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这声儿一出,甭管是外村人还是沈家村人全都被吸引了过去,就连摆摊的婶子和小哥儿都不例外。
沈家村晒谷场上乌压压的全是人,那些牛车都停在了土路上头已经停不进来了,还有不少牛儿被拉着将牵绳子栓在了周边的树上,土路边上的杂草倒是成了这些牛的口粮,相当于顺便给沈家村这一片地方除除草。
村里的孩子最多见的也就是村长家和沈汉三家的牛儿,哪里还见过这么多牛,竟然足足有十几头!那牛车拉来的人都是整整一车的,村子里简直不能更热闹了!
先前“若斗”确实是提高了沈家村木工厂的影响力,上次“若斗”头一次开售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人来呢,但是今儿过来的人已经比上一次多出了一倍!
村长看着这么多人来,脸都要笑烂了,村里的晒谷场以前是村里最中心最大片的位置,看来以后肯定要准备换个更大的地方。
各个村子的村长都站在了前头,看着木工厂棚子前摆着的东西。
沈家村木工厂延续了上一回的仪式感,将那“丰粮筒”上盖上了红布,边上摆着一块油布垫在地上,还有两个箩筐,里面装着的就是冬小麦的种子,满满登登。
村长同族老们还有几个年轻汉子站在一处,沈若便进了木工厂棚子里头去瞧顾允写字,外头的事儿村里人能顶住,有了先前那一回他们都有了经验了,倒是不用沈若在边上瞧着。而且要说的话,还有那些介绍以及演示,昨儿已经排练过了一遍。
要是真的出了错也没事,村里脑子灵活的人也不少,能做到临时救场。
唯一要多注意的事情就是过来的人太多,要维持好秩序,不然一乱就容易出事故。所以村里不少青壮年汉子都过来自发帮忙了。
有人帮着看客人们带过来的牛和牛车,有人在边上用竹筒装水客人们可以随意取用去喝,这也是延续了上一回沈若的做法,叫客人们过来能舒心些。
这回客人们倒是没有像上一次脾气那般着急,知道马上就要开始介绍了一个个的就静了下来,打算听沈家村村长说话。
沈村长站在了红布前头,示意那个敲锣的汉子停下,随后扬声开口道:“各位,咱们又见面了。昨日召集大家赶在今日过来是有一样新发明向大家介绍。”
“昨儿个我的儿子们应当同大家说过了,这新发明是由咱们沈家村最杰出的两位后辈沈若和顾允想出来的新东西,能叫咱们大家伙儿播种时候更省力,只要走一道就能种下三列。原本播种一亩地得要两日,用了这东西之后,不要半日就能成!”
村长说起这个来眉飞色舞的,从里到外都透露着对这东西的满意程度。
周围人先前已经听过一遍了,但是沈家村村长的儿子要去许多地方告诉这消息,往往到了一个村子同村长只说上几句,就得立刻驾车走了,所以大家虽然听了但又像没完全听。
这会儿听到沈村长洋洋洒洒说的一番话,顿时也跟着激动起来。
“半日不到就能播种完一亩地?世上竟有这种好东西?!”周围人纷纷惊讶道。
但是对沈村长的话确实是深信不疑的,毕竟沈村长的儿子昨日来传话的时候说的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他家自家的水田已经播种好了冬小麦,这东西已然试验过了是好用的,所以才来通知大家。
沈村长微微一笑继续道:“昨儿个犬子已经同各位说过了,这东西好不好用之后能叫大家伙儿来评判,要是觉着不好用,咱们不收钱!”
周围人又是一阵大呼,不好用不收钱?看来沈村长对这东西是十分有信心了,荷塘村村长第一个响应喊道:“成啊沈老弟,你倒是别卖关子了,赶快掀了红布叫大家瞧瞧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东西!”
“就是啊,咱们可都是把村里的牛儿都给牵来了。”周围人现在是完全不淡定了,沈村长越说大家就越抓心挠肝,结果他还在这儿慢悠悠卖关子,叫人恨不得自己上手去掀。
沈村长哈哈一笑:“着什么急啊,明儿才是播种冬小麦的正日子呢,要是觉着好用你们买走了,明日可不就能直接用上了?”
