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各国的反应(下)
第249章各国的反应(下)
作为皇帝,考虑问题需要考虑全局。楚皇现在就很忧虑,楚国现在是稳住了燕,宋两国的进攻步伐,可再这样打下去,最后元气大伤的一定是楚国。
想到将来楚国越来越弱,而大周越来越强,大武关又落在了大周手里,楚皇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对了,武易郡那边我楚国之民,可是慢慢返回了楚国?”
当初大武关交托太快,来不及动员武易郡中楚国之人回来。
楚皇这一问,文子清与文子儒脸色都难看起来,楚国一看,眼睛一眯。
“说说武易郡那边的情况吧?”
楚皇有不好的预感,文子清与文子儒对视一眼,文子清满脸苦涩道:“父皇,武易郡那边返回楚国的都是世家分家之人。”
“自萧何接手以后,迅速稳定了局势,武易郡那里的楚国人,他们,他们返回楚国的很少!”
文子清说着低下头,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知道的消息越多,他越是怀疑自己楚国与大周相比,真的差距那么大吗?
“父皇,不光如此?”,文子儒接过话头,言道:“自楚国与燕,宋两国开战,边境之民,多有躲避战乱之人跑到了其他地方,很多人都去了武易郡那边。”
“什么?”
楚皇震惊了,他正坐起来,看着两人,很严肃道:“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文子清与文子儒对视一眼,文子清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父皇,这事有两个原因。”
“其一就是我们楚国的官员,对躲避战乱的人不管不顾,就是接收,也是很少一部分。”
“其二就是散布在楚国的大周商贾,他们对那些人说着大周那边的情况,还出人出粮,带着那些人去了武易郡。”
“有一就有二,事情传开,很多人都去了大武关那边,进入大周。”
文子清有些心虚说着,不敢直视楚皇,咬了咬牙,言道:“楚国很多官员怕他们暴乱,还配合大周商贾行动。”
“到现在为止,大概有六十多万楚国逃难之人拖家带口去了大周。”
“你为什么不阻止?”
楚皇暴怒,脸色发黑,去了六十多万人,这才多久。
文子清苦涩一笑,言道:“父皇,非是不想阻止,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楚国两线作战,粮草的问题已经让我们捉襟见肘,根本抽调不出粮食来稳住逃难之民。”
“手中无粮,心中不稳,父皇,那可是太多的逃难之人了,万一他们动乱,我们楚国就真的完了!”
话音落下,楚皇很想一巴掌拍死文子清,听这意思,还是他默许的。
但是一看到他如此纠结而又懊恼之色,楚皇张了张嘴,最后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是啊!若是再动乱起来,楚国就真的完了!
父子三人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楚皇才道:“此事你们两人不要插手了!”
文子清与文子儒不言,楚皇摇了摇头,这事再让两人掺和,恐怕就是楚国稳定下来,对两人都是很大的打击。
将自己的国民推向他国,这简直就是笑话。
“边境逃难的有多少?”
楚皇询问,他现在心中必须有一个估量。
“父皇,楚燕交战之地越来广,那边逃难之民,已经不下百万。”
文子儒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接着道:“楚宋交战区域也大概这个数字!”
闻言,楚皇浑身一颤,失声道:“也就是说,云洲之地,豫州之地,都乱成一团了!”
文子清两人沉默,楚皇哆嗦起来,文子儒抬头,咬了咬牙,言道:“燕国攻击云洲,宋国攻击豫州,我们楚国现在能控制两州之地只有各半。”
“我们没有能力接收难民,加上大周商贾的宣传,所以,所以……”
文子儒说不下去,楚皇目露悲色,沉默下来。
文子清与文子儒离开了,楚皇咳漱几声,便口角溢血。
憋屈啊!大周挖他楚国的墙角,还得配合他们,谁叫楚国自己应付不来呢!
想想都能知道,大周商贾定然是以两国盟好的名义,招募那些逃难之人。
等他们去了大周,见识了大周统治下的生活,他们能返回楚国才怪。
“必须尽快结束征战了!”,楚皇喃喃自语一声,他的身体快撑不住了,必须留给下一位继任者一个平和的楚国。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楚皇对大周越来越忌惮的时候,而燕国,赵丹得知大周对金国的作战成果后,羡慕嫉妒恨啊!
燕国这边好不容易抓到了机会,却更好地成全了大周。
他燕国才是很好助攻了大周的那个好人!
如今燕国在楚国云洲之地攻伐,看似获利不小,可楚国似乎已经稳定了局势。
接下来就得看看谁能够咬牙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利最多。
赵丹知道,他必须从楚国咬下一块肥硕之地,不然以后面对大周,凉国的压力,燕国只能被动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