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邀约翩翩少年郎
第39章邀约翩翩少年郎
贺闻被推开,但却并没有放弃,很快又再次尝试去抓宋明皎的手臂,但又顾忌着宋明皎受伤,不敢用力,也不敢推搡。
“贺大人想做清官,朕的身体如何,又与贺大人有什么关系呢?”
宋明皎甚至连“爱卿”二字都不想说,声音里面能够隐约听出阴阳怪气。
他还记得上个世界,“贺望”对他百依百顺,甚至是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百般恳求。
到这个古代世界来,见到了和“贺望”一模一样的丞相贺闻,宋明皎一开始还以为是机缘巧合,再续前缘。
可现在看来,即便是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他们也终究不是一个人。
宋明皎有些疲倦,也懒得再用力和贺闻对峙,宽大柔顺的衣袖,随着手臂一起垂落下来。
小皇帝不再倔强着不想让丞相检查他的伤势,完全不再抵抗,可跪在地上的贺闻,却反而不像刚才那样理直气壮。
他轻轻托起宋明皎的手臂,只觉得那点伤痕在宋明皎细嫩的皮肤上异常显眼,甚至不知为何,让他的心抽抽似的疼。
“臣知错,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顾将军在外面学了不好的风气,带坏了陛下。”
贺闻懊恼地开口,他到这里已经知道方才的那一场误会是乌龙。赵公公和顾临渊讨论的,应该是药膏,而不是他自以为的“脂膏”。
贺闻心下羞愧,他本来是君子自持,可也不知怎的,最近总是会从脑海中联想出一些有污圣听之事。
宋明皎轻哼一声,他其实没听懂贺闻说的“不好风气”是什么。虽说他热衷于撩人玩,可实际上,宋明皎总是能显出,几分与经历不相符的单纯与迟钝。
但这并不妨碍宋明皎衣袖一甩,扔开贺闻的手,坐回书桌后的椅子上。
贺闻还处于自责的情绪之中,自然是一路跟过来。
宋明皎嫌他烦,他此刻思绪也有些混乱,想要擡脚去踹贺闻,可又觉得这样有损他的皇帝形象,显得他是控制不住情绪的暴躁之人似的。
于是,宋明皎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自顾自地开始看奏折,不再理贺闻。
“顾将军至少还知道接住将要坠落的朕,至少还知道替朕上药,干脆明日叫赵公公,去将军府赐下赏赐。”
宋明皎在自言自语,并没有看贺闻,但那截衣袖始终没有放下来,将红肿的伤痕明晃晃地露出来,反复地鞭打着贺闻的自责心。
贺闻知道陛下在生气,陛下在故意不理他。
“臣知错,臣今夜回去就召集能人异士,替陛下寻找包治百病,尤其是能够止痛的伤药,还替陛下寻一些新鲜的玩意。让陛下在宫中感到苦闷,是臣的过失。”
贺闻一句一句认真地安慰,甚至于以他清贵世家的出生身份,说不定还真觉得,皇帝的娱乐生活匮乏,是他们臣子不努力的错。
“一个个的,奏折里写的字比朕下的圣旨都还要长!歌功颂德、满篇废话、迟迟不进入正题,简直是浪费朕的时间。”
宋明皎此刻本就心中不顺,瞧着这满篇锦绣文章,却没几个有用字的奏折,心下火气更甚,忍着怒气随手批了一个“阅”,然后再拿起下一本。
真巧,还是熟人给的。
他不再掩饰心底的不满,直接用毛笔在旁边画了一个乌龟,然后扔到贺闻的怀里。
没错,这本奏折是贺闻上奏的,也是被主人亲手连累了的可怜奏章。
“臣立刻回去,和礼部尚书商议奏折上奏规范之事。”
这一点小皇帝说得非常中肯。
其实中书省在替帝王初审奏折时,就经常向贺闻抱怨,很多同僚每天也没什么大事汇报,单为了在天子面前刷刷存在感,就爱上些请安折子,或者在正式的折子里,夹杂着大量的请安内容。
小皇帝年纪轻,对慢吞吞半天不进入正题的风格感到恼火,也实属常态。
贺闻翻开他被皇帝打回来的这本奏折,右下方还有未干的墨迹,是一只小乌龟的形状,活灵活现,十分可爱,甚至可以瞧出几分张牙舞爪、故作凶恶姿态的意味。
贺闻不仅不觉得羞辱,心里面居然还觉得,这是宋明皎给他的赏赐。
尤其是和方才的顾临渊相对比。顾临渊得到的,不过是皇帝随手赐下的药膏而已,可他贺闻得到的,可是小陛下亲手画的图!
“陛下画技精湛,臣回府后会置于府中高堂,日夜欣赏、顶礼膜拜。”
贺闻低沉着声音说道,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奏折放进广袖之中,贴着他的皮肤,感觉到几分安心。
宋明皎没好气,又用毛笔在白纸上重重地戳了好几下。
太讨厌了!
他是在羞辱贺闻!他是在惩罚贺闻!为什么这个人还能够一副美滋滋的样子啊?
现在宋明皎又觉得,贺闻这副样子和上一个世界一模一样,总是可以在某些时候惹得他心烦。
宋明皎深吸一口气。
算了,不要跟古代迂腐之人一般见识。
贺闻又哄了好多句,一边哄着小皇帝,一边陪着他,将桌上如山高的奏折处理大半之后,才瞧见宋明皎原本绷着的小脸渐渐松快起来,嘴角又重新浮现出弧度。
“起身吧,丞相跪这么久,倒显得是朕不通人情,虐待臣子呢。”
“臣之前做错事,惹怒陛下该罚。若是有谁不长眼睛嚼舌根,不必传到陛下的耳中,臣自会料理。”
宋明皎轻哼了一句,认为贺闻是诚心认错之后,这才将故意露出来许久的衣袖放下,将那白皙的弧度给遮住。
虽说现下天气也不冷,可这么大咧咧地露在外面太久,又是上过药膏的手臂,风吹过来的时候,宋明皎还是觉得有些痒。
但是宋明皎并没有注意到,他遮住手臂的时候,旁边正起身的贺闻,眼底似乎划过一抹遗憾的情绪。
“正好今日丞相在,朕的六弟如今年岁已长,是时候让他进入朝廷,参与政事历练一番了。具体如何安排,丞相有何高见?”