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舟车劳顿 - 三国:我与曹操互听心声 - 凛冽残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5章舟车劳顿

第206章舟车劳顿

刘琦是崇尚儒学之人,一向待人宽厚仁慈,温文儒雅。虽然心存疑虑,但本着礼尚往来的规矩,刘琦保持着应有的礼节与尊重。看到孙权的使者走进来,刘琦很快起身,走上前来,拱手行礼,恭敬地问道:“请问阁下是”

那人也是拱手回了一礼,答道:“在下鲁肃,字子敬。我家主公讨逆将军,闻听公子先君亡逝,不胜哀伤。特命我前来吊唁,以示慰问。”

鲁肃态度极其恭谨,刘琦心中不禁想道:

【难道孙权不计较复仇了?】

鲁肃又说道:“请公子前面带路,我想前往灵堂祭拜。”

刘琦赶紧说道:“阁下,请随我来。”

来到灵堂,鲁肃恭恭敬敬地进行着祭拜。

一番祭拜之后,二人回到前厅,坐下叙谈。

刘琦问道:“阁下奉命而来,想必不完全是为了祭拜先君吧?请问讨逆将军还有何事,还请阁下明言。”

鲁肃环顾四周,轻声说道:“请公子屏退左右。”

刘琦沉默片刻,轻轻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室内只剩下二人。

刘琦说道:“明人不说暗话,先生有话请直言。”

鲁肃严肃地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两家先君的恩怨,我们暂且不提,只说眼前。按理说,你才是荆州牧的合法之人。蔡瑁等人篡改遗命,废长立幼,有悖礼制,天人共谴!”

刘琦默然不语,因为他实在搞不懂,孙权的真实意图,故此不敢轻易接话。

鲁肃早就看出了刘琦的犹豫,于是也不催问,便自顾自地接着说道:“公子有心恢复秩序,却担心余力不足。”

“听闻刘玄德以仁德立身,招才纳贤,深得民意,且与公子交往友善。”

听到这里,刘琦开口说道:“不错,玄德叔父待我如亲侄,对我有大恩。”

终于看到刘琦的表态,鲁肃心中舒缓,接着说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谁知逆贼曹操,屡次驱逐刘使君,竟然使得刘使君流离失所。”

刘琦试探着问道:“阁下对玄德叔父如此称叹,不知有何想法?”

鲁肃答道:“倘若刘使君能够帮助公子,使得公子称心如意,我家主公讨逆将军,愿助一臂之力。”

刘琦沉思半晌,问道:“讨逆将军有何所求?”

鲁肃马上说道:“我家将军别无所求,只求公子许诺,两家和谐相处,互不侵犯。”

刘琦心中“嘿嘿”,别无所求?怎么可能?

不过,既然孙权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接受有何不可?

想到这里,刘琦又问道:“那子敬先生,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我准备前往襄阳,探知刘玄德近况,再做打算。”

刘琦一愣:“听闻曹操已经南下,阁下此时去襄阳,恐怕多有危险。还是不要前往吧。”

“无妨。”鲁肃说道,“我家主公,素来与曹操无仇怨。再说,我是前往襄阳吊唁,他们应该不会为难我的。”

刘琦关切地说道:“阁下一定要多加小心。”

鲁肃站起身来:“事不宜迟,我即刻动身,也好早些见到刘使君。”

刘琦赶紧也站起身来,拱手相送:“阁下,一路平安!”

鲁肃即刻离开夏口,逆流而上。不顾劳累,日夜兼程,生怕错过与刘备相见。

然而,世事难料,计划赶不上变化。

等鲁肃脚不离舟,舟不离水,气喘吁吁赶到南郡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

刘表的次子刘琮刚刚坐上荆州牧的宝座,还没过几天,竟然就已投降了曹操。

而势单力孤的刘备得知消息后,也从樊城南逃。

刘备是不是要去襄阳,鲁肃能不能在襄阳见到刘备?

想道刘备的处境,鲁肃心里很清楚,刘备不可能在襄阳停留,多半是继续南逃。

那么,刘备现在在哪里?他将要逃往何处?

电光火石之间,鲁肃也无法猜测到刘备的心思。

“走,顺着汉水往上走。或许我们在半道,就能够遇见刘备!”

听到主人的命令,鲁肃的随从不禁胆战心惊:“主人,现在前方肯定正在打仗。我们还是不要去掺和,就让曹操与刘备打个痛快。这样对我们江东不好吗?”

鲁肃生气的说道:“你们知道什么!曹操赢了,对我们江东一点好处都没有!相反,倘若刘备获胜,我们江东还可以从中捞到不少利益。”

随从说道:“能够为江东谋取利益,自然是好。可是若让主人前往战事前线,那就太危险了。”

“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鲁肃坚决地说道,“不用怕,我们只要多加小心便是。”

看到主人不惧危险,随从们也只能紧紧跟随。

他们挥动胳膊,拼命划桨。浆板激起的浪花,四溅飞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