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有功劳 - 重生九千岁:我撞破皇上女儿身 - 花飘地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有功劳

纵观历史,开设科举制度十分重要。

“陛下普通百姓他们没有什么盼头,哪怕是从小读书,因为没有背景和关系也难以报效朝廷,开办科举制度也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寒门之人看到希望。”

“同时这些人入朝为官,不会有任何裙带关系,也不会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他们出生寒门,更懂得百姓疾苦,更好地为朝廷做事!”

赵临天听后,满脸惊骇之色,不仅仅是他,就连一旁的太后亦是如此。

可谓是语惊四座,这三条计策足以安定大燕王朝。

谁也不会想到如此妙计,竟然是出自于后宫一名太监口中。

赵临天激动地颤抖起来。

这三条计策,实在是厉害。

平衡之道。

是啊,自己从未想过平衡之道,这才是帝王该有的御人之术。

明君从不会担忧权臣奸臣,需要该扶持的时候,该打压的时候打压,让朝堂出现平衡的局面,相互竞争,也有相互合作,自己辨明忠奸,权衡利弊,这才是真正的明君。

还有这个特殊部门,培养一支只供自己调遣的秘密部队,这是自己从未想过的。

若真的有这么一个部门,朝堂之上不用再依赖任何大臣,拥有了一双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只要他想要知道什么,都可以知道,一眼就能明辨忠奸。

还有科举制度,令她茅塞顿开。

寒门中人没有任何出头之日,对于这种阶层矛盾,哪怕是他的父皇也没能解决。

朝中之人皆是魏丞相以及其他人的门生,要么就是世家子弟。

他要培养自己的心腹,最好的便是这些寒门子弟。

开设科举,甚至一年可以举办一次,如此便能网络更多的人才。

那时候,相信天下读书人都会推崇自己,因为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机会,自己也会成为一代明君。

赵临天看着眼前的杨晨,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更多的是激动,他要连夜梳理好,准备实施。

“朕先离开了,过几日再来看望母后!”

太后微微颔首。

赵临天的目光落在杨晨的身上,认真肃然道。

“你给朕的提议很好,你所说的这支只有朕能调动的特殊部门,心里应该有计划吧?”

杨晨点点头。

“这个部门叫东厂!”

赵临天眼神闪烁几下,不知道思索什么,微微颔首。

“东厂!”

“你叫什么名字?”

赵临天继续问道。

“回皇上,我叫小棍子,没进宫之前叫杨晨。”

“杨晨?朕记住了,母后儿臣先行离开了。”

皇上离开外面的侍卫和武监宫女太监们也纷纷离开。

赵临天来到御书房,立即命人准备纸笔墨,将这三条计策记录下来,唯恐时间长了忘记了。

“来人,传刑部尚书!”

太监刚转身,赵临天又觉得不妥。

“算了,不用了!”

魏丞相一群人的党羽遍布朝廷,甚至这宫中也有他的人,深夜传召必定会被人得知,不如明天再见刑部尚书。

先皇托孤,刑部尚书是其中之一,魏麻叔也算一个,可惜如今能信任的人只有刑部尚书一人。

若是让刑部尚书知道了这三条计策的话,必定震惊不已。

赵临天的脑海中浮现出杨晨的模样,此人必定有安邦定国之策,可惜是一名太监,不过长相似乎挺英俊的,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应该不错。

他觉得在杨晨身边,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安全感,杨晨对于她并没有任何的畏惧感,寻常太监见到他这位皇上,都是惶恐不安,诚惶诚恐。

“真是位奇人!”

慈宁宫内。

太后娘娘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苏阳,心中掀起万丈巨浪,惊骇不已。

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刚刚的那一番话,竟然是一个太监能够说出来的,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一个太监,竟然能有如此的见识,尤其是他的谋略,只不过是听从朝政之中一些事,便能分析得如此清楚。

提出的三条策略,更是语惊四座。

即便是先皇跟随在高祖皇帝身边征战多年,文韬武略,相比杨晨也逊色不少。

如若说之前,太后之所以看重杨晨,不过是因为他长相俊朗,并且拥有一副好身体,还有其他太监没有拥有的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