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三十四岁这一年的生辰,明熙说要带我出宫。
“说好了我能出宫的时候就带上母妃。”
她只是说了这么一句,丝毫没提及做成这件事的努力和艰辛,仿佛她是从那个四岁的孩童一瞬间长大,马上就要来践行旁人都当她是随口道出的诺言。
我眼眶发热。我将她揽进怀中,像她小时候那样说:“我们明熙真厉害。”
我只有娘去世的那一次再出过宫,街景与我年轻时所见着实已经大不相同。西南一带的粗烟筒冒出从前见不到的黑烟,城里建起了纺织厂,穿梭在街上、手里有钱的女子越来越多,我和明熙甚至并不显眼。恍惚间,我竟有些这里离我的故乡并不遥远的错觉。
江慎是个好皇帝,无论如何,我都会承认这一点。事实上,他拥有一个帝王能拥有的最好的品质,将一切都视作资源的冷酷和永不餍足的野心。
是一开始就如此,还是被此方世界塑造的结果呢?
我不再想。明熙带我从东城逛到西城,甚至经过了桐花巷。土路早铺上了青石板,巷口有婶子摆摊卖着茶点。
明熙冲我笑,问那婶子:“你这茶有什么名堂?”
我们都穿便服、戴帷帽。婶子只当我们是寻常客人,自豪地说:“我这茶,叫作德妃茶,就是德妃娘娘年轻时爱在我家喝的……”
明熙配合地瞪大眼睛:“你这意思,德妃娘娘还认识你不成?”
“那是自然的呀!”婶子说着,有点心虚,又补充道,“不过呀,娘娘是贵人,恐怕分不出神来记我的。”
两文钱一碗,明熙最后给婶子留了五两的银锭子。我俩在马车里笑弯了腰,我问:“你早来过?”
明熙点点头。她说:“孩儿怕您想家。”
她没带我去陆家。我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十分酸胀的感觉,几乎有流泪的冲动。明熙又抢着说:“喝碗茶提提神嘛!一会儿还要去城楼上,那儿看夕照最好。母妃可不许喊累。”
我就说:“母妃不累。”
京城的西北城楼,确实是风光最好的地方。再向北看有连绵不断的群山,护城河向南汇入奔流的江水。夕阳的光辉在山脊上、在水波中,延展得无限远。
我好像都已经习惯那从屋檐上落下去就再也看不见的太阳了。
明熙叫侍卫远远地跟着,此刻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她说:“等以后……我还要带母妃去更远的地方,更好的地方。”
这是永嘉公主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刻。江琰,她礼法上最大的对手,已经因为残疾几乎绝于议储;而她上个月在中原一带奉旨推行的田税改革也颇具成效。
但此时此刻,我们都不想谈论这些事。我突然想起她很小的时候,问我宫墙的另一面是什么,而现在她已经走过千山,见过大海。
然后我听到一声响。轻细的,像是砖土的松动,以及脚步声。
明熙先我一步敏锐地转身。紧接着响起像是鞭炮的爆炸声。
我看见了我一生中最无法忘怀的场景。我后来无数次从这个场景里惊醒,可是现在,它发生的时候,并不是梦。
我看见本该存在于异世的子弹,洞穿了明熙的胸膛。
她的血是鲜红的,而我目之所及一切皆成黑白,耳边爆出尖锐的鸣音。我不记得我是怎么移动我的手脚,怎么拦住她的仰倒,怎么试图堵住她伤口的血流。军卫们冲上来的脚步声震得整个城楼发颤,枪声响起的地方,立着个蒙面的女人,她的一只袖管空空荡荡。
“花信?”明熙不可置信地唤。她的意识正迅速流失,但即使这时她也一瞬间想通了所有的关节。她对我说:“妈妈。都是我的决定,你一定不要愧疚……”
你一定不要愧疚。那是明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留给我的话。她将最后的力气一丝不落地用在了这句话上,然后她撑起来的脖颈软下去,头颅随着惯性歪进了我的怀里。
明熙,我十七岁、如日之升的明熙,再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