“对对对!诶唷你快掀!”
荷塘村村长是带着不少银钱过来的,他们村里也跟着来了一波人,自从家家户户都买了“若斗”之后,他们村子已经成了木工厂的忠实客户,隔三差五就有人过来定的,倒是将这东西送了不少给亲戚去,过节的时候还能当做节礼,别提多体面了。
他们今日过来就是瞧瞧这东西到底有多好,要是很好自家要带一个,还要买个送给婆家岳母家去,这可比送别的什么东西要讨喜多了。
沈村长也不再继续卖关子,将好处说完了,便直接抬手将红布给掀开了。
一个绑在犁上头的木制的筒子映入眼帘,瞧着还挺奇怪的造型,大家从没瞧见过这样的东西。
沈村长介绍道:“这东西原本咱们喊作’播种筒子‘,但我嫌这名字不大好听就喊咱们村顾秀才重新取名字了,现在这东西叫做’丰粮筒‘,用上它便能叫粮食丰收!”
“’丰粮筒‘这名字好!”周围人听了都连连点头,农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无病无灾能叫粮食丰收,只要丰收了那便能将日子给过好,那些老一辈经历过灾荒的更是,没人不想“丰粮”的。
边上跑来跑去兴奋的小孩子都没忍住拍起手来,家里大人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一时间热闹极了。
“各个村能主事的人可以上前来瞧瞧,我教一遍用法,之后咱们去试验一番我说的是不是真,叫大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好?”沈村长摸着胡须笑道。
“好!”
很快就有不少村长和各个村里有能力的汉子聚拢过来,沈村长亲自给他们演示了一下如何开启,如何装入麦粒种子,如何关上。
上前的这些人还能自己上手摸摸看这东西。
虽然是木制的但上面一点毛刺都没有,是已经被细细打磨过的,等以后用的久了还能包浆,会变得更加光滑,现在瞧着还是很新。
他们瞧着这东西竟然是绑在犁上头的,更是好奇地不行。难道这东西不用人来推着走,而是用犁地的方式来播种吗?!
荷塘村村长顿时有些豁然开朗,难怪了,难怪先前来通知时候说的是叫他们村里能带上几头牛就都带过来。
这播种竟然不用人亲自来播了?
他激动地摸了摸那“丰粮筒”,又去拉沈村长的手:“沈老弟,用了这东西就不用咱们亲手播种子了?”
过来的人对种地的事儿都老练,瞧见这组合约莫就能猜出用法来了,荷塘村村长一问,大家的视线便都看了过去。
沈村长笑着点点头:“没错,若哥儿说了这叫’器械播种,解放双手‘,不过呢,犁地播种的时候还是需要抓着这两处把手免得站不稳当呢。”
“!!”一听这话大家都很惊讶,原本他们猜想过能叫播种更加快速的东西也许就和“若斗”上那木箱子似的能直接抱着走,然后种子往下漏一类的,却没想到竟然都不用自己搞,甚至还不用自己走?!
这听起来也太省力了吧!
“走吧各位,咱们去田地里试验一番,叫大家都能上来试试这东西好用不好用。”沈村长招呼道。
大家跃跃欲试,立刻去牵了村里带过来的牛儿。
沈家村的村民总动员,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来了一个汉子主动带着一头牛和那些别村的人往自家的农田去了。
乌压压的人很快便被大家分流带走,牛并不多,但所有人都想看看那“丰粮筒”下到田里是不是真有沈村长说的那么好用,所以外村人全都走了。
本村人想要瞧热闹的也跟去,晒谷场上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还在这儿兴奋地聊今日的盛况呢。
木工厂当中,制作“丰粮筒”的工人还在继续忙碌,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个了,但是这东西好用保不准有人想要多买,所以最好是能多做些就再多做一些,毕竟明日就要开始播种冬小麦了,几乎这一大片所有的村子都要开始,需求量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