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父子密谈(2)
第212章父子密谈(2)曹操问道:“怎样制造猜疑?”
曹冲笑道:“先从关羽开始。”
咦?曹操面露惊呀。
“不错,就是从关羽下手。”
曹冲的笑容,让曹操觉得不可置信。
“关羽?我当年对他那么好,他还是背弃我,还是去找刘备。你现在却对我说,还是要打关羽的主意?这怎么可能,你是想再看一次笑话吗?”
曹操边说,边气愤地捋着胡须。
曹冲连忙说道:“父亲误会了,关羽当然不会投降我们的。我们只是要激起他与刘备的矛盾,之后便可行动了。”
“哼,”曹操轻声说道,“关羽与刘备情谊深厚,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谈何容易!”
曹冲迅速说道:“不错,关羽与刘备关系非同一般,据说出则同舆,入则同寝,情同兄弟。可那是以前。”
“自从建安五年,关羽留在许都之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后来关羽回到了刘备身边,仍然向以前一样待刘备。”
“但是刘备对关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关羽或许没有察觉。或者是刘备不敢表现得太明显,毕竟关羽的心高气傲,已为世人所知。”
“哦,”曹操脸上露出了微笑,“竟然还有这种事?那你打算怎么利用?”
曹冲说道:“父亲,不如举荐关羽为江夏太守。到那时,刘备与张飞等人一看,为何关羽受到朝廷封赏,升为一方郡守?”
“而作为上司的刘备没有封赏,作为兄弟的张飞也没有封赏,作为首席谋臣的诸葛亮,同样没有封赏。刘备等人究竟会作何感想?!”
听闻此话,曹操深觉惊异:“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刘琦作何安排?关羽是否会接受任命,毕竟当年他是死活不肯接受我的任命?”
“父亲,你可以把刘琦任命为青州刺史,让他远离荆州,彻底断了刘琦对荆州的继位念想。”
“至于关羽嘛,他为什么不会接受任命?江夏太守,这可是一方郡守,有地盘,有实权。不论是从关羽的考量,还是为刘备着想,关羽一定会接受任命。”
曹操说道:“江夏郡那么重要的地方,划给了关羽,就等同于划给了刘备,我们以后还怎么从荆州东征扬州?”
曹冲笑道:“父亲,你知道江夏的重要,那孙权比我们更捉急。孙权想把地盘从扬州扩展到荆州,江夏就是他们的捷径。父亲你想想,现在把关羽坐在江夏,孙权要想过来,势必比登天还难!”
“至于我们要往东去,只需等待刘备内部哗变,这个时机应该不会太久。关羽的心高气傲,远非平常人能够承受!估计在关羽的眼中,除了刘备,便是张飞,恐怕没有第三个人!”
当下曹操与曹冲父子俩,商议了刘备的对策。接下来,便是继续探讨对于江东孙权的对策。
不知不觉,二人就密谈到了深夜。
次日,曹操在江陵城内,召集文武大臣议事。
曹操首先对贾诩说道:“文和昨日所言,我认真地考虑再三,确实是正确的。我昨日之言,确有不妥。以我军如今的形势,不宜与孙权开战。”
“荆州新近归附,急需休养生息。”
听到曹操的话语,贾诩深感惊讶。
昨天贾诩一番言语,原本就不报指望,毕竟曹操对自己的意见向来不是很重视,被拒绝不以为奇。
所以贾诩并未放在心上。
想不到,曹操竟然在众人面前,向贾诩道歉!
这着实令贾诩感到意外,也令所有人感到意外。
曹操代王命,封孙权为会稽侯,领扬州刺史。另外诏令孙策之子孙绍,承袭孙策的爵位吴侯。吴侯原本是孙策的爵位,现在封给孙绍,可以挑起孙权与孙策派的矛盾。
曹操听从曹冲的建议,让桓阶、周不疑以朝廷之命出使江东。当年孙坚战死之时,正是桓阶冒死向刘表请求,将孙坚遗骸送回吴郡安葬。因此对孙权来说,桓阶也算的是有恩之人。
桓阶会见孙权,周不疑会见庞统。宣布对孙权的任命以及曹操给孙权的亲笔信,希望曹孙联合,打击刘备。
鲁肃与孔明辞别了刘备等人,登上轻舟,顺江而下,径直朝柴桑而去。
二人便在舟中商议。
鲁肃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你等下拜见孙将军时,切不可说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不须子敬叮咛,我自有对答之语。”
轻舟顺风顺水,一路也无关卡阻碍,诸葛亮一行人很快便抵达柴桑。
等到船舶靠岸,鲁肃请诸葛亮到馆驿中暂歇,自己则先去见孙权回话。
此时的孙权,正在议事厅内召集文臣武将议事。
侍从匆匆来报,鲁肃回来了。
听闻鲁肃从荆州返回,孙权大喜,命人即刻让鲁肃进来。
一看到鲁肃,孙权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子敬,你此次前往荆州,所探消息如何?”
鲁肃连忙说道:“回主公,已知大略,请容我稍后一一回禀。”
就在这时,使从又匆匆进来通传:
“禀将军,曹丞相派来的使者到了。”
孙权一愣,大厅内的众人皆是一愣:
“曹操派使者来了?他究竟想做什么?”
鲁肃赶紧问道:“曹操派人来,那绝对是来者不善。主公不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