,身体又残缺,大抵是没有哪个大中正闲得没事,跑来给他定个品的。

而没有中正品第,自然也就没有入仕的资格。

祖逖刚写完最后一个字,听到这里,心中忽一动,意识到他家主公这是又生了爱才之心,遂搁下笔,插了句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