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文明沙漠化
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勉强照射在曾经繁华的纽约曼哈顿街头。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如今已被藤蔓缠绕,玻璃幕墙碎裂,露出里面荒芜的办公室。街道上堆满了废弃的汽车和垃圾,杂草从水泥地缝中疯狂生长。这座曾经被称为"不夜城"的大都市,如今沉寂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
陈根站在帝国大厦的顶层,俯瞰着这座正在衰败的城市。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真难以相信,"他喃喃自语,"仅仅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世界金融的中心。"
林雨站在他身边,轻声说:"不仅仅是纽约。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全球超过70%的大城市都已经沦陷。巴黎、东京、魔都...全都变成了植物的乐园。"
这场由植物发起的反击,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城市的基础设施在植物的侵蚀下迅速崩溃。供水系统被根系破坏,电力网络被藤蔓缠绕而短路,通信塔被迅速生长的树木吞没。人类引以为豪的现代文明,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随着城市的衰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了。人们纷纷涌向仍能维持秩序的少数地区。在美国,位于中部的一些小城市突然成为了新的人口中心。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些小镇变成了避难所。而在亚洲,一些沿海岛屿成为了最后的堡垒。
陈根和他的团队在过去的几周里一直在考察这些被遗弃的大都市。他们亲眼目睹了文明崩塌的景象,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在伦敦,他们看到了被植物占领的议会大厦。曾经庄严的建筑如今被藤蔓缠绕,大本钟的钟面上爬满了苔藓。泰晤士河的水位上涨,淹没了低洼地区,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沼泽。
在东京,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些适应了城市环境的动物开始在废弃的建筑中繁衍。鹿群在涩谷的街头漫步,野猪在银座的奢侈品店里觅食。这座曾经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如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但最令人心痛的是看到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在每个城市的边缘,都有大量的难民营。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艰辛旅程。
"我们必须想办法帮助这些人,"陈根对团队说,"但首先,我们需要解决更紧迫的问题。"
这个更紧迫的问题,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倒退。随着城市的衰败,人类引以为豪的科技文明也开始崩塌。植物的攻击导致全球电网和通信系统大面积瘫痪。互联网,这个曾经连接全世界的网络,如今已经支离破碎。
在巴黎的郊区,陈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数据中心。这里曾经存储了大量的人类知识和信息。但如今,服务器已经停止了运转,珍贵的数据可能永远丢失了。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黑暗时代,"张明忧心忡忡地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人类可能会失去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知识和技术。"
意识到这一点,陈根和联盟开始了一项紧急任务:保存关键的科技和知识。他们组建了多个小队,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和抢救重要的科研资料、技术文献和文化遗产。
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深处,他们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这里有防辐射、防电磁脉冲的地下室,存储着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科学论文、技术图纸、艺术作品,甚至是种子库。
"这里将成为人类知识的诺亚方舟,"陈根对团队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必须确保这些知识能够传承下去。"
然而,保存知识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正在迅速倒退的世界中维持现代文明的火种。
随着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崩溃,人们不得不回归到更原始的生活方式。蜡烛和油灯重新成为了主要的照明工具。没有了电冰箱,人们不得不学习古老的食物保存技术。通信主要依靠面对面交流或简单的无线电。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能突然变得珍贵起来。会使用老式印刷机的人成为了抢手的人才,因为他们可以帮助传播信息。懂得如何修理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工程师比计算机专家更受欢迎。农业和手工业技能也变得格外重要。
陈根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各地组织培训班,教授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他们还建立了一个流动的图书馆系统,将重要的知识以书籍的形式在各个社区之间传播。
"我们必须确保人类不会完全倒退到原始社会,"陈根对团队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希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够重建我们的文明。"
就在人类社会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一些令人惊喜的现象开始出现。在混乱中,一些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开始形成。这些社区通常建立在远离大城市的地方,他们尝试与本地的植物和谐共处,展现出了一种新的生存之道。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陈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这样的社区。这个名为"绿谷"的小镇坐落在群山之间,居民们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建造了环保的住所。他们开发出了一种与植物沟通的方法,能够在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获取所需的资源。
在绿谷,人们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种植有机食物,甚至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的新型材料。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植物和平共处的方式。植物不再具有攻击性,反而成为了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真是太神奇了,"林雨惊叹道,"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