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步步为营 - 明末振兴方略 - 胜者即正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93章步步为营

第293章步步为营

朱慈烺坐在高位,眉目淡然,语气平静地问道:

“军队和武器工坊的情况如何?”

李邦华上前一步,赶紧回道:

“陛下,军法队一直在严格督查,军队的粮饷发放基本清廉,少有人敢贪污。但武器工坊这边问题不少,特别是物资采买环节,水分太多。

工坊的一些负责人,刚到南京不过半年,就已经置办了三处宅院,还娶了两房小妾。”

朱慈烺听后,面色微沉,冷冷道:

“那其他工坊的情况岂不是更加糟糕?”

周世显随即接话:

“陛下英明。棉服工坊和烟酒工坊内外勾结,暗中倒卖物资,尤其是军队配给站的员工,私下挪用、贪污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本应属于军队的烟酒流入民间。”

朱慈烺点了点头,神情冷峻,其实他早在徐州大战期间就察觉到,大军内部的腐败苗头已经开始滋生。

如今只是借着战后收复失地的混乱时机,问题变得更加显著和肆无忌惮。

说到底,政权之间的对抗,本质上就是比谁的内部更烂。

除非将来取得了胜利,才能通过各种手段粉饰太平,掩盖那些肮脏的事实。

腐败无处不在,只要确保对手的腐败更严重,行政成本更高,胜算就更大了。

他抬眼扫视着众臣,语气陡然一沉:

“军队和民政不可混为一谈。军队的纪律必须严明,武器工坊的管理问题由军法队全权处理,其他任何部门不得干涉!”

“陛下,”李邦华见状,眉头微蹙,似乎有些话难以启齿:

“还有一件事……臣本不想惊动陛下,但事关重大,不得不禀报。”

朱慈烺眼神一闪,声音低沉却有力:

“又是军中的事?说清楚,军队里的问题比其他更需要妥善处理。”

李邦华犹豫片刻,终于开口道:

“徐州驻军中,有个千总强行逼婚,当地一位姑娘早有婚约,拒绝了他,结果百总恼羞成怒,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现在当地乡绅都已经闹到府衙,局势有些不稳。”

朱慈烺面色未变,冷冷说道:

“这样的事不会只有一两起吧?朕早就预料到此类情况发生,三令五申警告过军中将士,但他们依旧无所顾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更加凌厉:

“从今以后,军中之事一律按照军法处理,民间纠纷、朝堂事务,皆依《大明律》办事。

除非是有重大争议,不然这些小事无需请示朕。违者,决不轻饶!”

话音落下,殿内众臣屏息不敢言。

所有人心中都明白,陛下的威严不容挑战,任何人胆敢在规矩上做文章,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朱慈烺知道,他无法在战场上管控每个人的行为。

但他更明白,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他设立“明法”科,重新纳入科举制度,意在重建法治。

这个新版《大明律》,经过了众多官员反复讨论和修订,才最终成型。

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局势,也是为未来铺路。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商业的蓬勃兴起,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政治制度、行政理念、思想意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的旧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朱慈烺敏锐地意识到,法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明白,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正如火苗之于燎原,任何大事都需要一个开始。

每一项新的制度,每一次严打,都是为未来的制度转型埋下火种终有一天,这些火种会汇聚成燎原之火,彻底改变大明的未来。

“这种典型案例,必须严肃处理!”

朱慈烺的语气变得冷峻,眼神如冰,扫视着殿中的李邦华与周世显:

“杀鸡儆猴,才能令行禁止。朕得让将士们知道,几场胜仗不足以让他们忘记朕的规矩。

该砍的头,就得砍!若是军纪败坏,比朝中无规矩更为可怕!”

军队的纪律关乎大明的安危,若任由军纪松弛,战场上的优势也会化为乌有。

朱慈烺的现代道德观不允许他纵容士兵胡作非为。

毕竟,朝廷已供给了充足的粮饷和福利,若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绝不轻饶。

“是,陛下!”李邦华立即俯首称是,声音沉稳,却透着一丝紧张。

“臣遵旨!”周世显亦跟随表态,不敢有半分迟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