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一石二鸟
第564章一石二鸟文子清于苦涩之中变得沉默,大殿内很安静,似乎是过了好久,沈清还未说话之时,文子清到先出声了。
只见他褪去苦涩,露出冷冽之神态,语气悠悠道:“他若反,爱卿能制呼?”
此一言,听在沈清耳中,却如同惊雷。
他下意识挺直身躯,目光直视皇帝文子清,见其目光冷冽,他心里一咯噔。
“他若反,爱卿能擒呼?”
这一次,语气变得更加冷冽,沈清咽了咽口水,躬身一拜道:“他若反,必做好了准备,臣不敢言能擒。”
“世家之人,如附骨之蛆,两方若联合,擒不住。”
“擒不住吗?”,失落的语气响起,文子清又恢复苦涩之态。
他最忠心的臣子都说搞不定,又谈何其他。
“既然擒不住,那朕就跟他们拼了。”
杀气腾腾的表情,像是变脸一般的皇帝在沈清眼中,有些癫狂了。
“陛下,此时莫要多生波折,我们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生怕皇帝会将自己逼疯,沈清不得不安慰提醒一声。
人到绝望之境是会疯的,疯起来的人,破坏性不一般,尤其是皇帝。
一国之君变得疯狂,比之昏君,破坏性更大。
皇帝时时刻刻都必须保持理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出很多问题。
如今处境,沈清知道皇帝心里苦,可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赢了,则后事一帆风顺。输了,也万劫不复。
沈清以前总觉得商君走的路很好走,然亲身经历过后,他才知道,这一路上,满是荆棘,稍微触碰,就是头破血流。
大周付出了一个太子的代价,才让变法之路,变得通畅起来。
而楚国呢,要付出什么代价?
这个时候,沈清是真羡慕大周的皇室子弟,不管他们内部如何争权夺利,可在对外之事上,往往都是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楚国呢,这些皇室子弟各有各的打算,他们就没有想过,一旦皇室被世家把控,他们的好日子将要到头。
眼前的利益蒙蔽着他们的心智,目光短浅之辈,焉能合谋!
两相比较,沈清发现自己要走的路,此商君要困难很多。
他没有商君的手腕,如此一来,他慢慢落入下风,以至于被世家一步步压制。
走到现在,他感觉好累,环视一圈,总感觉周围都是敌人。
思绪纷飞之际,皇帝文子清走了过来,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国难如此,朕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
爱卿,朕已经成了他们眼中的昏君,那就做一回昏君又何妨?”
嘶哑的声音让皇帝仿佛九幽地狱到来的使者,沈清抬头,眼中露出惊骇。
皇帝此言什么意思?他到底要干什么?
就想询问之时,皇帝文子清已经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沈清发觉自己用不上力,总有头皮发麻的感觉。
直到皇帝离开,他才感觉自己能动了,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他出了皇宫。
这一天,皇帝文子清与文子儒说了什么没人知道,文子儒出了皇宫以后,接连拜访了世家之人。
短短三天时间,楚国都城掀起风浪,一时之间,文子儒贤王之名,搞得人皆所知。
其声势,已有压倒皇帝的名望的意思,随着时间推移,文子儒与世家的默契配合下,各地也掀起了传颂贤王之名的风波。
如此态势,有心之人已经察觉到,楚国正在酝酿一股风暴。
想趁机上船的人,寻找着靠近文子儒的门路,欲博取一番富贵。
不想掺和凶险漩涡之中的人,纷纷离开,远遁而走,回归田园。
纷乱的局面之下,皇帝文子清似乎认命了,就当做没看见一般。
可在暗中,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掌控着他的心腹大军。
就在燕国担忧楚国乘火打劫的时候,楚国这边,文子儒再次出手了。
他于朝堂上上奏,言楚国丢失云洲之地,皆为皇帝之过,今燕国被北凉重创,恰是楚国夺取其平州之地的好机会。
言辞切切,自请领兵,朝堂中世家官员也纷纷附和,恭请皇帝下令伐燕,以报当年燕国入侵楚国之仇。
高坐在上的皇帝文子清看着他们,冷笑连连。
好一个文子儒,好一个世家,他们这是忍不住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文子清若点头答应出兵,手中兵力,必为文子儒所夺。
没有了手中大军,他将一败涂地,再无翻盘的可能。
还有,如今燕国大军多在边境,此时伐燕,夺取平州,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