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碧眼儿不简单 - 三国:我与曹操互听心声 - 凛冽残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9章碧眼儿不简单

第210章碧眼儿不简单就在刘备一行人夺路而逃的时候,江陵城内则是一番热闹景象。

还在前往江陵城的路途中,曹操就很不高兴。

经过如此艰辛的追赶,仍然没有抓住刘备等人,曹操的心中异常气愤。

他心中大骂:

【我手下的人,肯定是奋力追赶了!一定是荆州的官员没有给予配合,尤其是蔡瑁的水师,没有尽力追击拦截关羽,致使关羽半道截走了刘备!可恶可恨!】

曹操看着等候在江陵城外的荆州官员,心里的恨意尤其浓厚。

站在江陵城下,曹操斜睨着文武百官,藐视着民众百姓,脸上一点高兴劲儿都没有。

曹操的车驾缓缓进城,曹操对身边的谋士问道:“我军如今夺得江陵城,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众人早就察觉曹操的脸色不好,都知道是因为曹操没有抓到刘备的缘故,于是都默然不语,没有谁敢第一个答话。

曹操的目光开始搜寻。

许久,曹操的目光落在离自己较远的贾诩身上。

【嗯,就你了。你这个狡猾的老头!反正你说的话,我听与不听,你也不会太在意。】

想到这里,曹操缓缓问道:“文和,你以为如何?”

说实话,作为曹操文人集团的边缘分子,贾诩早已习惯。这一辈子就在边边角角的夹缝里生存,贾诩自感生存不易,唉,活得不容易!

尽管脖子上是聪明绝顶的大脑袋,贾诩却一直奉行“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金玉良言,不到万不得已,那绝对是三缄其口。

眼看着曹操的目光四处梭巡,贾诩就知道,这道目光最终肯定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果然是这样!

被曹操点名,贾诩知道逃不了了。

贾诩思虑片刻,缓缓说道:“丞相,你亲率大军,不远千里万里,长途跋涉,经历大小战事无数,最终才抵达江陵。”

“丞相辛苦,将士们亦是辛苦,应该让三军将士原地休整。另外,丞相初到荆襄,应当收买人心,安抚百姓,任命官员,令其安心,使其皆能尽心尽力归顺丞相。”

曹操脸上浮现不悦的神情:“刘备经历新败,已几乎没有抵抗能力。难道不应当是乘胜追击,将他一网打尽吗?为什么还要在此耽搁时日?!”

看到曹操脸上的阴晴不定,曹冲心中暗自着急:

【曹老板,将士们千里追击,早已是疲惫不堪;就算你逼迫着他们,恐怕也难以追到!再说了,现在刘备一行人,已经接近孙权的地域。】

【倘若我军继续追击,那就要与孙权开战!江东水师厉害,我军却是骑步卒,全无优势可言,实乃兵家大忌!】

【不如以荆州为跳板,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最终还是可以大获全胜。】

【贾大夫言之有理,曹老板为何不听?!】

曹操就是这么一个人:永远相信自家人,外人说得再好,做得再好,始终比不上自家人!

尤其是这个自家人还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

曹操随即露出笑容,缓缓说道:“文和所言,甚合我意。那就这么办吧。”

说完,曹操命令车驾加快速度,进了江陵城。

只留下一脸懵逼的贾诩,呆呆地站在原地。

曹操的变化太快了。

刚刚还是一副责备自己的嘴脸,可转眼之间就变成对自己的欣赏。

这个变化,贾诩表示跟不上!

曹操进入江陵城后,马上吩咐人,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安抚民众,稳定民心。

此项事务完成之后,曹操又命令,将受到刘表陷害而被关在牢狱之中的一大批文人释放。

对其中有才能的文人,加以任用。其余众官,各有封赏。

安抚之事完毕,接下来便是讨论是否继续追拿刘备的事情了。

曹操对众将商议道:“如今刘备已投江夏,只恐他会与江东孙权结连,成为我军顽疾,应当用何计策破解?”

荆州别驾刘先劝道:

“如今道路上尸骨暴露,恩惠的施予尚不普遍,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下令掩埋尸骸,以显示您为死者伤痛的爱心,此乃仁慈之举。”

曹操与刘先早有交往,曹操对刘先的印象不错。如今听刘先这么一说,曹操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是内心想想,也觉得刘先所说甚有道理。

曹操答道:“始宗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刘备流窜,若不趁机消灭,只恐日后做大,难以根除。”

随即曹操又问道:“公达,你有何计策?”

荀攸已经许久没有为曹操出谋划策,因为曹操不想问他。

所以今日突然被曹操点名,荀攸一开始还有些吃惊,但很快便回过神来。

荀攸说道:“我军如今兵威大振,应当遣使将檄文发往江东,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擒刘备。待事成之后,共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

“孙权收到檄文,必定惊恐万分,自然会前来归降。如此大事可成!”

曹操听完荀攸的这番话语,非常高兴,随即就要兴兵点将,攻伐孙权。

曹冲心中大惊,不知道为什么荀攸要给曹操出这样的主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