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灭顶之灾 - 焦骨错 - 直笔刑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焦骨错 >

第十七章灭顶之灾

甘南境内,昨日才刚落了一层霜。

立冬刚过,曲凉郡郡守姜世忠就下到乡里体察民情去了。

简朴的马车在官道上行着,前后只跟了三四个仆从,地上的新霜被车轮和脚步碾碎,眨眼之间便化作了泥泞。

“大人,今日天气不好,路也难行,您何苦还亲自来一趟。”

马车不大,正坐着两个人,说话的便是姜世忠最信任的家臣王悯,现任曲凉郡治下冯县县令,今日是特地陪着姜世忠下到其治下冯县叶村来视察的,实则这叶村因着他治理的原因便可先行打点好一切。

姜世忠如今不过才是不惑之年,便任一城郡守,背后更有甘南姜氏,那可是与当今皇帝姜元昭连着宗的姜氏,一时风头无两,身份贵重,却宅心仁厚,体恤百姓,更是时常到乡间视察,与百姓相谈,甚得民心。

而他此时正在闭目养神,对自己手下这番相劝却是不为所动,只突然掀开了帘子,窗外没有早春的盛景,夏至的绿林,只有道路两旁已经染上白霜的树林野草,一片萧索。

“如今时节,没有林荫可乘凉,也见不到有农侍弄庄稼,倒是遗憾了。”

王悯听见这话,就知道自己这位大人遗憾的是什么。年初时候恰逢陛下寿辰,他忙着备礼进宫贺寿,却忘了值播种时节他应当下乡劝农,与百姓树下聊问农事,只有现在得了些空才能来巡视一番。

“这孟村百姓若是知道大人如此惦念他们,倒是没有遗憾了!”

“哈哈哈哈,你啊!”

王悯假装没听出来姜世忠心思,而是巧妙地点出来此行目的,让姜世忠回了神,对着他笑了起来,心情很是不错。

岂料此时马车正好经过一个拐弯,那山壁之上突然掉落下来一块巨石,滚得又快又急,竟直直地朝那马车撞去。

不过转眼之间,就见那马车被巨石砸中,又连带着被掀翻在地,把姜正忠摔了出来,脑袋磕在了路边碎石之上,晕死了过去,瞬间不省人事。

一行人不紧不慢地离开姜府,现在又着急忙慌地赶回曲凉郡城内。

曲凉郡,姜府。

“快来人啊!”

“老爷这是怎么了?”

“快!快请大夫!就去请那杏林堂的朱大夫!”

“老爷今日出巡,在前往叶村的路上遇到飞石,当即就被砸昏了过去,出了好多血啊!”

因为王悯也在车中,同样也被摔得不轻,但是比起姜世忠,他至少还能扶着脑袋走路。所以就让小厮先把姜世忠送回府中,自己随后跟上。<

“属下见过夫人,都怪属下护卫不力,这才让老爷受了伤。”

王悯是姜世忠家臣出身,后来虽然做了县令,但也是仰仗姜世忠提携,他本就是护卫姜世忠的,身上有些功夫,如今直接跪在姜世忠床前,向一旁焦急不已的姜夫人许氏请罪。

许氏看向他,见他头上也有着一个骇人的伤口,一腔指责的怒气还是压了下去。

“起来吧,你说,老爷出门时好端端的,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王悯又磕了个头,一脸愧疚道:

“的确是路遇飞石,未曾看见有人在附近,我先让人送老爷赶回来,现在已经派了人赶到那里,是意外还是人祸,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许氏闻言放下心来,转头看向床上依旧不省人事的姜世忠,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朱大夫来瞧过了,说老爷的头受到重击,恐怕有瘀血,施过了针,须得等到瘀血散尽了才能喝的下药。”

王悯闻言点了点头,一脸忧心忡忡地看向姜世忠,却没再说话。

夤夜,姜府灯火通明。

许氏领着一双儿女依旧守在姜世忠床前,床上那人还是没有要醒过来的起色。

“姜玥那丫头呢?如今出事的可是她亲叔父,她还像以前那样子天天跑出去乱逛?”

一旁的姜钰听见这话,只给她二堂姐打抱不平:

“什么出去乱逛,今日是大堂姐的忌日,她自然是去祭奠亲姐的。”

许氏听见这话,面有怒色却不敢说话。

倒是姜家三少爷姜宝玉,偏偏多了一句嘴:

“大堂姐那么厉害,没想到会英年早逝。”

这话把许氏说得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她看向一边,原来竟是窗户打开了没有被关上,此时正一阵一阵地朝里刮着冷风。

“来人!快把窗户关上!”

许氏连忙吩咐下人来关窗,直到那窗户合上的声音传来,才稍稍放心。

自己儿子口中那个大堂姐,就是姜世忠长兄姜世桓的长女,真正的姜家嫡长女,姜瑾。

她生来命里带煞,娘胎时起就带有三分狠厉,一双三角眼,纵然容颜不俗,也叫人看了会生出几分畏惧来。又加上她性格沉闷,不爱说话,不喜欢学闺秀的规矩,却整日往外跑,姜府长辈里没几个人喜欢她。

后来姜世桓夫妇外出遭了意外,她和幼妹难以在府中立足,直到她后来自请入宫,为曾经的太后,也就是现如今的皇帝陛下办事,才得了这姜府如日中天的局面。

八年前姜瑾为陛下办差时因为贪功冒进,出了差错,也送了命。还好当今陛下宽宏大量,不计较这些,反而对她予以嘉奖,在姜家祖祠所在的宁园也为她修了衣冠冢,赐予哀荣,善待姜家。

只是那一次,死了太多人了。

连许氏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后背发凉。

心头默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丢给自己儿女一个责怪的眼神,好像是在指责他们父亲病重,却兀自闲聊,真是没有半点孝心可言。

姜家二房这对兄妹极有眼力见,见自己母亲如此态度,也噤声低头了去。

等到他们母子三人离开,这屋内的烛火也熄了一半,只留下几个下人在门外守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