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波澜起景黛同心谋,降书……
萧景衍见状,接了茶进屋哄黛玉,“不说她们,便是我也要听玉儿的。”
“我哪敢使唤堂堂代国公府的世子爷。”说着,黛玉笼着手炉侧过身子。
“是我上赶着让玉儿使唤。”萧景衍再度起身,“玉儿喝口茶歇歇,我替你研墨可好?”说着,再度将茶递出。
黛玉接了茶,看着他挽袖研墨,动作赏心悦目,抱着手炉坐到一旁道:“户部那些人真该请哥哥开一门课。”
萧景衍动作不停,余光见她偷笑,明白玉儿是打趣他,“请我只能说明他们有眼无珠,不知玉儿才是真佛。”
黛玉挑选笔架上毛笔的手一顿。
真佛?
怕是只有哥哥与爹爹才会这样想,那些人可是整日拿牝鸡司晨上奏,“什么真佛,在他们心里我不过是个外来和尚。”
朝中那些争吵,他也没少听。
若论才华,那些哪个比得过玉儿;论功绩,玉儿更是开疆拓土。
一群顽固不化的老匹夫。
只西南与边疆想攀附的人家送女儿入学,消息还是传的不够广。
萧景衍见她在白玉狼毫笔和另外几只比较,伸手空点其中一支,“玉儿可知外来的和尚才最厉害。”
黛玉略一对比,选了萧景衍点的那支,仰头看他,“这话怎么说?”
萧景衍将宣纸铺好,“玉儿可知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
当年离家时,她所带书籍中便有这此书,书中记录一百多国地貌、风土乃至民生国策。
黛玉明白哥哥是想说当年玄奘法师乃是偷渡,无一人支持,却取得如此成就。
她如今有功绩,更有人支持,鲸鱼要好上很多,“哥哥说错了,玄奘法师算不得外来和尚。”
“好,是哥哥错了。”萧景衍快速认错,又是斟茶又是推磨。
黛玉嗔他一句没脸皮,提笔写下一副牌匾,又在萧景衍伏低做小的言语攻势下写了两幅对联。
当夜萧景衍亲自换下门斗上的字,仰头看着斗方上新换的三个大字。
一时春回来禀,周遭几国借着朝贺大朝开疆拓土恭贺新禧的使团开始接触仅存的几位原茜香王族后裔。
萧景衍点点头,“速速拿到几位王子勾结的证据。”
既有不臣之心,还是一同料理的好。
春回明白自家小主子再容不下这些蹦跶的番邦小国,应声而去。
不过两日,春回便拿到确凿证据以及几位王子、王女的信物。
萧景衍并未瞒黛玉,当初听闻使团来前,黛玉便说过这些人来者不善,务必小心提防。
此刻见了证据乃至信物,黛玉想着前几日召他们年后回京的消息中并未提派哪位大臣接管。
周遭几个小国眼下便动了心思,若她与哥哥回京,怕是会再乱起来。
因利益便发动不知输赢的战争,百姓何其无辜。
沉吟一瞬,黛玉下定决心道:“哥哥,我有个想法。”
萧景衍看她一脸纠结后开口,心中有了推测,“我也有事要求玉儿,不如咱们一同写下来,看看可是一件事?”
黛玉无有不应的。
两人分站两端,各自提笔,少顷写完交换。
看着对方写的计策与自己所想一致,不外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人相视一笑。
有信物在,加之黛玉一手以假乱真的笔记,当联合出击的密信送回时,无一国质疑。
更甚有见此次如此顺利,偷偷给北疆诸多部落去了信,扬言此次乃是挫败萧家,瓜分大朝的良机。
殊不知,这些信全部被早给自家哥哥通过信的萧景行看过后又‘原路送达’。
自以为里应外合的几个番邦小国开始集结兵力,个个意气风发,殊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是天罗地网。
内有黛玉坐镇,外有萧景行切断草原援军,粮草充足的萧景衍很快力挫诸国先遣军。
久等不到援军的几国开始害怕,更让他们害怕的是原本该到的粮草迟迟未到,国土内粮食、牛羊价格狂飙。
苦苦支撑到年后,一时坚不可摧的番邦小国联盟瞬间瓦解。
胆小的已经开始上表臣降书,愿每年纳岁贡;胆大的还抱着妄念,对面不过两个小儿,一次二次能赢不过侥幸,继续对战。
当初为了玉儿安全与梦中所见,萧景衍派了不少人与商队前来,哪怕只搞军需,都能耗死对方。
因而面对狗急跳墙的几个小国,萧景衍毫不畏惧。
偏这等时刻,太上皇驾崩。
得到黛玉送来密信的萧景衍陷入两难,国丧期不可兴兵。可若休兵,放这几个小国喘息,梦中场景怕是还会再现。
不止萧家,边疆所有百姓要经历数十载战火。
萧景衍犹豫一瞬,将密信烧成灰,吩咐道:“让几位将军过来商量今日发起海战总攻。”
入了海,传旨使者要寻,也要费一番功夫,到那时战事早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