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稳朝政黛玉入内阁,生变……
皇后知晓作为自己夫君的长姐能同她说这些,实在难得。
看着一旁当儿子养的萧景衍也跟着点头,皇后只觉刚刚的彷徨无措一点点消散。
若元庆帝不行了,她依旧可做太后。
从前她将元庆帝看得格外重,后来流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她封了心学着做贤惠端庄的皇后。
可这些年冷眼看下来,哪怕元庆帝说着疼爱衍哥儿,给比皇子还多的爱、权、财。
作为枕边人的她知晓元庆帝一直在防备衍哥儿,或者说防备大权在握又沾了皇室血脉的萧家。
可她一介女流,除了给予些爱与理解,还能做什么呢?
是黛玉的出现,让她记起曾几何时,她也是读过《四书》,问过父亲她为何不能考功名这种蠢话。
可两个小少年却向她更向世人证明:女子亦可与男子般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那时她身边有整日挂着表哥的小九问东问西,勾起她闺中的梦,她召了各家贵女考试做女官。
眼下女子亦可入朝,可她明白,元庆帝心里是不喜的。
真要让这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再退回之前么?
真要瞧着元庆帝接着防备萧家?
皇后眨去眼中湿润,“陛下这种情况,让小九他们几个来侍疾吧。”
听到是小九,萧景衍不由松了一口气。
察觉到儿子小动作的长公主心中生出丝丝欣慰,还不算傻到家,被人玩弄于股掌还一心愚忠。
萧景衍丝毫不知母亲的腹诽,转头看黛玉脸色有些不好,直接拉了沈胪过来,“快给玉儿瞧瞧。”
一旁皇后与长公主赶忙围了过来问询。
黛玉嗔一眼哥哥,对着满眼关切的两人道:“姨母,皇后娘娘,我真的无事。”
见她还想起身,萧景衍一把将人按住,“有没有事要听沈院判如何说。”
被点名的沈胪捋着胡子道:“庆云公主有些心力耗损,吃些滋补温养的药膳即可。”
萧景衍仔仔细细再看一遍,怎么瞧都不像有些,正欲再问,得了皇后口谕的九皇子急奔而来。
见小表哥等人无恙,九皇子狠狠呼出一口气,请过安便问起元庆帝的情况。
听闻不知多久能醒,九皇子一怔。
很快,其余几位皇子纷纷赶来,一个个听闻始末或言几位皇兄之过或痛哭父皇,更有到皇后跟前装孝子的。
养心殿发生的事瞒不过整个后宫。
因有长公主下令宫禁,各宫嫔妃亦不敢走动,只能暗戳戳动着小心思。
这些小动作全被送到长公主母子手中,借着皇后放在各宫的人将消息递回。
明确心思的皇后很快将这些人以各种形式弹压下去。
元庆帝未醒,可朝政不能不理,内阁再有权柄也不能替皇帝做决定,尤其紧急事件。
接见过几位阁老后,皇后点了萧景衍、黛玉与九皇子三人临时辅佐。
有动了小心思的举荐其他几位皇子,皇后心里不愿,寻上长公主拿主意。
长公主笑着看向皇后,“他们既然想去,那便去。”
见皇后一脸担忧,长公主起身留下一句,“去好去,可是处理什么由不得他们说了算。”
萧景衍这两日也是在要紧事情上几人写了条子同阁老对证,并非谁的一言堂。
转过弯来的皇后感激道一句谢,又亲见了几位阁老。
尤其最刚直不阿的那几位,皇后声泪俱下阐述一番,几近托孤的姿态让黄土埋脖颈的几位阁老恨不能掏心表忠。
待几位皇子欢喜入内阁时,先迎来了一场考试。
只有达到标准才可跟着一同看些不重要的折子。
谁想闹,直接请回。
见九皇子几个要进,八皇子赶忙道:“他们几个凭什么能直接进,这不公平。”
得了默许的九皇子一巴掌拍下八皇子指人的手,“这就是你身为皇子的规矩?你哪只眼看见,只哪一只耳朵听见我们说不考的。”
考试的内容说简单也简单,几乎都是近来或历代一些典型的救灾法、充盈国库等。
若说难也难,如何预防赈灾款被侵吞、如何有效落实赈灾粮真的落到有需要的灾民手中。
更有如林如海在盐政周旋十余载中踩过的数个大坑改写而来的真题。
踏入内阁的门有多兴奋,此刻几位皇子便有多后悔。
唯一淡然的只有林黛玉、萧景衍和一个被开了无数小灶的九皇子。
待看到黛玉的答卷,几位阁老看向林如海的眼神都夹杂着羡慕嫉妒恨。
这样优秀的孩子怎不是自家的!
茜香一事毕竟天高皇帝远,眼下这份亲自看着写的答卷却让他们生了再收个关门弟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