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在彻底进入雪地之前,虫族们利用附近的材料就地扎营。毕竟漆黑的环境会让夜间行动的难度增大,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虫族尽量不会在这时赶路。
为了尽可能节省扎营消耗的体力,虫族们纷纷转化为了人形拟态,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多只虫族。
用兔皮和麻布混合制成的衣物替代了单纯的麻布衣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暖性。最重要的躯干在毛皮的包裹下不再容易迅速失温,能让进入雪地的虫族走得更远。
临近雪地,这里的木头上结着一层薄薄的霜,湿气让它们无法被点燃,只能暂时使用木炭来作为主要燃料。
就着木炭燃烧后微弱的火光,被劈成合适大小的原木被放在周围烘烤,以便作为备用燃料填入火坑。
此时天色漆黑,唯有燃烧着的篝火散发出暖融融的光。等到安排好值夜的顺序后,疲惫的虫族们躺在铺有厚厚苔藓的简易床铺中缓缓闭上了眼。
*
等到天亮以后,虫族们再次出发。
结冰的路面格外湿滑,丝丝缕缕的寒气似乎要浸入骨子里一样,冻得关节生疼。
要是走路的方式不对,双脚还会深深陷在雪地里。不仅拔不出来,还有几率彻底陷进去。这个时候的河流上冰层还不够厚,万一不小心掉进冰洞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冰雕。
偶尔有几只冰甲白熊守在自己凿出的冰洞附近,等待肥美的冷水鱼经过,再伸出爪子抓住它们。冰晶般的盔甲从它们的脊背上钻出,反射光线后散发出刺目的冷光,视觉冲击力极强。
所幸,它们对于虫族并不怎么感兴趣,看了一眼就扭过头去没有贸然追上来。
离开冰河后,便是陡峭的山路。
在这个高度,周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还会让虫族产生眩晕感。
渐渐的,空中刮起了风。未曾融化的雪片卷着冰渣打在虫族的脸上,接触到体温后就融化成水。
这一来一回产生的冷热交替导致虫族失温的速度更快了,他们只能通过运动的方式维持体温,同时也让体力消耗加大。
宝贵的热量无时无刻不在流失,雪地中的生存难度远比虫族想象得更大。
若不是来到这里的基本都是三阶虫族,这会怕是早就扛不住打道回府了。
这时,随身携带的小麦酒排上了用场。
就着火堆将冻成冰块的酒水烤化后喝下去没多久,便从喉咙中窜上一股热意。虽然加温会让含量本就不高的酒精蒸发了一些,但有总归比没有好。
等虫族们修整完毕后,裹在身上的兔皮衣服变成了两件。他们的手戴上了羊皮手套,脚上蹬着由树皮、藤蔓、鼠皮制成的防滑靴。
目前为止,体感温度大约在负三十度左右。也就是秋季的平均气温偏高,才让雪地中的温度没有那么极端。等到冬季的时候这里的温度必然会降到负五十度以下,山巅的气温更是低得可怕。
据经验判断,这些虫族应该是到达极限了。适可而止的道理大家都懂,虽然没有找到物资有点可惜,既然已经尽力而为了那也无能为力。
常年生活在温热地带的虫族意识到它们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周围的坏境,就算可以通过饮酒的方式补充热量,但这个效果较为短暂,过度饮酒甚至会带来更加糟糕的后遗症,例如宿醉、恶心等等。
且不同的虫族之间,酒量也存在差异。有的虫族沾酒就倒,有的虫族千杯不醉。这和他们的基因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喝不醉的虫族代谢酒精的能力会更强一些。
在下山的时候,虫族换了一条路,以便提高发现可利用资源的机会。
这条路朝南,比起上山的路温度略微高了一点。
路上偶尔能看见几只叼着兔子的雪狐,它们的耳朵在进化中变得短短的,奔跑时整只狐狸就像雪球一样圆润。只是与可爱外形不符的是强壮有力的前肢,利用它们可以击穿冰层,直接抓住狡猾的兔子。
见它们的威胁不大,虫族们也就大致记录了一下雪狐的外形和捕食方式便离开了。
或许这些虫族对可爱过敏吧。
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虫族们都尽量避免发出太大的声响,谁让自然灾害的力量是无法轻易抗衡的。
向阳坡的积雪更容易被阳光照射,等到表层雪溶化后,雪水渗入积雪和山坡之间,从而使两者间的摩擦力减小。
交流产生的声波会引起雪层的共振,最终导致松散的雪层断裂,最终的重力的作用下引发雪崩。
在雪地中行走的速度本就缓慢,要是遇到什么根本无路可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下山途中。
就算已经很小心了,有只虫族还是一脚踩空跌入了冰洞。说来也是倒霉,这只兵虫没有飞行能力,一时半会都无法自救。
为了活命,他护住自己的头部和躯干,然后向下坠去。
在这一过程中,有无数冰凌被他砸断,造成了二次伤害。如果掀开毛皮衣服,下方的皮肤一定青紫交加,冻伤和撞伤到处都是。
还好这个雪洞没有虫族想象得深,很快就落到了冰面上。只是洞中的温度倒是一反常态地比地面高上一些,平白增添了几分怪异。
落地后,这只虫族花了几秒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伤势。他的运气很好,没有出现骨折。在和同伴们报了平安后,他就顺势开始研究出路。
虽说可以通过将足肢扎进冰层的方式强行向上攀爬,但出现裂纹的冰块并不稳定,很容易当场裂开。因此,爬上去的方案暂时被他放弃了。
有制空者兜底,最坏的情况大概是被同伴带着飞出来,所以这只虫族干脆放开手脚在冰洞中四处探索。
纵横交错的冰凌让这里的环境格外复杂,他通过敲断冰柱的方式来留下记号,以免在复杂的陌生环境中迷路。当然,他不会去动那些用于承重的冰柱,只拣了无关紧要的几根敲断了。
但随着探索的推进,冰洞中异常的温度差引起了这只兵虫的注意。与临时挖掘出的冰屋不同,在正常情况下,冰洞中的温度应该仅仅比外界高上一点。可当他向某个方位靠近的时候,却能够感受到一股明显的热意。
意识到前方可能有什么好东西,这只虫族仰头灌下修复溶液。匆匆治疗了自己的外伤后,便试着向那里走去。
然而,他却忘了一点,那就是留下明显的记号,或许是过度疲惫让思考变得异常迟钝的缘故吧。
果然,这里的冰块更加脆弱。靠近底部的位置似乎发出了一层朦胧的白光,令附近的冰面都亮上了几分。
等到走近一看,发现在冰洞尽头的冰层上竟然生长了三棵奇怪的小树。它们的高度约为五十厘米左右,通身透明,就连叶子都是纯粹的白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枝头缀着的果子,目测它们约为拇指大小,呈明显的纺锤形。透过半透明的果皮,甚至能看见里面乳白色的果核。
果树的周围暂时没有任何动物存在,只有在五米远的位置出现了一根巴掌大的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