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报考
哪怕是在三十年以后,国内一本院校都会向国家级贫困地区倾斜,有些地方更是过了一本线,只要是农户,直接无条件+60分。
可真没必要去羡慕什么。
就即便是在这样的政策下……
偌大的一个学校,每年高考的人七八百人。
但是,能够享受加六十分福利的人,基本不超过十个……
有人信么?
的确有很多人不信。
但这就是事实。
教育是不平衡的,从古至今。
所以说,对比地区也就没意义了。
真正想用、能用且用得上这个bug的人,可能会早早的在高考之前,把孩子的户口挂到一个有政策的国家级贫困县,或者干脆挂到了最西边的地区,然后在家这边接受培训老师的补习,考试的时候轻轻松松上清北。
这里,属于简单模式。
当然,也可以直接更换国籍,比如去新加破等地。
等到了高考的时候,再报名国内顶级高校,到时候有‘外国’人光环加持,也就考考三岁小孩的中文罢了,太简单了。
这……是躺平模式了吧?
当仁不让。
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
这也是为什么,未来出现一个寒门贵子,会有媒体争相报道的缘故。
为什么?
稀少啊!
寒门考个一本都顶天了。
更别说是985高校了。
至于最顶级的清北?
算了吧。
上了那种高校的学生,家中不是教师教授,便是公职人员,怎么说也是舍得给孩子一年就投资大几十来万的那种中产阶级了。
当然,这里说的千禧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