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天意已决
“要我说,还是招安得了!”
最先说话的便是杨戬,对于这种小规模的造反他甚至没有心情去管,大宋风雨这么多年造反的人还少了吗?
这里的官员不多,真正能够说话的也就只有梁师成、杨戬、王黼和高俅四人,童贯忙着镇守西边和夏国打得有来有往的,蔡京而今被免职早已不知去向,朱家父子在苏州未曾来此。
说来说去,这朝中有权有势的也就只有这四人了。
“不行!”梁师成断然拒绝,就他所知苏小妹现在在逆贼手上,这样的情况下招安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梁师成不是寻常人。
泉州距离汴京千里之外,信件八百里加急也要好几日时间。
来来往往若是叶枫没有救下苏小妹,那么按照以往反贼的特性来看,苏小妹必然是凶多吉少,退一万步讲如果苏小妹出现了任何意外,自己的强势正能为苏小妹报仇雪恨。
可若是苏小妹表明了身份,被反贼当做招安的筹码呢?自己强硬不尽不会害了苏小妹,反而会给叶枫充足的营救机会,毕竟他叶枫在前线能够相机行事。
自己在这里的强硬就是最后的保障,在信息闭塞的时代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强硬,自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苏小妹已经遇难了,自己要将这些叛贼扫荡干净,为苏小妹报仇!
所以,反对招安才是最好的选择。
“小贼叛乱朝廷也行招安,若是他人也效仿,当如何?”梁师成断然道:“咱家以为,当调派兵马,着一能人执掌,踏平贼寇,警醒后人!”
王黼何等精明的人,当即便理会了梁师成的意思,也赞同道:“二位大人,余以为当战!东南之地,历来常有叛乱。若朝廷动辄招安,其他人必然效仿之,无异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所以,我以为当调派兵马镇压为上!下官闻皇城司皇城使叶枫文武双绝,素有谋略,此人可堪重用。且其人正在泉州清溪公干,可奏请圣上,降下圣旨一封,让叶皇城使调兵除贼!”
“若是贼寇强盛到连叶皇城使都无法平的地步,再行招安旨意,如此既能保得朝廷威严,又能确保朝中太平。”
他的话不尽迎合了梁师成的意思,更让杨戬有了一个台阶下。
更重要的是高俅也嗅到了个中意思,看来王黼的精明果不虚传。
这叶枫不仅是童贯的义子,盛传与梁师成的掌上明珠苏静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指不定将来便是这梁府的姑爷。那王黼何许人也?可是梁师成的隔壁邻居,走狗中的走狗,此必然是梁师成的意思。
此番贼患不管大小,若是叶枫有了平贼的功劳,那可就顺理成章的往上直调,指不定将来就会接过童贯枢密院的权力,这可是再给他铺路啊!
若是自己唱反调,那可是得罪了童、梁、王三家势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杨戬的认可,这是绝对不值当的。
想通了此节,他道:“在下以为将明说得很对,当派兵镇压为上策。叶皇城使素有谋略,文武双绝,可担此任!”
杨戬皮笑肉不笑,作为一个资深宦官能混到如今位置,他的心思可比高俅还要缜密得多,虽说众人都反对他的提议,但他也瞧出了这些门道,更有一点那泉州旁边便是蔡京的老家仙游,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他可比高俅看得更清楚。
“既如此,老夫哪能忤了诸位的意思?可让叶枫知福建安抚使,将福建路各州兵马尽数交与他调遣,让他负责处理此事如何?”
“可以!”梁师成道:“那我这便秉承陛下,尽快将此事交办下去。”
这边厢,众人得了计较秉承了赵佶,作为甩手掌柜般的皇帝,他根本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便同意了这请求。
那边厢,圣旨还没有发出京城,皇太子便紧急求见皇帝。
湖边,太子恭敬道:“父皇,您唤我来?”
“泉州谋反,贼军有数万众,你以为当如何?”赵佶握着鱼竿,双目紧盯着面前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