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与晋王的斗争打响
高玄澈处理完郑师师后,对沈将军说道:“此次多亏你与本王提前设下圈套,才将这奸人一举擒获,否则不知还会生出多少事端。”
沈将军拱手道:“王爷英明,早有察觉郑师师的异常,我等不过是配合王爷行事罢了。只是这背后主使,想必另有其人。”
高玄澈眼神冷峻,“哼,本王心中已有怀疑对象,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叶朝颜听闻此事后,心中也有些后怕,她对高玄澈说道:“王爷,此次府中发生如此凶险之事,往后定要加强府中的守卫,以防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高玄澈温柔地看着她,“你放心,本王自会安排妥当,不会再让你和腹中的孩子受到任何威胁。”
晋王那边得知郑师师行刺失败且被擒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蠢货,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一脚踢翻了椅子,谋士在一旁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晋王来回踱步,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想个办法扳回一局,否则沈剑始终是个心腹大患。”
谋士小心翼翼地说:“王爷,如今高玄澈必定加强了王府的戒备,再派人潜入恐怕难有胜算。不如从其他方面入手,削弱高玄澈的势力。”
晋王眼睛一亮,“你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谋士凑近,低声说道:“高玄澈在朝中威望颇高,我们可以在朝堂上散布一些不利于他的谣言,让皇上对他产生猜忌。”
晋王摸着下巴,“此计可行,你即刻去安排,务必将事情办得隐秘些。”
而在大牢中的郑师师,整日以泪洗面,她后悔自己一时贪念,听信了晋王的计谋,落得如此下场。
她想着如果当初没有答应晋王的要求,说不定还能在王府继续生活下去,虽然不能回到现代,但至少衣食无忧。她心中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出去,一定要重新做人。
高玄澈经过此事后,更加谨慎地处理府中的事务,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动向。他知道晋王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有后续的动作。他与沈将军商议,决定加强与朝中几位忠良大臣的联系,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叶朝颜的肚子也越来越大,高玄澈对她更是关怀备至。他亲自为她挑选各种滋补的食材,还请了最好的大夫随时待命。
朝堂上,晋王散布的谣言开始慢慢传播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开始对高玄澈产生了怀疑。皇上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他将高玄澈召入宫中,询问此事。
高玄澈不慌不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向皇上禀报,还拿出了郑师师行刺的证据。
皇上听后,心中的疑虑消除了不少,他对高玄澈说道:“朕相信你不会做出不忠之事,但你也要小心谨慎,莫要让小人有机可乘。”
高玄澈跪地谢恩,“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
而另一边,远在
北戎族的首领也得知了沈剑在高玄澈王府养伤的消息。他深知沈剑是个强劲的对手,若不趁此时机将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北戎族首领召集了几位心腹将领,商议对策。
一位将领提议道:“首领,如今沈剑在高玄澈的保护下,我们难以直接攻入王府。不如我们派一支精锐的小分队,乔装成商人混入京城,找机会潜入王府行刺。”
另一位将领则摇头道:“此计太过冒险,京城守卫森严,我们的人一旦被发现,不仅行刺不成,还会暴露我们的计划。而且高玄澈向来谨慎,王府的防守必定严密。”
北戎族首领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我们不能只盯着王府,高玄澈虽然保护着沈剑,但他也有不得不出席的场合。比如朝堂议事,高玄澈身为王爷,必定要进宫面圣。我们可以在他进宫的路上设伏,劫持沈剑。”
将领们纷纷点头,觉得此计可行。北戎族首领立刻开始部署,挑选了五十名最精锐的勇士,让他们日夜操练,熟悉京城的地形和高玄澈的出行路线。
与此同时,高玄澈也从眼线那里得知了北戎族有异动的消息。他意识到,沈剑的安危依旧是个大问题。他找来沈将军,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沈将军说:“王爷,北戎族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守,应该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计划。”
高玄澈点头道:“我也有此意,但如今朝堂上晋王散布谣言,皇上对我已有疑虑,此时不宜大动干戈。我们只能在暗中加强防备,同时密切关注北戎族的动向。”
两人经过一番商讨,决定增派暗哨,在王府周围和高玄澈进宫的必经之路上布下天罗地网。一旦发现北戎族的人有异动,立刻发出信号,将他们一网打尽。
叶朝颜虽然身怀六甲,但她心系府中安危,主动提出协助高玄澈处理一些府中的事务。高玄澈起初并不答应,担心她劳累,但叶朝颜坚持道:“王爷,如今府中事情繁多,您一人操劳太过辛苦。我虽然行动不便,但也能帮上一些忙。而且我也想为府中出一份力,保护我们的孩子。”
高玄澈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便答应了她。叶朝颜每天坐在书房里,帮高玄澈整理文件,记录事务。她做事认真细致,将书房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高玄澈能更高效地处理事务。
在朝堂上,晋王散布的谣言越来越多,一些大臣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
高玄澈的几位忠良好友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指责晋王是在恶意中伤。但晋王却狡辩道:“我只是将听到的消息如实禀报,并无恶意中伤之意。若高玄澈问心无愧,又何必害怕这些谣言呢?”
朝堂上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皇上也为此事心烦意乱。他再次将高玄澈召入宫中,严肃地说:“高玄澈,如今朝堂上对你的议论颇多,你要给朕一个交代。”
高玄澈跪地,不卑不亢地说:“父皇,儿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半点不忠之心。这一切皆是晋王的阴谋,他想要削弱儿臣的势力,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儿臣恳请父皇明察。”
皇上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摇。但此时谣言已经传开,他也不能轻易相信高玄澈的话。
他对高玄澈说:“朕会派人调查此事,在此期间,你要安分守己,莫要再惹出什么事端。”
高玄澈无奈地退下,心中明白,这场与晋王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要尽快找到证据,洗清自己的冤屈。
高玄澈回到王府后,立刻召集沈将军和几位谋士商议对策。沈将军说道:“王爷,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到晋王散布谣言的证据,只要有了证据,皇上自然会相信您的清白。”一位谋士接着说:“我们可以暗中调查晋王的手下,说不定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有用的线索。”高玄澈点头道:“此计可行,你们立刻去安排人手,务必小心谨慎,不要打草惊蛇。”
与此同时,北戎族的精锐小分队已经乔装成商人,悄悄潜入了京城。他们在京城中寻找着高玄澈进宫的最佳伏击地点,并且密切关注着王府和高玄澈的动向。
叶朝颜在府中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四处打听关于谣言的消息。
她找到了几位与晋王有过节的大臣,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一些晋王的阴谋线索。她急忙将这些线索告诉了高玄澈,
高玄澈大喜,说道:“颜儿,你立了大功。有了这些线索,我们就有了突破口。”
经过几天的调查,高玄澈的手下终于找到了晋王散布谣言的证据。
原来,晋王买通了几个朝中的小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散布不利于高玄澈的谣言。高玄澈拿着证据,再次进宫面圣。
皇上看到证据后,勃然大怒,他对晋王的行为感到十分失望。他将晋王召入宫中,严厉地斥责了他。
晋王狡辩无果,只能跪地求饶。皇上念在他是自己的儿子,没有对他进行过于严厉的惩罚,只是削减了他的一些权力,并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高玄澈成功洗清了自己的冤屈,朝堂上的议论声也渐渐平息。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北戎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他继续加强王府和京城的守卫,同时密切关注着北戎族小分队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