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如何善后我今日来,是想问夫人借儿子……
第123章如何善后我今日来,是想问夫人借儿子……
雍家自己就是当地大姓,雍由这一番话,简直就是把这些世家豪族的里子都给拽出来给孟霁看了,可以说是真站在孟霁的立场上,为她着想了。
但这一番推心置腹,显然没得到周公吐哺般的待遇。
雍由看了看几上的空茶杯,他都来了这么久了,愣是没有一个仆役来给他倒上一杯水!
不过这也不能怪孟霁怠慢客人,实在是今天情况有些特殊。
孟霁身边本来就没有丫鬟小厮伺候,而她的部曲眼下不是忙着接手少城的种种物资,就是忙着收拾各类辎重准备启程。
是以堂堂益州新主身边,竟是连个烧水端茶的人都没有!
但是,话又说回来,虽则礼数有缺,可这不更显得孟大王把他当成自己人了吗?
雍由那个严肃的表情就有些绷不住了,他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恳切相对,“依由之愚见,还是需要大王亲自坐镇,成都良贱方能心安呐!”
语毕,他站起身来,朝着孟霁一礼,便自去了。
雍由来这一趟,出了个难题就跑了,徒留孟霁一人,在座中蹙眉沉思。
直到大约一刻钟之后,奢阿呷急匆匆地入了堂中,进门便道:
“大王,出事了。”
“世家造反了?”孟霁还在冥思苦想,闻言几乎脱口而出。
“啊?”奢阿呷一愣,“不,不是,是收到牛鞞、武阳等处的消息,之前咱们打下这些地方,只是将李氏溃兵驱散就算了,眼下这些溃兵在当地到处惹事,欺凌百姓。当地县府又无力征剿,只好派人报来。”
简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孟霁觉得自己一个头变成了两个大。
……怎么打赢了还有这么多的事情等着她!
……赢家难道不是应该得到所有人的俯首称臣吗?!
然而孟霁到底还是按下心中的牢骚,将纷乱的思绪抓了回来,“此事难办,眼下这些溃兵都散入乡野之间,益州那么大呢,要想抓干净,一则咱们眼下兵力根本不够,二则……”
二则,她也没有时间去管这桩耗时耗力的事情呐!
她现在实在是归心似箭,恨不得马上就长翅膀飞回南中。
可这善后的事情,轻易马虎不得,稍有处置不当,她这一番努力,功亏一篑不说,也会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的祸患。
奢阿呷在旁边出主意,“益州百姓这两年流亡甚多,许多良田都已空置,如果将这些地分给这些溃兵……”
话音未落,孟霁便摆摆手,“这些陇上人自来了益州,便视益州百姓为猪羊,劫掠不断,同当地百姓间那都是笔笔血仇,就是给他们分地,当地村民能容得下他们吗?”
“自然是容不下,”奢阿呷眉头紧蹙,感慨了一句,“我记得沈郎君之前讲过,当日陇上流民滞留汉中,晋廷曾下令不许流民入蜀,怕是早就预测到了流民进入益州后会造成今日的灾难,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如此有远见。”
当奢阿呷这么说的时候,便露出了一丝向往的神情——
那样的高人定然能解他们今日的困局吧!
孟霁轻哼一声,冷冷道:“反正我去洛阳的时候,没见过这样的高人。”
奢阿呷见大王不悦,忙收敛了神色,“是。想来若是当真有这样的高人,怕根本不会轻易改弦易辙,放流民入了剑门关。”
孟霁没说话,只是站起来,在堂中背着手转圈圈。
奢阿呷忍不住就嘟哝了一句,“我就不明白了,若我是流民,既然当地根本容我不下,为什么不干脆回南中?便是回不去南中,做什么不来找大王?非得自己在外面单打独斗。”
正说着,便见孟霁脚步一顿,倏然扭头看过来,“正是这个道理!”
她像是想通了什么关节,那双本就很亮的眼睛更是放出光来,“我早该想到这个法子的!”
孟霁说完擡脚便走,在奢阿呷茫然的目光中,径直去了罗氏夫人的房中。
自那日李雄被俘后,孟霁倒并没有把罗氏夫人投入牢中,只是令人好生看管在她原本的房中。
孟霁进来的时候,罗氏夫人正靠在床头闭目养神。
她看起来不像上一次见面时,那一副将死之人的模样,可气色依旧不怎么好。
想来少城这段时间断粮,这个病号也无法好好将养。
“夫人的身体可好些了吗?”孟霁问道。
“败军战俘,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罗氏夫人这话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孟霁看得出来,她这态度里并无敌意。
“不是我横插一脚,李氏在益州依旧如日中天,罗夫人怨怪我吗?”
“技不如人,何必怪别人?”罗氏夫人神色依旧淡淡。
她甚至也不好奇,孟霁会如何处置她,今日又是为何而来,似乎在李雄兵败那一刻,她便抱了必死之心。
孟霁直接进入正题,“我今日来,是想问夫人借儿子一用。”
罗氏夫人一怔,终于诧异地睁开眼睛,“借儿子?”
“实不相瞒,南中现在出事情了,我得赶回去灭火,仲俊(李雄)年少烈气,勇武更胜乃父,我想跟夫人借这么一员勇将,助我平一平南中之乱。”
“你要招降我儿?你不杀我们?”罗氏夫人那只独眼就瞪大了,“这是为何?”
孟霁道:“因为罗夫人之前的承诺都做到了。李雄哪怕陷入困顿,也的确没有劫掠少城百姓。”
罗氏夫人苦笑了一下,“那也得有得劫,百姓的米缸早就空了。搜刮他们,还不如我儿去挖两个野芋头吃。”
“不论如何,我替少城的百姓多谢夫人大义。”孟霁说着,朝罗氏夫人郑重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